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用助听器有副作用吗?

如题所述

可以肯定的是:使用助听器没有副作用。
助听器其实就是老年人重新获得听力的一个工具,在使用助听器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开始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逐渐练习听一些自然的声音,如敲门声、开关门声、脚步声、流水声等,然后逐渐过渡到自然嘈杂的环境中。  
2、助听器的音量开始要调小些,然后逐渐增大至最适位置,这可能需一两周时间。  
3、戴助听器的时间由短到长。比如第一天戴1-2个小时,第二天戴2-3个小时等。或者,当感到神经紧张或疲劳时把助听器摘下,休息数小时。  
4、注意戴前先把助听器的关上,耳模和耳甲腔吻合戴牢后再打开。摘助听器也应该先关助听器然后再摘,以免出现烦人的啸叫声。  
5、使用助听器应保持正常交谈距离(1-2米)和语调,对于言语分辨能力较差的听损朋友需要保证清楚地看到讲话者的表情、口形和手势,可要求他把话说得稍慢些、清楚点,但勿大声。

加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有很多老年性耳聋患者和家人都有这个疑惑,他们认为老人年纪大了,耳聋是很正常的现象,还有些老人对于助听器非常排斥,担心长时间使用助听器会损伤听力并且对助听器有依赖性。
“其实以上这些看法是错误的,这样会使老年人出现更严重的听力障碍。”在此听力学家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依赖助听器没什么不好。很多人老了,眼睛不好使了,就会借助老花镜,要是腿脚不利索,就会使用拐杖,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就是不喜欢使用助听器,觉得会产生依赖。其实,助听器和老花镜、拐杖一样,都是老人生活的辅助工具,佩戴助听器可减缓听力退化的进程,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听力状况,避免听力进一步受损,同时改善老人的心理状态。如果老人使用助听器后“离不开”、“摘不下来”,意味着助听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使用者的听觉状况,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其次,验配师调试可减少噪音。一些老人佩戴助听器之初,会反应一下子会听到很多杂音,由于一时接受不了,很多老人就将昂贵的助听器束之高阁。其实,很多时候这并不是助听器的问题,因为老人大脑皮层退化,加上耳朵听力功能退化,老人对于外界的各种声音的分辨能力也下降了。如果老人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建议在选购助听器前,一定要找专业机构的验配师检测一下自己的听力曲线。
另外,佩戴助听器是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的,要先在安静环境下聆听,一个月后才能到嘈杂地方聆听。如果老人实在不能适应,现在有更高端的助听器可以只放大人说话的声音,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25
耳聋患者佩戴助听器将享受到一系列好处。首先,将听得更清楚,助听器无法让您的听力恢复正常,但可以显著改善听的效果。在过去的长时间里,你听不到声音,如鸟叫声、门铃声、风声及水流声,这些声音在佩戴助听器后都可能再被聆听到。助听器能改善用户的社交、心理及生理上的健康、安宁感。美国权威机构《消费者报告》 (Consumer Reports)在其2009年七月号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噪音世界成功聆听》文章,对助听器、听力保护以及助听器选购过程进行了详细报道。助听器的满意度早在2006年的一项权威研究得到证实,超过75%的满意度,和市场上的三分之一的普通消费产品的满意度一致,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研究用户的佩戴经历,显示出戴助听器通常将改进用户的生活质量,并能给予他们许多帮助:与家人更和睦相处;更良好的精神健康状态;能改善生理与心理健康;精神更集中;更能与社交团体配合默契;能更好的处理工作。所以老人家用助听器没有任何副作用
第3个回答  2018-09-25
如果你是在没有检查听力的情况随便购买,那可能会影响你的听的效果,残余听力补偿不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最好去专业的听力听力中心验配。
第4个回答  2018-10-22
正确的验配适合的助听器是没有副作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