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把老鼠放大,直接给老鼠量身定制一辆小车,它能学会开车,转弯掉头不在话下。
说起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你想到了什么?
关在无菌的实验室里,隔绝外界活色生香的日子。天天被喂药打针抽血,记录体重体温便便次数,测试各种研发的新药,过着悲惨的试药鼠生活。
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惨,实验室里的老鼠也有轻松快活的生活,它们有玩具,有伙伴,甚至还能开开新车。老鼠开车不是娱乐,而是实验研究,它们测试的是不用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实验室老鼠的日子比你我的日子更精彩。
开车的老鼠
里士满大学团队给老鼠设计了一辆四轮新车。
塑料盒子做车厢,铝制地板,3根铜棒当方向盘。车子是手动挡,当老鼠站在地板上,手握方向盘,便接通了电路,车子开始启动出发。手离开方向盘,车子就停止。转左弯时,摸左边的铜棒。转右弯时,摸右边的铜棒。
练车场是一块150cm*60cm的平整场地,很安全,四周有保护墙。当老鼠学会开车,成功启动汽车后,会获得脆麦圈当奖励。开动汽车有奖励,把车开得越远奖励越多。如果学会转弯驾驶的话,有最多的奖励。
驾照考核过程如下:小车停在场地中央,老鼠上车后,先要定点掉头,掉转车头方向,接着把车开到场地边,然后在墙壁处调节车头位置,把车开到挂在墙上的脆麦圈处,才能拿到奖励。
一共6只雌性和11只雄性老鼠参加驾校培训,有些老鼠拿到了驾照,有些失败了。你们不要歧视女司机,没有通过考试的司机中,男女老鼠都有。
老鼠学会驾驶从来没见过的汽车,说明了它们的大脑比我们想象的更灵活,并不是简单地只按照本能去生活,它们也有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不过,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要证明老鼠的聪明才干。团队教老鼠开车的目的是:测试老鼠学习时的身体状态,看看学习压力对老鼠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驾校培训实验
1、第一个实验
参加驾校培训的老鼠,各自的生活环境不同。
一半的老鼠分在第一组,它们生活在实验室的笼子里,过着平淡安静的日子。每天呆在熟悉的环境里,起居有规律,有吃有喝,不用为生活奔波,没有生存压力。
另一半的老鼠分在第二组,比起笼子老鼠,它们的家居环境更富裕,有树皮搭建的屋子,树枝搭建的小桥。日常活动也很丰富,有时要去挖洞,有时会被放进水里,要游泳逃生。它们的生活压力更大,有时会闻见猫尿味,有时睡梦中会被吵醒。
两组老鼠一起学车,你猜哪组老鼠学得更快?
有生活压力的老鼠,学车表现远远超过了岁月静好的老鼠,胆子大,敢上手,进步更快。第二组老鼠,所有的组员都通过了驾照培训。第一组老鼠中,有些没有学会开车。
学习结束后,团队收集了老鼠的便便,检测其中两种与压力有关的物质含量,一种是脱氢表雄酮,另一种是皮质酮。脱氢表雄酮/皮质酮(DHEA/CORT)的代谢物比例越高,说明老鼠的抗压能力越强。
无论有没有拿到驾照,所有参加驾驶培训的老鼠,脱氢表雄酮/皮质酮比例都很高,说明老鼠处于一种更放松的状态。也可以说,老鼠学会了驾驶这门新技术,觉得很满意,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老鼠不会说话跟我们交流,但是它的身体表现可以检测到,数据能替它发言。
2、第二个实验
实验还没有结束,团队接着做了两组开车测试。一组测试是让老鼠自驾,当司机。另一组测试是自动驾驶,老鼠当乘客。
开车和坐车,如果是你,选哪一个?
现在来看老鼠的选择,老鼠不会说话,这次依然是数据替它说话。当司机的老鼠,脱氢表雄酮分泌量比当乘客的老鼠更高。自己开车的老司机,承受的压力小。而乘车的老鼠,手没有握住方向盘,心里就有点儿虚,命运交到了别人的手中后,承受的压力更大。
实验完成后还有件有趣的事,驾驶培训结束后,老鼠司机们离开了车子。过了很久,老司机再次看到车子时依然很兴奋,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开车热情。
为什么要教老鼠开车
训练老鼠开车的团队,是行为神经学家。对于神经学家来说,实验证明了两件事。
第一,老鼠的大脑神经可塑性,远超过我们的预想。
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适应和学习新任务的能力。知识记忆和技能提高,主要依靠大脑神经系统的重建。老鼠和我们一样,大脑也是用进废退,能够被训练提高。
第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显著地提高了学习能力。饱食终日的老鼠,跟有生活压力的老鼠相比,反应慢,学习能力低。
另外,和你一样,当老鼠掌握了一项困难的任务,它能获得满足感。拿到驾照,是件值得庆贺的事。还有,依然和你一样,老鼠更喜欢能自主掌控的行为。当老司机比当乘客更愉快。
教会老鼠开车,看似搞笑的实验,却意义重大。神经学家根据老鼠的数据,分析行为动机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微妙联系,对研究帕金森病和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