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山会这么频繁发生地震,还有大震的可能性吗?

如题所述

  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的唐山大地震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高达7.8级,震源深度12千米,据官方统计地震造成了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唐山地震已经过去了43年,我们已经重建家园,抚平伤痛,唐山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但在2019年12月5日8时许,在河北唐山丰南区发生了里氏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丰南区的地震和43年前的特大地震有关系吗?会伴随着更大的地震吗?这些都是吃瓜群众关心的问题,我们来简单梳理下当年地震的经过,推测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唐山大地震与断裂带

  很多朋友的印象中唐山并不在地震带上,因为它并没有在板块边缘,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构造型地震可以发生在板块边缘,也可以发生在板块内部,因为存在断裂带,唐山刚好位于华北平原的地震带上!

  

  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北京也位于地震带上

  因此唐山发生地震并不令人意外,但并不是说地震只会发生在断裂带上或者在断裂带上就必定会发生地震,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地震也并不只有构造型地震,还有塌陷型地震、诱发型地震等,但绝大部分破坏性地震都是构造型地震!

  唐山大地震的断裂带

  唐山大地震的震中位于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这是唐山断层的南侧,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属于典型的浅源性地震,近断层效应显著,破坏力极强!根据唐山断层和陡河断层的分布,整个原唐山市区都在近断层效应区内!

  

  唐山断层北东向穿过唐山市、丰南县、滦县和丰润县,震源在淡路岛野鸟断层附近,向东北方向延伸到须磨断层、会下山 诹访山断层、布引断层、芦屋断层,这些断层的周围近断层效应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主要中心震区分布如下:

  

  唐山大地震的最大破坏区分布和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的

  唐山大地震的破坏力

  唐山特大地震发生在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此时刚好是大家深度睡眠的时刻,除了上夜班的工人以外绝大部分人都在沉睡中,因此当地震来临的一刹那是没有任何准备的,而且地震中心地带穿过整个唐山市,都是人口高密区域,导致伤亡率极大!

  

  另外一个因素是唐山地震突如其来,没震前的小规模前震,尽管唐山位于地震带,但唐山被认为是地震低发区,因此建筑物抗震等级都不高,唐山整个市区都在地基并不稳固的冲击平原上,因此地震波来临时刻,土壤液化的波浪起伏造成的破坏力极强。

  

  还有一个因素是地震第一次地震发生15小时后的7.1级余震,之后还有5.5-5.0的余震,浅源性的余震加上如此高的震级,相当于唐山遭受了数次大地震,唐山78%的工业建筑被毁,93%的民用建筑倒塌,泵站和地下管道大部分被破坏,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1978年唐山的GDP是29.11元)!

  

  通讯系统也在地震中被破坏,唐山特大地震的消息还是通过救护车送到北京的!

  唐山重建和建筑物抗震

  大地震让唐山变成了废墟,搜救工作完成后,重建就提上了日程,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唐山研讨会上唐山市委书记赵勇给大家介绍当时唐山重建的状况:

  

1977年5月,全国各地的300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参与制订的《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并在1982年和1984年进行了两次调整。唐山重建是专家建议避开断裂带建设新唐山,但当时急于让露宿的老百姓住上房子,经过慎重讨论后并没有采取这个规划,因此唐山仍然在原来的断裂带上,但唐山建设的成绩依然是令人瞩目的,重建工作历经10年,到1986年才结束。唐山的震后重建还在1990年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


  当然唐山的重建还是采取了提高防震烈度设计,将当时普遍只有6度的防震烈度提高到8度,部分重要建筑提高到9度,而且将内浇外砌这种成本比较低,抗震比较好的建筑模式推广,大型建筑采用框架轻板结构,且住宅以5层条式楼为主。

  河北大地震记录与近期地震

  华北地震带在河北-北京一带比较密集,从公元1000年开始到唐山大地震,华北地震带遵循一个死亡周期,大约300年左右即发生一次特大型地震:

  1057年北京南郊6.75级地震

  1484年居庸关6.5级地震

  1665年通县6.75级地震

  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

  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

  除了中间两次相隔12年外,其它都是300年左右,其中1679年9月2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河北三河发生8.0级地震,此次是河北省北部的燕山地震带发生的大地震,影响地区是东部人口稠密地区,人员伤亡与损失都极为惨重,也是北京附近最大的地震,北京城内皇宫都有多出被破坏!

