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会计分录怎么做

如题所述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包装物
贷:包装物—名称及规格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
贷:原材料—名称及规格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职工福利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折旧种类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配件)
贷:原材料—修理备用件—名称及规格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制造费用—动力及燃料(水费)
贷:预收账款—预提水费
借:制造费用—动力及燃料(电费)
贷:预收账款—预提电费
借:制造费用—动力及燃料(燃料名称)
贷:原材料—燃料—煤炭
借:制造费用—其他辅助费(有关费用)
贷:有关科目—有关细目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名称及规格
贷:生产成本—结转库存商品
完工产品成本分配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
如果经常发生在产品成本,资产负债表存放栏的期末数编辑函数最后+J_QMYE(5001)否则资产负债表会出现不平衡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6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包装物

贷:包装物—名称及规格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

贷:原材料—名称及规格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职工福利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折旧种类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配件)

贷:原材料—修理备用件—名称及规格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制造费用—动力及燃料(水费)

贷:预收账款—预提水费

借:制造费用—动力及燃料(电费)

贷:预收账款—预提电费

借:制造费用—动力及燃料(燃料名称)

贷:原材料—燃料—煤炭

借:制造费用—其他辅助费(有关费用)

贷:有关科目—有关细目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名称及规格

贷:生产成本—结转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扩展资料: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期(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16
生产成本会计分录:
生产经营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贷:原材料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完工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第3个回答  2018-01-03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第4个回答  2019-11-22
1、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5000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的a材料10000元,直接用于乙产品的b材料15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c材料20000元(按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4000千克,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1000千克),车间耗用的消耗性材料5000元。
c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0÷(4000+1000)=4(元/千克)
甲产品消耗c材料金额:4000×4=16000(元)
乙产品消耗c材料金额:1000×4=4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
26000
——乙产品(直接材料)
19000
制造费用
5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0000
b材料
15000
c材料
20000
d材料
5000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生产工时60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2000小时),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工资费用分配率:20000÷(6000+2000)=2.5(元/千克)
甲产品应承担的工资费用:6000×2.5=15000(元)
乙产品应承担的工资费用:2000×2.5=5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人工)
15000
——乙产品(直接人工)
5000
制造费用
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00
3、按工资比例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人工)
2100
——乙产品(直接人工)
700
制造费用
56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360
4、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在用固定资产原值100000元,月末在用固定资产原120000元,按月折旧率1%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费:(100000+120000)÷2×1%=1100(元)
借:制造费用
1100
贷:累计折旧
1100
5、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其他支出4540元,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借:制造费用
4540
贷:银行存款
4540
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入18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16000元。
借:制造费用
16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6000
7、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
制造费用合计:5000+4000+560+1100+4540+16000=312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31200÷(6000+2000)=3.9(元/千克)
甲产品应承担的工资费用:6000×3.9=23400(元)
乙产品应承担的工资费用:2000×3.9=78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制造费用)
23400
——乙产品(制造费用)
7800
贷:制造费用
31200
8、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产品完工1000件,在产品400件,完工率40%。
直接材料约当产量=1000+400=1400(件)
直接人工约当产量=1000+400×40%=1160(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