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岭金矿床

如题所述

夹皮沟矿田中,庙岭、小北沟、三道沟等矿床属细脉浸染型矿床。矿床赋存于韧性剪切带中,以石英小团块、扁豆体和细脉为特征,脉状者少见。

一、概述

庙岭金矿床位于夹皮沟镇西3km,二道沟金矿床北西0.2km;该金矿于1969年经普查发现,后又经详查,于1986年进行勘探,1987年底结束野外工作。

矿区内主要岩石为TTG质花岗岩、斜长角闪岩和中基性脉岩。主要矿体赋存于1号闪长岩脉下盘的挤压蚀变带中。矿体呈似脉状,由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石英细脉组成。通过地表、钻探及200m和330m标高二层坑道的研究工作,查明矿体是位于13号勘探线与37号勘探线间的200m标高与475m标高区间的盲矿。最大的12-6号矿体延伸385m,斜深130m,水平厚度2.31m,平均品位5.71g/t,矿体连续性好。

二、矿床的围岩

(一)TTG质灰色片麻岩

此类岩石为矿床的主要围岩,约占矿区面积的2/3。分两部分叙述。

1.岩石特征:暗褐色—灰白色,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鳞片状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由于承受晚期的长英质组分沿片麻理注入形成眼球状或肠状构造,矿物组合含量变化很大。

2.变质矿物共生组合:为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微斜长石等组合,现对主要岩石特征分述如下。

斜长石:他形粒状、碎裂状,粒径0.5~2mm,糟化强烈,多已绢云母化和钠黝帘石化。正交偏光镜下可见斜长石聚片双晶,长石受挤压作用而压扁成透镜状,含量30%左右。

石英:他形粒状,粒径为0.2~1.5mm,正交偏光镜下呈波状消光。受挤压作用常呈透镜状和豆荚状,含量20%左右。

黑云母:有两种,一种为棕褐色,富钛,蜕变后常形成金红石和绿泥石组合,并有铁质析出;另一种为褐绿色,贫铁,蜕变后形成绿泥石,并有铁质析出,含量20%左右。

微斜长石:他形粒状,粒径0.5~2mm,晶面比较新鲜,正交偏光镜下具格子状双晶,含量15%左右。

角闪石:他形粒状,粒径0.5~2.5mm,深绿色,蜕变后形成绿泥石、绿帘石,并有铁质析出,含量5~10%。

除上述主要矿物外,还有辉石、方解石等矿物。副矿物主要为榍石、磷灰石、磁铁矿等。

由于夹皮沟NW向主成矿韧性剪切带的影响,这种岩石作为近矿围岩,经受变形、变质作用和成矿介质对岩石的交代作用、蚀变作用,致使岩石的物质成分、矿物组成发生由弱到强的改造,形成形形色色的构造岩和蚀变岩。

(二)细粒斜长角闪岩

岩石呈灰黑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且呈条带状和弧岛状残留于TTG质片麻岩中。变质矿物共生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少量)。其中,角闪石呈绿色,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0.3~1mm,多蜕变成绿泥石,同时析出铁质,含量60%左右;斜长石呈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0.5~1mm,表面粗糙,多已发生绢云母化和钠黝帘石化,含量很少。除上述矿物外,还含有磷灰石、榍石、磁铁矿等副矿物。值得指出的是,本区斜长角闪岩普遍受到动力挤压作用,致使矿物定向排列,形成似片麻状构造。

在矿床的矿脉上下盘部位,常稳定伴随一种外观类似斜长角闪岩的黑色—暗灰色蚀变岩,地质工作者常称之为斜长角闪岩;经鉴定取样,这些岩石常为TTG质片麻岩经韧性剪切热液蚀变的暗色蚀变岩,而不是斜长角闪岩的蚀变产物。

(三)显生宙侵入岩

矿床范围内出露有显生宙小岩体、岩脉。

1.花岗闪长岩:见于地表槽探中,是二道沟花岗闪长岩脉的北西伸长,深部向南东侧伏,地表分枝尖灭于23与25线之间,北西延伸处和深部被细粒闪长岩脉所代替。岩石呈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和半自形粒状结构。矿物组成:石英15%,他形粒状;中长石45%,呈板状晶体,具环带结构及钠卡双晶;正长石15%,呈板状及不规则粒状,多与石英镶嵌,形成熔蚀现象;黑云母10%,呈片状,晶体不完全;角闪石15%,呈柱状,多变为绿泥石。

