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是怎样的人 具体讲了什么 造人的过程 《女娲造人》

如题所述

女娲是:大地之母,慈悲为怀,心怀天下的人。

女娲造人的过程: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mǎng)莽榛(zhēn)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儿什么呢?
  走啊走啊,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水池旁边蹲下来。清澈的池水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达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女娲对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她工作了很久,还是没有实现她的愿望,而她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téng),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样聪明美丽。“妈妈”“妈妈”的喊声在四周回荡。
  用这种方法来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想:人是要死的,难道死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绵延不绝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增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看了之前的回答,采用的是正儿八经的课本说法。我这里有一猜想:女娲是部落首领,她用土烧制了陶器,用陶器跟其他部落换来了人口,于是大家称赞她用土“造”出了人。女娲补天猜想:女娲共工是敌对部落,共工占据山岭高地,女娲占据平原沼地。忽有地震,且大雨不绝,娲部深惧,祭祀高呼:“此共工移山,地陷天倾,上天震怒,不补其漏,天河之水倾之而下,奈何祸及我等”,故女娲率愤慨之士而击,败共工而占高地。雨仍未歇,洪水愈涨,女娲于最高处设坛祭天,诚心祈祷,历时甚久,忽一日雨歇,祭祀又言:“首领之举感动上天,遂补其漏,天水无隙可下,故雨停。”众曰:“首领有补天之功也”
第2个回答  2021-10-07
女娲造人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是没有人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天地之间,只有他一个人,使她感到十分孤单。这天,他来到一个小水池边,看着自己的倒影,他顺手崛起一块黄泥,捏成了一个娃娃。小娃娃一捏成就不停的叫妈妈,女娃高兴坏了,不停的捏不久,世界上就出现了好多人。
第3个回答  2020-10-29
第4个回答  2019-10-12
相传风衮部落的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生下伏羲,妹妹叫做女娲。 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 至今全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