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是顺其自然、放养式教育,还是提前准备,不要输在起跑线?

如题所述

我认为养育孩子还是提前准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谓提前准备就是给孩子进行早教。

早教是通过外部的感官刺激来促进宝贝的大脑发育,而这个感官刺激,主要是通过运动、活动和游戏来完成的,那么这些外部的刺激是怎样来促进宝贝大脑发育的呢?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样一个理论的知识。首先新生儿的脑重为390克,约为成人脑重的25%。三岁的时候,幼儿的脑重就达到了1101克,占到了成人脑重的80%,所以三岁的时候,孩子大脑发育已经成为成人的80%。

六岁的时候,儿童脑重为1280克,约为成人脑重的90%,而我们成人的脑重为1400克。所以你会发现整个大脑发育大部分是在六岁之前完成的。

因此0到6岁的教育非常重要。0到3岁,我们称之为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3到6岁我们称之为关键期。

所以通过这个数据,大家也知道这个时候给孩子的大脑进行开发有多么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9
我们常说,养育孩子,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到底该如何认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父母自身。

我一直认为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教育要从小抓起。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越来越被大家重视,真正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尤其要特别重视孩子0-6岁甚至0-3岁的教育,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视了。如果从这样的一个角度认知,这句话就没有值得批判的: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出生的那一天抓起。一句话如何能掀起滔天巨浪?关键在于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对“输”和“起跑线”这两个关键词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只有认识了什么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什么是“输”或者“赢”,才能对孩子的教育少一点焦虑,多一份理性。

如果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有了这6种表现,说明你的教育就很成功,你的孩子已经赢在起跑线。


孩子能承担义务
案例:女儿带着邻居家的小弟弟出去玩,淘气捉弄保安被追,女儿跑得快安全躲到家里,小弟弟被保安捉住训斥。这时父亲没有选择自己去和保安协商带回小弟弟,而是对女儿说:你是姐姐,你带着小弟弟出去玩,现在遇到麻烦了却自己跑回来,把小弟弟扔下不管,这样做不是负责任的行为。女儿哭着犹豫半天,终于跑出门去向保安道歉,领回了小弟弟。

这位父亲的适时教育,让孩子懂得了如何去负责任。孩子的责任感不是天生的,家长要给他们机会学会负责。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就要求家长不溺爱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整理、打扫,穿脏了的袜子自己去洗干净,家里的地面脏了拿拖把去给擦干净,起床后自己整理床铺,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这些事情孩子做得多了,做习惯了,他就没有了依赖思想,他的责任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

孩子会遵守规则
案例:宝妈媛媛喜欢贪图便利,在一些需要排队的场合,她经常找各种理由插队,有了儿子后,就经常教唆儿子卖萌插队。

她的儿子长得可爱又机灵,因此她这个方法也屡试不爽,为她赢得了不少便利。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就不是那么让她痛快了。

上了幼儿园后,老师让所有的小朋友排队领东西,她儿子明明不是第一个到的,却要抢在最前面,老师自然不允许,他就撒泼哭闹。

一起和小朋友玩玩具时,偏偏要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别人不给,他
第2个回答  2020-08-29
什么是放养式教育?放养式教育是指让孩子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从小就接触自然、社会,而不是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教条式的应试教育。

越来越多的家长采用“放养式教育”来培养孩子,其实,放养式教育本身可行的,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认为,放养式教育就是放任孩子自由,让孩子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学习上也是如此,想干嘛就干嘛。孩子在没有压力、没有鞭策、没有引导的教育环境下,很难明确自己的目标。

育儿助手敬邦便捷婴儿车认为,放养式教育,“放”的是孩子的思维,而不是规矩,“养”的是孩子的习惯,而不是任性。

南京有位妈妈,对女儿也是“放养式教育”,女儿奋战迎考时,爸妈潇洒出游将她一人留在宾馆里自己解决吃住;为了一家人一起出去出国游,竟然“怂恿”女儿翘掉模考……很多人都不解,但是这个女孩子成绩却依旧名列前茅。

实行“放养式教育”的母亲王倩,很多人只看到了她的教育成功,却没有看到背后怎么去培养孩子的爱好和自制力。你只看到人家在女儿考试之前把女儿一人撇在宾馆,没看到她会深夜给女儿泡白桃乌龙,并且以这个为起因,培养了女儿除了油画水彩瑜伽书法古琴调酒烹饪外的第八个爱好;你只看到人家“怂恿”女儿翘掉考试,没看到她会经常给女儿讲旅行中遇到的
第3个回答  2020-08-29
一是有些知识和技能在孩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再学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刻意超前和加速的发展,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会使孩子牺牲多方面发展的机会,比如社会交往能力、运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的发展;

二是孩子会因为常常做不出超越其能力的题目,产生一种自己很笨的感觉,而不理解的死记硬背,既扼杀孩子的智慧也扼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觉得学习一点也不好玩,厌学情绪滋生蔓长;

三是教育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从而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四是超前学习只能产生即时效应,而不是长久效应。因为许多知识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跳跃式学习,势必导致基础不稳固,不稳固的、脆弱的基础对孩子长远的发展缺少足够的支持力,使这种发展缺乏后劲,这已为很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所证明。

所以,当那些让孩子提前“小学化”学习的家长在为这般教育成果而沾沾自喜和得意洋洋之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孩子眼前的学业成绩是以牺牲情感、社会性等的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牺牲长远发展为代价的。
第4个回答  2020-08-29
不少妈妈会认为,孩子该要“圈养”,如果“放养”的话只会让孩子变得肆意妄为。她们觉得,只有孩子受到约束和管教,才会让他们变得听话和懂礼貌。但是事实真的是放养会让孩子变得“顽皮不堪”吗?

“放养”≠“放任不管”

对“放养”最大偏见大概就是:放养就是完全放手,只需要提供生活保障,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不管不问.....其实并不是这样,“放养”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任不管。



所谓“放养”,其实是让孩子在一种相对自由轻松的环境下自由发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样子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见,他们从小就没被约束过,经常在外面玩也使他们有自己的交友方式,也会因为自己从小的经历,会有很多鬼点子。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放养”孩子 实际上也是让父母得到解放。让父母不必事事为孩子操心。管教孩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与其如此,不如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

而“圈养”则是把孩子的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孩子还没起床,就已经把衣服那好放在床边;孩子还没刷牙,就已经把早饭盛好放在桌子上;孩子还没回家,就在准备烧热洗澡水.....总有一天,孩子也会长大,而这样的养育方式则会诱发了他的惰性。使孩子渐渐变成一个只会依靠父母的“巨婴”。

科学式放养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