2.细粒闪长岩:集中分布于蚀变带中,呈脉状产出,规模大小不一,一般延伸100~200m,宽度2~5m。最大的一条为1号岩脉,从200m中段看,赋存于11~37线,延伸650m,宽度30~50m,形态比较稳定,走向330°~340°,倾向NE,倾角55°~65°。岩石呈暗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黑云母。斜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多蚀变成绢云母,因此晶面比较粗糙,粒径0.5~1mm,正交偏光镜下,可见长石的显微文象结构十分发育,含量40%左右。角闪石呈他形粒状,绿色,粒径0.5~1mm,多蚀变成绿帘石和绿泥石,并析出铁质,含量30%左右。黑云母呈褐绿色,片状,多色性、吸收性明显,解理发育,含量10%左右。石英呈他形粒状晶体,粒径0.5mm左右,波状消光,含量15%左右。

除上述主要矿物外,还见有磁铁矿、磷灰石等副矿物,含量5%左右。

三、矿床的构造

矿床赋存在夹皮沟至大砬子NW构造带的上盘平行裂隙之中,据与成矿时间的先后关系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及成矿后3种构造。

(一)成矿前构造

1.片理、片麻理

矿床中片理、片麻理的产状,无论从走向上,或倾向上变化均较大。揉皱现象明显,但规模不大,延续性不强,片理、片麻理总体产状为NW—NNW走向,NE或SW倾向,倾角中等。

2.挤压蚀变断裂带

该带规模较大,沿区内南起11线,北至41线,长约750m,宽40~90m,斜深大于500m,向两端及深部仍有延长。走向NW—NNW,倾向NE,倾角50°~700。带内绝大部分为片理化的糜棱岩和碎裂岩,晚期断裂发育,有中—酸性岩脉充填。

3.NNW—NW向断裂

该断裂产于挤压蚀变带内,规模较大,长者可达650m,宽度5~20m,形态呈带状,比较稳定,具有多次活动特征。早期被花岗闪长岩和细粒闪长岩所占居,晚期多沿岩脉上下盘出现,挤压破碎,具有矿液充填,形成石英脉型或石英细脉型矿体。

(二)成矿期构造

此期构造主要呈尖灭再现状况,次有侧幕状控制石英扁豆体和细脉带的形成。从矿石呈角砾状、细脉状构造分析,成矿期构造活动具有多阶段特点。

(三)成矿后构造

1.走向断层:发育在矿体上盘或下盘,宽度0.2~0.4m。产状基本上与矿体一致,使矿体略有破碎,无明显错距。

2.横向断层:此方向断层规模不大,走向近EW,倾向N,倾角18°~20°。200m中段21-2穿脉中所见F33号断层较大,属扭性断层,宽度为数至10cm,由灰白色断层泥组成,断层面上有近水平擦痕,两盘有明显的片理化现象;根据擦痕特征及断脉关系,确定上盘相对向西移动,下盘相对向东移动,水平断距为10~20m。

3.北东向断层:此方向断裂可分两组:一组为走向NE,倾向NW,倾角50°~60°。另一组为走向NE,倾向SE,倾角70°。前者于330m中段29-1穿脉所见F2断层为代表,延伸50m,宽度2~3cm,属压扭性断层,由断层泥及片理化的围岩角砾组成;根据断层面上的擦痕特征及断脉关系,确定上盘相对向南西移动,水平断距为2m左右。后者出现在330m中段15-2穿脉中,延伸为50m,宽度5~10cm,由灰褐色断层泥组成;根据切穿矿脉情况,确定上盘相对向西移动,下盘相对向东移动,水平断距1~2m。

(四)韧性剪切带特征

夹皮沟NW向构造带和NE向构造带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NW向韧性剪切带经二道沟、庙岭、小北沟、老牛沟、板庙子再转NWW向延伸,倾向NE,倾角为60°~80°(普遍较陡),仅在夹皮沟地区一段长度就达30多公里,宽度可自数十米至数公里。由于剪切带具有长期活动特征,在相当于主界面及附近的高应变带位置上往往叠加有后期脆性断裂,产生相应的脆性构造形迹,其中金矿化很少且弱,这也说明韧性剪切带是主要控矿构造,叠加控矿构造不发育。