  此次唐山4.5级地震是大地震前兆吗?

  对于某次地震是否是更大地震的前兆,这一直是地震预报的难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可以准确预测出下一次地震什么时候会来到,唯一一次预报成功的案例是海城地震。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唐山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05日08时02分在河北唐山市丰南区(北纬39.31度,东经118.04度)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细心的各位应该已经发现,此次地震中心的河北唐山丰南区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震中区域,它会是下未来大地震的预兆吗?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害怕的猜测,但事实上并不是,因为在2018年的唐山丰南区也发生了这种浅源性的零星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11月29日13时10分,河北唐山市丰南区发生2.5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

  但对于此次地震的成因,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分析称,具体成因尚有待确认,从个人角度分析来看,本次地震并非1976年唐山地震的余震,不过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到2019年,北京、天津以及唐山张家口地区,5.0级左右的地震仅在2006年发生过,它可能是是一次孤立型的地震而已。

  

  假如根据“300年的地震周期”来看,唐山近期不会有大地震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7

为什么唐山会这么频繁发生地震,还有大震的可能性吗?

唐山大地震有一部电影就是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表演出来的,但是唐山为什么频繁的发生地震,其实和唐山处于的位置有关。

零八年的时候,四川地震,而唐山也受到了影响。而且受到的影响还很大,在地理位置上,科学家就已经证实,唐山和四川处于同一天地震带上,而且是板块移动造成的,这样的实际情况也注定了唐山的地震发生是必然的。

01,板块移动造成的地震,唐山不能幸免

唐山所处于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处于华北平原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推动的地理位置移动,自然就会带动地震的发生。所以地震就非常平常,若是问还有没大震的发生,那么实话告诉你就是有,毕竟地震带是一直都在运动的,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地震。例如珠穆朗玛峰的升高,其本质就是处于板块运动的交接位置,相互挤压的情况下自然就推动了珠穆朗玛峰的升高,我们小时候上学就知道这个现象。

02,大震不可怕,预防控制很重要

所有的地震,并不全能造成伤害。一些人烟稀少的地震发生,对人们的影响并不大,而四川大地震和唐山大地震的发生,之所以能够造成巨大的伤害,其实就是人们的预防能力不足。当地震开始晃动的时候,我们才采取措施,自然就会有些人受到伤害。但是现在预防地震的发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实际发展。地震一旦形成,就会有提前预警,预警提前播报就会给民众很多的反应时间。

03,会发生不代表能成灾,科技发展是关键

现在的科学防震已经成为必然,房屋建造的时候就设计成为了抗震性的,所以地震只要不超过相应的震级,对房屋的影响很小。所以只要预防做的好,完全就可以减少很多的伤害。而且提前预警机制还能预报出来地震强度的大小,这个时候若是超过预防能力所能承受的震级,那么民众就可以提前行动,这个时候也能减少很多的伤害。民众疏散的意识提高,也能减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踩踏事件,拥挤问题很有可能就不会再次发生,紧急疏散的位置,也会铭记于心。

唐山之所以会发生很多地震,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唐山处于华北平原的地震带上,地震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大震也有可能。但是现在地震的发生,笔者认为已经没有那么可怕,建筑的抗震性提高,民众的意识提高,疏散能力提升,提前预警机制的成熟,都为减少伤害做出了很多贡献。

以上仅是笔者的观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第2个回答  2019-12-25
因为唐山处在华北平原地震带上,详细点说是处在郯城-庐江断裂带边缘上。在这个华北平原地震带上曾经发生过数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比如有记载的1679年河北三河发生的8.0级大地震,以及1976年唐山发生的7.8级大地震,据统计,在这条地震带上共发生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第3个回答  2020-04-28
应该不会,因为唐山7.28是经历了好几百万乃至好几亿年才形成的地壳运动,哪有没事就大地震的,力量积蓄不起来,就好比你是一个月入4000的普通人,结果突然花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东西,短时间内就没法在买这么贵的东西了(对于地球来说,短时间就相当于好几百万年)对不?不过我是唐山人,说真的,小震还是很频繁的,我们有的时候上着上着课,突然投影仪啊、桌椅板凳什么的就开始晃😂反正我们都习惯了,老师同学都跟没发生🌚💦💦
第4个回答  2019-12-29
由于唐山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上,因此它位于郯城—庐江断裂带的边缘。华北平原地震带发生了几次7级大地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