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贸易的历史延伸

如题所述

唐朝廷对来朝贡的国家一般都有相当丰厚的回赐。这种贡和赐的关系实际是不等价的,对朝廷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朝廷之所以明知亏本而乐此不疲。
唐代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已经无力再做这种亏本生意,朝贡贸易萎缩不振。于是改变经营方式,产生了市舶贸易。市舶贸易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但是到了明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绝对禁止私人对外贸易,所有的外贸又以朝贡形式进行。随朝贡而来的船舶,称为贡舶。朝廷并规定,东南亚国家一西洋诸国在广州登陆,日本在浙江宁波登陆等。广州是指定贡舶靠岸最多的港口。这种朝贡贸易制度,从明代后到清代,又延续了一百多年。
唐中后期,市舶贸易已经取代了朝贡贸易。
什么叫市舶贸易?市舶贸易就是中外商人的商业等价交换,相当于今天的市场经济,不再是朝廷说了算的不等价的贸易经营。这种贸易,朝廷和地方都要赚到钱。要管好,必须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朝廷管理。
唐开元二年(714年),在广州首次设立了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市舶使的职责有四条:一是向前来贸易的外国船舶征收关税;二是代表朝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三是代表朝廷管理海外各国朝贡事务,管理外国商人向皇帝朝贡的物品;四是总管海路通商,对市舶贸易朝廷监督和管理。
唐代广州海外贸易的最大成就是,确立起一套全新的市舶管理制度与经营方式,并为后世所沿用,在中国外贸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广州是唐代惟一设置市舶使的城市,为整个国家履行对外贸易的管理职能,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海外享有声誉。当时各国到唐朝进贡,都必须先到广州,广州再选择首领一人随员两人进京,其余随员留在广州。那时,外国人称长安为摩诃支那,梵文意思是大中国,称广州为支那,意即中国。
唐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重要转折点,唐朝廷在广州设立了市舶贸易制度,由海道来广州贸易的国家大为增加。
到了宋代,与广州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不少于五十个。广州成了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著名对外贸易港。大批船舶货物从海外运到广州,再从广州运送全国各地。广州的舶货物从海外运到广州,再从广州运送全国各地。广州的舶货除了部分朝廷直接北运外,其余全部在广州贸易,形成广州巨大的舶货市场。中外商人在这舶货市场中获得高倍利润。
1080年,宋朝廷正式修订了《广州市舶条》,并向全国推行。条文主要是关于海舶出入港的管理,征税的新规定,专卖专买的规定等。
优待外商是广州市舶贸易发达的一个因素。如长居广州的阿拉伯船主蒲希密父子和一阿拉伯一百三十岁老人,先后受到宋朝高官的友好接待。
广州市舶贸易量最大的仍是阿拉伯,其次是苏门答腊岛和爪哇。
元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大发展,同中国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由原来的五十多个增加到一百四十多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