在识别韧性剪切带的众多标志中,糜棱岩是最重要的。糜棱岩的基本特征是:与周围未变形、弱变形的花岗片麻岩、片麻岩相比,其粒径变小(可达数个数量级以上);糜棱岩产生在一个狭窄的面状地带,其中标志剪切带内塑性流变的构造有矿物的强烈拉长、压扁、旋转,以及港湾状边界的动态结晶构造,亚颗粒、变形纹、变形条带和长石双晶的弯曲等构造。

根据原岩类型,夹皮沟地区糜棱岩分为两大部分:①花岗质糜棱岩。此种岩石在庙岭矿区为主要类型,糜棱质主要由细粒化了的石英、长石及少量黑云母、角闪石组成,残斑则以石英、长石为主;②镁铁质糜棱岩。其原岩主要为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等,而这类岩石在应变相对较弱的糜棱岩化岩石和初糜棱岩中,镁铁质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等仍有保留,但在应变强的糜棱岩、超糜棱岩中则蜕化成绿泥石、绿帘石等矿物,同时有磁铁矿的析出。

根据糜棱岩化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4类:糜棱岩化岩石、初糜棱岩、糜棱岩和超糜棱岩。

糜棱岩的变形机制可分为3种类型:物质扩散迁移、晶体塑性变形和粒间摩擦滑移作用、破裂作用和碎裂流动。

上述变形机制作用产生的岩石变形结构在庙岭矿区小北沟、三道沟矿区都可观察到(图版Ⅲ-6、Ⅲ-7、Ⅲ-8),这些变形结构如下。

粒间滑移作用形成的变形结构:包括山羊须结构、雪球结构、显微石香肠结构、残斑旋转结构等。这些结构在剪切带中普遍存在,说明矿物颗粒对压力十分敏感,也表明环境为低围压和高流体。

物质扩散迁移作用形成的变形结构:包括压力影结构、锯齿边结构、斜长石分解条带结构等。这些结构说明岩石在变形过程中在低温下物质开始活化迁移、扩散到通道中或充填到线性空隙之中。

晶体塑性变形作用形成的变形结构:包括拔丝、变形纹、变形条带、机械双晶、显微膝折带、亚晶粒、核幔、等粒状等结构。这种结构主要保存在晶体内部,主要通过晶体内部位错滑移作用使晶体产生变形。

破裂作用形成的变形结构:剪切阶步、显微拉张和剪切破裂等结构。这些结构导致了脆性破裂。

此外还有一些结构是由几种机制同时起作用形成的复合成因结构,如云母鱼和矩形边结构。

剪切带对金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是很明显的。从NW向剪切带来看,应变强度是不均匀的。强应变地段,不仅表现为糜棱岩、超糜棱岩发育,蜕变作用显著,更为突出的是由一系列平等的韧性剪切支带所组成,形成韧性剪切带的密集分布区,构成较佳成矿空间:在二道沟—庙岭强应变地段,由13条平行的韧性剪切支带组成,长600~1200m;小北沟—菜

子地段至少也有13条支带,组成长800m的强应变带,这些地段都形成大—中型金矿。

在某些地段(如小北沟150m中段)可见到自糜棱岩化岩石-初糜棱岩-糜棱岩的变化剖面或系列,小北沟、庙岭金矿细脉浸染状矿体大多产于应变强的糜棱岩、超糜棱岩发育部位,如庙岭330m中段15线14号脉矿石金品位最高可达66.70g/t。而在未遭受韧性剪切变形的片麻岩段围岩中则无矿脉产出,因为构造应力和剪切裂隙控制了含矿溶液的运移上升、沉淀成矿过程。

庙岭矿床和二道沟矿床相比,脆性断裂不发育,主要是韧性断裂控制成矿,而二道沟矿床则主要表现为由韧性过渡到脆性阶段成矿。因此,庙岭矿床表现为细脉浸染型矿化为主,是韧性剪切带成矿的早期阶段,其成矿作用阶段与韧性剪切作用是连续无隔断的、同一地质作用过程的产物。

