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庄镇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据记载,唐末宋初,康庄曾一度称为康王村,清同治七年(1868年)改为人和寨,1939年日伪清平县政府迁至康庄。1946年仍称清平县,1956年改称康庄大乡。1984年,由康庄公社改建镇至今。
作为临清市的东部重镇,康庄镇历史悠久,相传该镇汉代即为陵县所辖,唐末宋初为沙陀国境地,曾一度称为康王庄,清朝同治七年改为人和寨,1939年抗战期间日伪县政府迁至康庄,为清平县政府驻地,1946年称为清平县,1956年又称为康庄大乡,1984年撤销康庄公社建立康庄镇,200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的中心城镇,2001年临清市乡镇区划调整,原康盛庄乡并入康庄乡。
相传康庄村建于明代,村名来源于其所处位置,该村地处六路交叉,交通四通八达。据《辞海》载,康庄谓指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因此得村名“康庄”。
原康盛庄乡位于镇域东南部,明洪武年间,因康盛二姓应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以姓立庄,命名康盛庄至今,2001年并入康庄镇。
康庄镇人杰地灵,当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就出生于该镇的大官庄村。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生于1911年,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年出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季羡林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对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行政区划

吕庙村、双井村、梅井村、前善董庄村、后善董庄村、梅王村、端丁村、王贯庄村、徐窑村、庞维庄村、东六里长屯村、西六里长屯村、前六里长屯村、肖庄村、路桥村、魏庄村、白辛庄村、王里长屯村、刘皮庄村、大官庄村、康盛庄村、吕桥村、菜园赵村、张庄村、王铁锅村、侯寨子村、彭寨子村、刘寨子村、大陈村、小陈村、王坊子村、于林村、柴吕油村、冯傅庄村、南刘庄村、高桥村、兴安集村、邢庄村、栾庄村、张洼村、幸福村、东崔楼村、西崔楼村、前李村、后李庄村、张万庄村、万里长屯村、周楼村、薛庄村、北刘庄村、丁庄村、高庄村、宁店村、大万庄村、丰窑村、东马厂村、西马厂村、郭盛庄村、郭池庄村、颜庄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