八正道与戒定慧(兼说修行要愿心吗?)求解

如题所述

道家强调修行要自然无为,本来是要我们放下虚妄的自我,合乎大道自然运化。不过,这也很容易让很多人误解,以为修行就是无所作为。顺任自然成了不作任何努力的借口,甚至成了随顺自己物质欲望的借口。
我们来看看佛教的基本追求。解脱是佛教的根本追求。解脱是不用改变自己,随顺自然就可以了吗?佛陀初转法*
轮讲八正道,是要我们遵循八正道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八正道是与戒定慧三学相互关联的。不谈戒定慧是佛教吗?大乘佛教谈六度、四摄是提高了对修行者的要求,不仅要自己勤修戒定慧,还要在利他、度世过程中修六度、四摄。因为要跟许多人打交道,大乘佛教在戒律方面比较注重随顺众生、方便度众。于是,便有许多人借方便之名,掺入了许多一己之见,说什么“酒肉穿肠过”之类。我想,再怎么方便,也不能丢了佛教的根本精神吧?
佛教有自己解脱的目标,有自己的方向,其行持均有一定的导向。因此,佛教非常强调修行的愿心愿力,小乘求解脱,必须有出离心,出离的愿望;大乘兼利众生与度世,必须有菩提心,有普度众生的愿心与修持。
正确的就要坚持,永远朝向正确的方向,也是一种定。在遇到善恶邪正关头进行抉择时要用自己的智慧、勇气、毅力努力让自己朝向正确的、肯定地、善的一面。不可以借口自然、随顺而放弃。
修行不用努力,就不叫修行了,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的身口意。
下文是关于八正道和戒定慧的基本知识,从洪修平老师书中摘编的,供参考:八正道
,又称为“八圣道”、“八支正道”等,指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合乎正理的正确的解脱道路。八正道观念为后来的佛教修行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八正道的具体内容是:(1)正见,即正确的见解,指对四谛等佛教教义的正确认识,远离世俗的邪见,这体现了佛教的解脱重“智慧”的特色;(2)正思,即正确的思维,也作“正志”、“正思维”,指对四谛等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远离主观偏执、虚妄分别;(3)正语,即正确的语言,指合乎佛法的言论,不妄语,不绮语,不恶语,不谤语,远离一切不符合佛法真理的错误无益的言论;(4)正业,即正确的行为,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远离一切恶行;(5)正命,即正确的生活,指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远离各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职业以求活命的做法。佛典中还特别提出了“离五邪命名为正命”的说法。所谓“五邪命”是指:“一为利养,诈现奇特异人之相,此一身邪;二自说功德,以求他利;三占相吉凶,为人宣说;四者高声其威严,令人敬畏,以取其利;五自说己所得利养以动人心,此即是其因利求利。”[1](6)正精进,即正确的努力,也作“正方便”,指按照佛教的修道方法,止恶修善,精进不懈;(7)正念,即正确的信念,指信奉并明记四谛等佛教教义;(8)正定,即正确的禅定,指修习佛教的禅定,心专注一境,消除杂念,洞察四谛之理。所谓“正定”,包含把佛教的禅定与佛教之外相似的修行法相区别的意思,即要在佛教思想的指导下来修习禅定。佛教认为,只要按照上述这些正确的方法修行,即可由凡入圣,由迷到悟,最终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解脱之彼岸。在这个意义上,八正道也被喻为“八船”或“八筏”。
八正道一般又可归结为戒定慧三学:“八中正语、正业、正命是其戒学,正念、正定是其定学,正见、正思是其慧学。……就正学中,正定为主,正念助之;就慧学中,正见为主,正思助之。精进通策。”[2]
精进就其强调正当的努力而言,可以归入戒,就其表现出智慧而言,也可归入慧。而修习禅定,当然也应该精进不懈。“戒、定、慧”三学通常被认为是对早期佛教修持的全部内容的概括。戒定慧三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戒定慧三学从不同的方面概括了佛教的全部内容。
(1)戒,
原为佛陀在世时,举外道的非行来教诫信徒,故其适用于出家和不出家的所有信众。律则是专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往往附有处罚之规定,一般在家信徒不得闻知。佛教的戒律是建立在因果报应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具体地要求信徒在修行生活中,为了保证信仰的纯洁性和最终获得解脱,在某时、某地应该说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能说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种不断地为善去恶、改邪归正的持戒过程,就是逐渐超脱生死轮回获得解脱的过程。佛教戒律的制定是与佛教自身的解脱追求相互关联的。佛陀在世时就常常告诫弟子“戒是正顺解脱之本”。从佛典中有关制戒意义的阐述也可以看出,佛陀最初制戒的本怀一是为了修行解脱,二是为了僧团自身的纯洁和和谐,三是做众生榜样,四是能令正法久住等等。佛教的戒律很多,从五戒、八戒、十戒,直到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等,它涉及到信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众多的戒条中,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最基本的戒条,它是佛门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必须遵守的基本戒条。这些戒律,大乘佛教又称之为“声闻戒”、“小乘戒”,并在此基础上,
制菩萨戒或大乘戒。
大乘戒是适应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制定的,大乘经典将大乘戒整理成“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聚净戒的形式,其中“饶益有情戒”即是出于利他的目的而制定的,是区别于小乘戒律的所在。相比较而言,
小乘戒律重在律身,而大乘戒律重在律心。
小乘戒律重在规范修行者自身的言行,大乘戒律则以利益有情为目标,偏重混迹尘俗,相对圆融变通。
(2)定,
即禅定,又译作“三昧”或“三摩地”等,主要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一切息虑凝心之法都可称之为定。佛教认为,由定可以发慧,即通过修定可以获得正确观悟宇宙人生本质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定”也被译为“止”,“慧”则可译为“观”。在佛教中,定又往往与“禅”连用而表达更广泛的意义。禅,意译为“静虑”,即静心思虑。在佛教中,禅的本义大致有二:一是心注一境,使纷乱的心绪意念宁静下来,此与止或定相近;二是正确地审视思虑,如实地了知宇宙人生的真谛,此与观或慧相近。因此,佛教所说的“禅”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定与慧这两方面的内容。虽然“禅”与“定”的内涵并非完全一致,但在佛教的实际使用中,“禅”、“定”常常连用,用以表示通过精神集中、观想特定对象而获得悟解或功德的思维修习活动,含义更为广泛,其作用也被抬到极其重要的地位。
(3)慧,
即佛教所说的智慧,是佛教全部修行的目标。在佛教中,获得了智慧,也就实现了解脱。细加区分,智与慧在佛教中又有不同的内涵。智,意为于事理能决断,指由修习佛理所获得的辨别现象、判断是非、评判善恶的认识能力。这种认识能力因人修习佛理的水平不同而有高下之分。在佛教中,智分为有漏智和无漏智,根本智和后得智,以及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乃至佛智等等。法相唯识学认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地则分别转为四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则转为“成所作智”;“慧”,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而把握真谛的那种精神作用。在佛教中,慧并非一般所谓的知识或智慧,而是特指圣者所具有的一种观照能力,例如“般若”,
就是能观照万法性空的一种智慧。佛教所说的智慧与世俗知识不同,世俗一般所说的知识是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并根据已有的知识而遵循一定的逻辑程序推导出新的知识,而佛教的智慧则可以摒弃感官及世俗的思考规则,超越一般的逻辑顺序,通过调控心理意识,直契人心本源和宇宙实相。佛教始终重视智慧,佛教的一切修行都在于证得智慧,断除烦恼,获得解脱
成为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的标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