(五)围岩蚀变特征

矿体围岩普遍经受了热液蚀变作用。蚀变类型主要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和黄铁矿化,蚀变类型与围岩有一定关系。绢云母化在花岗质片麻岩(TTG质片麻岩)中较为普遍,绿泥石化与镁铁质岩石更为密切,蚀变类型之间无明显界线,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都不甚明显。

蚀变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化学元素迁移,相对于围岩(原岩)来说,K、CO2、H2O和Au在蚀变带中得到了高度富集。Na在蚀变带中是亏损元素,从远矿蚀变带到近矿蚀变带,Na的亏损强度越来越大。Fe、Mg、Ca、Ti、Al等元素在蚀变带中发生了活化、迁移和重新分配,它们在距矿体不同远近的蚀变带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时富集,有时亏损,变化较大。

围岩蚀变作用是叠加在糜棱岩之上进行的。蚀变岩中保留有糜棱岩交代残余结构,蚀变作用强度与蚀变带宽度和糜棱岩化强度与糜棱岩带宽度基本一致。

主要蚀变岩类型描述如下。

绢云母化(绢英岩化)岩石:表现为长英质片麻岩中黑云母、长石发生绢云母化,使矿物颗粒边界变得模糊不清,游离石英增多,绢云母化的进一步发展即变为绢英岩化。在绢云母化发展的高峰,因游离石英的增多和黄铁矿的叠加而变为绢英岩、含黄铁矿绢英岩、细脉浸染状绢英岩,直至发展为黄铁绢英岩。

硅化岩石:广义的硅化通常指在热液活动中产生的石英,包括早期绢英岩化产生的游离石英、角砾岩化产生的石英和矿物分解产生的石英。此处所指的硅化是指石英脉体和石英裂隙充填的石英,即脉石英和细脉石英。细脉状石英(显微脉状)产生于黄铁绢英岩化晚期,由绢英岩化游离石英聚集渐增而形成,多成显微细脉、短脉或断续分布的蝌蚪状石英细脉。此种蚀变岩常在绢英岩内侧靠近矿脉一方。

绿泥石化岩石:有两种绿泥石化,一种为长英质片麻岩中的角闪石、黑云母热液分解而成绿泥石,呈叶片状;另一种为由镁铁质岩石如斜长角闪岩、辉绿岩等蚀变而成,角闪石全部蜕变为绿泥石,而保留原岩的矿物结构。

碳酸盐化岩石: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碳酸盐矿物,一种是远矿围岩中,碳酸盐矿物与绿泥石共生,交代原岩的暗色矿物,有时呈不规则脉状;另一种是在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与硫化物(黄铁矿等)伴随,呈充填脉状。

细脉浸染状绢英岩:岩石经受过绢云母化、硅化,其特点是石英细脉很多,而黄铁矿则较少。这种岩石石英的高含量表明蚀变热液带入了大量的SiO2,预示蚀变作用开始进入矿化阶段。

庙岭矿区由于围岩主要是长英质片麻岩,所以蚀变类型不多,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在镜下观察到的辉绿岩、斜长角闪岩等岩石,其实是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的强蚀变岩,而且往往分布于矿体的上下盘处。

四、矿体、矿石特征

(一)矿床规模及矿体特征

矿床是由4条矿脉带,10个矿体组成,均赋存在挤压蚀变带内(见图7-1),单个矿体坑道控制走向最大延伸为385m,斜深210m,最小延伸50m,斜深50m。矿体厚度一般为0.4~2.31m,最厚达7m。矿体产在1号细粒闪长岩脉的上下盘,形态比较稳定。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有黄铜矿和方铅矿。最高金品位46.73g/t,平均金品位6.24g/t。

图7-1 庙岭金矿床29线剖面图

1—眼球状片麻岩;2—斜长角闪岩和糜棱岩化岩石;3—长英质(TTG质)片麻岩;4—含金石英细脉带

现将主要矿体分述如下:

