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战士的生活情况。

如题所述

以北礵岛海防战士为例:

《士兵突击》里散落在茫茫草原上的五班一样,这里地处偏僻,远离上级机关视野,却没有一丝五班懒散放任的影子,有的却是黝黑冷峻的脸庞和拼命奔跑的训练场。

一年四季,只要没有特殊情况,这个连队始终保持着每天8个小时的训练强度,即使在五到十月的高温酷暑天里,他们依旧要在正午两点半的太阳下摸爬滚打。

为了保证战士们有个好体魄,沈渤鑫逐渐把每天跑步三公里增加为五公里;把100米障碍升级成了1000米战斗体能训练;把5公斤武装越野强化到10公斤……而像这样的训练,在这个偏远的连队里已是寻常。

扩展资料

2018年9月20日,由中央网信办和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组织的“走进热血边关”网络媒体国防行活动,东线记者采访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机步连,近距离感受新时代“老海岛精神”传人风采。

机步连营区始建于1963年,主要担负战备、训练、执勤任务。官兵们在训练场上挥洒热血青春,让记者们一睹新时代军人的风采。

新时代“老海岛精神”最核心的要求是枕戈待旦、练兵备战,要紧紧扭住能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持续大抓备战打仗、主业回归。

和平时期,广大官兵更是把对祖国和使命的无限忠诚,转化为敢于拼搏、勇争第一的具体行动,在上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涌现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张茂春、孙智勇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训练尖子。旅成立以来,始终把能打胜仗作为第一要务,圆满完成系列演习任务,2018年组织军事比武创破纪录29项31人次。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网络媒体国防行|海防战士展军人热血风采