1.12号矿脉

分布于13与37线之间,产在1号细粒闪长岩脉的下盘5~15m的范围内。矿脉延伸600m,宽度1~7m,产状为走向NW—NNW,倾向NE,倾角55°~650。由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石英细脉组成,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有少量方铅矿、黄铜矿。12号矿脉带包括5个矿体。

①12-1、12-6号矿体

该二矿体空间部位相当,实属于一个矿体,只因工程控制不足,矿块发生间断。其中12-1号矿体分布于13~21线半356~443m标高内,由200m中段和ZK476孔控制,矿体长215m,斜深100m,平均水平厚度1.05m,平均金品位4.07g/t;而12-6号矿体分布在13~29线半226~354m标高内,由330m中段和ZK708、ZK477和ZK703孔控制,矿体长385m,斜深130m,平均水平厚度2.31m,平均金品位5.71g/t。两矿体的矿化类型均以石英脉型为主,次为含金石英脉型,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局部地段可见方铅矿、黄铁矿。

②12-2号矿体

分布于29与37线之间,200m中段27~29线控制矿体长18m,水平厚度1.32m,平均金品位4.32g/t。31与37线之间控制矿体长100m,平均水平厚度1.11m,平均金品位12.84g/t。矿体为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石英细脉型,且以前者为主。石英脉呈灰白—烟灰色,油脂光泽,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黄铁矿,呈团块状、条带状和浸染状分布,其次为少量的黄铜矿和方铅矿,呈细脉及浸染状分布。

③12-3号矿体

分布31线半至33线半,由330m中段东川控制,走向长50m,推断斜深50m,由含金石英细脉组成,水平厚度0.40m,平均金品位10.00g/t。

④12-4号矿体

分布于15与17线之间,矿体由ZK723单孔控制,赋矿标高133m,水平厚度0.99m,平均金品位2.48g/t,由含金石英细脉组成。

⑤12-5号矿体

分布于25与27线之间,矿体由ZK8656单孔控制,赋矿标高144m,水平厚度0.77m,平均金品位2.56g/t,由含金石英细脉组成。

2.14-1号矿体

分布于19与23线之间,赋存在1号细粒闪长岩脉下盘接触带中。走向延伸50m,倾斜深度180m,由200m中段21线西川和ZK713、ZK716、ZK479孔控制,平均水平厚度0.84m,平均金品位12.59g/t。矿体总的走向为330°~3400,倾向NE,倾角50°~55°。矿体为含金石英脉型,石英脉呈灰白—烟灰色,油脂光泽,致密块状,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呈团块状和浸染状分布),次为黄铜矿和方铅矿(呈散染状分布)。矿石中可见自然金,粒径为0.03~0.01mm。上盘围岩为细粒闪长岩,具硅化及退色现象;下盘围岩则为挤压蚀变片理化岩石,具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该矿体于21线西穿被(33号)断层错开,上盘相对西移,水平断距约10m。由于该断层走向与勘探线基本平行,倾角近于水平,矿体被错断后,重叠或拉开距离很小,故对储量计算中无大影响。

3.18-1、18-2号矿体

该两个矿体空间部位相当,由于两个中间地段工程控制不足而导致矿块中断,其中18-1号矿体,分布于13~17线半346~439m标高,产在1号细粒闪长岩脉的上盘,由200m中段13~15-2穿和17-1穿及17线ZK701孔控制,矿体走向延伸117m,倾斜深度100m,平均水平厚度0.81m,平均金品位5.35g/t;而18-2号矿体,分布于13~17线半,312~229m标高产在1号细粒闪长岩脉的上盘,由330m中段15-1穿控制。矿体走向延伸56m,倾斜深度100m,水平厚度0.63m,金品位5.03g/t,两矿体前者为表内矿体,而后者为表外矿体。矿体均产在1号细粒闪长岩的上盘,矿体围岩上盘为蚀变片麻岩,下盘为细粒闪长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矿化类型均为含金石英脉型和含金石英细脉型两种,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和方铅矿。

4.20-1号矿体

分布于29与37线之间200m中段以上。由31线ZK712孔、35线ZK728孔控制,走向延伸150m,倾斜深度50m,平均水平厚度2.00m,平均金品位5.30g/t。走向330°,倾向NE,倾角600。矿体上部为含金石英细脉,下部为含金石英脉。石英呈暗灰色,油脂光泽,脉中含有绿泥石,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少量方铅矿和黄铜矿,呈条带状和浸染状分布于石英脉中。自然金呈细脉条状充填在黄铁矿裂隙中,长约0.15mm。矿体上下盘围岩为挤压蚀变片理化岩石,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等。

(二)矿床矿石质量特征

1.矿化类型与矿石类型

矿床中矿化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含金石英脉型,二是含金石英细脉型(图版Ⅱ-8)。前者为沿裂隙贯入的含金石英脉,具有一定宽度,一般大于5cm;而后者则是沿微裂隙贯入的含金石英细脉,密集性高,宽度一般为0.2~1.0cm。

按金属矿物在矿石中的分布特征,将矿石分为两个自然类型。

(1)含金石英脉型矿石:又细分为两种矿石。

①含金多金属石英脉型矿石

以14-1号矿体为代表,矿石中金属硫化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以前3种矿物为主),呈团块状、条带状及浸染状分布于石英脉中,往往呈角砾状构造。最高金品位达46.73g/t,一般5~10g/t;最高铜品位达0.43%,一般0.03%~0.001%;最高铅品位达4.51%。

②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矿石

以14-1号矿体、12号矿体(部分)、18-1号矿体为代表,矿石中的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呈团块状、条带状和浸染状分布,光片中可见自然金,最高金品位达96.55g/t。

(2)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型矿石

以20-1号矿体、12号矿体为代表,主要是石英和黄铁矿,呈细脉、网脉状分布在糜棱岩中,金品位一般不高,最高达17.3g/t。

以上两种矿石类型,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次有少量的绿泥石、斜长石等。工业上能利用的主要是金,伴生元素为铅、铜、银、硫。

2.矿石的结构构造分述如下。

(1)矿石的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乳滴状结构、压碎结构、揉皱结构等。

(2)矿石的构造:团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图版Ⅳ-4)、角砾状构造、网脉状构造等。

(三)矿物生成顺序和成矿阶段

1.矿物生成顺序

根据光片鉴定资料,初步确定金属矿物结晶顺序为: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含金)、方铅矿(含金)、黄铁矿(含金)。磁铁矿呈自形—半自形粒状,被赤铁矿沿边部向内交代。赤铁矿交代磁铁矿。黄铁矿,早期呈自形—半自形粒状,晚期呈集合体及细脉状、浸染状分布,早期者大部分被压碎,内有裂纹,被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交代成骸晶结构。闪锌矿呈集合体与黄铜矿伴生,内有黄铜矿乳滴。黄铜矿呈细脉或星散状分布于早期黄铁矿裂隙内,或交代闪锌矿或交代黄铁矿。方铅矿,他形粒状交代黄铁矿和黄铜矿,该二者呈骸晶被方铅矿包裹。总之,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少量方铅矿和黄铜矿,其它则少见。

2.成矿阶段划分

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共生交代关系,对庙岭矿床含金石英脉、含金石英细脉的形成可概括成4个阶段:第一阶段,石英-氧化物阶段;第二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第三阶段,石英-多金属阶段;第四阶段,碳酸盐阶段。矿床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见表7-1。

表7-1 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表

注:条实线为多量沉淀;细实线为少量沉淀。

(四)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

1.金的赋存状态有如下两种。

①包裹金:自然金被包裹在金属矿物和石英之中。

②晶隙和间隙金:自然金在金属矿物、脉石矿物的晶隙中及矿物的间隙中。

自然金多呈金黄色和浅黄色,其成色见表7-2,粒度一般为0.0023~0.1000mm。

表7-2 电子探针定量结果表

由长春地质学院分析。

光片截面形态多为他形粒状、乳滴状、细脉状,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石英,其他矿物次之。据光片鉴定,金绝大部分赋存在黄铁矿中,其次在石英中。

2.金的富集规律有如下三条。

(1)含金石英脉赋矿裂隙的宽度显著变化处,往往是金的富集部位。

(2)含金石英脉上下盘的纵横节理发育处,早期石英脉被晚期石英硫化物叠加部位,以及矿石呈条纹或条带状构造者金富集。

(3)蚀变片麻岩,硅化退色强,以及具有石英、硫化物细脉、网脉者含金较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