参考资料来源:宁德网(中共宁德市委主办、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主管)-守望“北礵岛”——海防官兵生活纪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9
过去,连队半山腰上那一层层破旧营房。这些营房都是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营房,在海风、海雾的长期侵蚀下,大部分营房变得破烂不堪。冬天,烧火墙取暖时屋里顿时变得烟熏火燎;晚上稍有不慎,还会有煤气中毒的可能。
连队是单独驻防在一个小岛上,由于山高坡陡,种菜也很难,连队经常吃不上蔬菜,有时实在困难了只好去挖野菜。在小岛上最大的困难还是缺淡水,正常年份,连队一年有5、6年月靠大陆运水,我们经常是一水多用,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脸水攒起来洗衣服。岛上没有常电,也没有交通船,官兵上下岛只能搭乘地方的渔船,赶上大风,十天半月通不了航是常事。
每逢雨季,屋外面下雨屋里大盆小盆接雨水,衣服、被子放在屋外没法晾,放在屋里还是难免遭到雨水的侵袭。岛上雾大潮湿,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身上的衣服和床上被子就没有几天是干爽的。还有就是大风,从入冬到次年春天,五六级的司空见惯,七八级的也是经常光顾,没有风的天气倒成稀有的了。冬季最大的特点是温差大,白天阳光照得很舒服,晚却能冻得你打哆嗦。入冬没几天,我的手和耳朵就都冻伤了。面对海岛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破旧不堪的住宿条件,老兵们无奈地编了个顺口溜:“冬天北风呼呼叫,穿皮衣来戴皮帽,晚上睡觉戴口罩,不然鼻子会冻掉;夏天云雾绕山间,衣服被子晒不干,要是呆上五六年,保你得上关节炎。”
自2000年始,总部、军区等各级首长机关先后投资数千万元,为海岛各部队建起一座座风格各异、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别墅式营房、花园式营区,曾经老式营房早已不见了踪影。营区冬天的取暖设备,从介质锅炉、热水循环锅炉到红外电子采暖器已更新换代了好几次,现在的许多基层连队、高山哨所安装的红外电子采暖器,既美观又安全。连队的炊事班,不仅用上各式不锈钢餐具,还用上了冰箱、电子消毒柜等厨房用具。新整修的团军人俱乐部里,各式灯光、音响设施齐备,成了官兵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新改建的军人洗浴中心用上了方便快捷的太阳能热水器,让官兵们训练归来、开展文体活动之余能洗上了热水澡。
改革开放后,新世纪的到来,海岛地方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一跃成为全国科技百强县。岛上先后建立了飞机场、海水淡化处理厂,新修的深水码头每半小时就通一班船,电话、网络等现代通信设施完善,海岛军民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仍然生活在海岛的我,再也不用担心风大下不了岛了、天旱用不上水了、海岛封闭信息闭塞了、业余文化生活枯燥单调了。如果将过去的生活用“水深”比喻,那么海岛官兵今天的生活完全可以用“火热”来形容。看到在短短十几年中,海岛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深切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海防军人守卫祖国万里海防、筑牢海上钢铁防线的信念和决心
第2个回答  2020-10-26
过去,连队半山腰上那一层层破旧营房。这些营房都是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营房,在海风、海雾的长期侵蚀下,大部分营房变得破烂不堪。冬天,烧火墙取暖时屋里顿时变得烟熏火燎;晚上稍有不慎,还会有煤气中毒的可能。
连队是单独驻防在一个小岛上,由于山高坡陡,种菜也很难,连队经常吃不上蔬菜,有时实在困难了只好去挖野菜。在小岛上最大的困难还是缺淡水,正常年份,连队一年有5、6年月靠大陆运水,我们经常是一水多用,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脸水攒起来洗衣服。岛上没有常电,也没有交通船,官兵上下岛只能搭乘地方的渔船,赶上大风,十天半月通不了航是常事。
每逢雨季,屋外面下雨屋里大盆小盆接雨水,衣服、被子放在屋外没法晾,放在屋里还是难免遭到雨水的侵袭。岛上雾大潮湿,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身上的衣服和床上被子就没有几天是干爽的。还有就是大风,从入冬到次年春天,五六级的司空见惯,七八级的也是经常光顾,没有风的天气倒成稀有的了。冬季最大的特点是温差大,白天阳光照得很舒服,晚却能冻得你打哆嗦。入冬没几天,我的手和耳朵就都冻伤了。面对海岛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破旧不堪的住宿条件,老兵们无奈地编了个顺口溜:“冬天北风呼呼叫,穿皮衣来戴皮帽,晚上睡觉戴口罩,不然鼻子会冻掉;夏天云雾绕山间,衣服被子晒不干,要是呆上五六年,保你得上关节炎。”
自2000年始,总部、军区等各级首长机关先后投资数千万元,为海岛各部队建起一座座风格各异、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别墅式营房、花园式营区,曾经老式营房早已不见了踪影。营区冬天的取暖设备,从介质锅炉、热水循环锅炉到红外电子采暖器已更新换代了好几次,现在的许多基层连队、高山哨所安装的红外电子采暖器,既美观又安全。连队的炊事班,不仅用上各式不锈钢餐具,还用上了冰箱、电子消毒柜等厨房用具。新整修的团军人俱乐部里,各式灯光、音响设施齐备,成了官兵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新改建的军人洗浴中心用上了方便快捷的太阳能热水器,让官兵们训练归来、开展文体活动之余能洗上了热水澡。
改革开放后,新世纪的到来,海岛地方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一跃成为全国科技百强县。岛上先后建立了飞机场、海水淡化处理厂,新修的深水码头每半小时就通一班船,电话、网络等现代通信设施完善,海岛军民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仍然生活在海岛的我,再也不用担心风大下不了岛了、天旱用不上水了、海岛封闭信息闭塞了、业余文化生活枯燥单调了。如果将过去的生活用“水深”比喻,那么海岛官兵今天的生活完全可以用“火热”来形容。看到在短短十几年中,海岛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深切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海防军人守卫祖国万里海防、筑牢海上钢铁防线的信念和决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海防战士们一个星期吃一次蔬菜,一盆水洗完脸用来洗菜,洗完菜又洗衣服,急缺淡水,岛上没有电,也没有交通船,官兵上下岛,只能乘地方的渔船,赶上大风,十天半月通不了航是常事,但是他们生活得充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0-24
连队半山腰上那一层层破旧营房。这些营房都是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营房,在海风、海雾的长期侵蚀下,大部分营房变得破烂不堪。冬天,烧火墙取暖时屋里顿时变得烟熏火燎;晚上稍有不慎,还会有煤气中毒的可能。 连队是单独驻防在一个小岛上,由于山高坡陡,种菜也很难,连队经常吃不上蔬菜,有时实在困难了只好去挖野菜。在小岛上最大的困难还是缺淡水,正常年份,连队一年有5、6年月靠大陆运水,我们经常是一水多用,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脸水攒起来洗衣服。岛上没有常电,也没有交通船,官兵上下岛只能搭乘地方的渔船,赶上大风,十天半月通不了航是常事。 每逢雨季,屋外面下雨屋里大盆小盆接雨水,衣服、被子放在屋外没法晾,放在屋里还是难免遭到雨水的侵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