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感人故事

请大家说说自己觉得在08年发生的一些事中最感人的10件事···最好能有80字叙述···拜托了···

故事一:获得女子击剑金牌的美国运动员马瑞尔·扎古尼斯
在奥运会开始前5个月,马瑞尔在奥运选拔中落选了。可是她没有放弃,继续刻苦训练。在比赛前几天,由于一名运动员因伤退出,马瑞尔才拿到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她最后过关斩将,为美国队赢得了第一个女子击剑冠军。
格林斯潘:此前很少有人关注击剑运动员。在奥运会官方电影里,这也是第一次讲击剑运动员的故事。我选择她是因为她的坚持不懈,在明知机会很渺茫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努力,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奥运冠军。
在选择故事上,我认为别人觉得没有意思或者没有用的故事,对我来说却是很宝贵的,因为我从中发现了人性的美好。

故事二:希腊举重运动员迪马斯
获得三次奥运举重冠军的希腊运动员迪马斯希望在家乡父老面前,用一枚金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谢幕。然而他只获得了铜牌。在颁奖仪式上,在宣布了他的名字和奖项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几分钟,向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表示敬意。迪马斯说,这次我获得了两枚奖牌,一枚铜牌,是赛会颁发给我的;一枚金牌,是我的人民颁发给我的。
格林斯潘:当大多数人都去追逐冠军的时候,我的镜头却对准了那些赛场上的失意者。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改变了人们看体育和体育人的角度,我从体育人的故事中发掘出坚持、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推崇的精神。

故事三:捐出金牌救助白血病儿童的波兰女运动员
波兰女运动员奥蒂丽亚·杰德捷泽扎克获得了雅典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的金牌,她也是波兰在游泳项目上的第一位奥运冠军。但更为可贵的是,她把这枚金牌拍卖了,并将拍卖所得捐献给了儿童医院用于救治白血病儿童。
格林斯潘:当看到接受救助的孩子把他们自己制作的纸金牌挂在她脖子上时,很多人都感动得落泪了,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故事最重要的原因。我的电影不是体育电影,而是讲述体育运动中人的故事,它不只是给运动迷们看的,而是给所有人看的。所以很多人不喜欢体育,却很喜欢我的电影,因为它能带给他们感动。

故事四:三次征战奥运会的摩洛哥田径运动员奎罗伊
奎罗伊是多次获得世锦赛1500米冠军的优秀运动员,两次参加奥运会,却都和志在必得的冠军擦身而过。雅典奥运会上,他终于夺得了金牌,夺冠后的他冲上看台,抱着两个月大的女儿狂吻。
格林斯潘:他的故事是很有戏剧性的。第三次参加奥运会,他才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实现了在奥运会上的辉煌。他冲上看台的一幕很感人,因为这样的时刻是每个运动员都祈盼的幸福时刻,他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故事五:蝉联三次奥运会冠军的美国女子垒球队
故事讲述了美国女子垒球队的一名老队员莉萨,如何和队友们顽强战斗,蝉联三次奥运会冠军。还有该队的主教练,在开赛之前经历了丧妻之痛,却依然带队参赛,并将这支队伍带向了胜利。
格林斯潘:虽然我们都知道,去挖掘负面新闻,会吸引人,但是我选择故事,总是去发现它美好的一面,用我的镜头和语言去彰显这些美好。

故事六:澳大利亚自行车运动员梅尔斯姐妹
一对从小就喜爱自行车的姐妹,既是对手,又是队友。在奥运会前夕,姐姐因伤退出比赛,而妹妹继续努力,得到了奥运会冠军,实现了姐妹俩共同的奥运梦想。
格林斯潘:在雅典奥运会前我们就在关注这两个姐妹了,他们都很年轻,却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遗憾的是姐姐没能参加奥运会,但是只要为梦想努力拼搏过,就都是我眼中的英雄。
“我关注的不仅是获得第一或第二的选手,因为媒体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我关注的是那些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却能表现出奥林匹克精神和美好人性的运动员。”曾获得奥林匹克勋章的格林斯潘对奥运官方电影的制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格林斯潘表示,自己很乐意为北京奥运宣传影片的拍摄出谋划策,“我时刻准备着呢”,他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1
七月二十日,北京奥运海南志愿者到海口石山镇开展乡村公益活动。本报记者 苏建强 摄

  为了服务奥运宁愿辞职

  ——2008北京奥运会海南志愿者背后感人故事多

  这是一个特殊的团队:因为同一个梦想聚首。

  这个团队,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2008北京奥运会海南志愿者!

  7月29日下午5时,海口市人大会堂。这个团队的所有成员挥汗如雨,正在彩排7月30日的出征北京仪式。本报记者特地探营,听到了许多志愿者背后的故事。

  服务北京奥运是“天大的事”

  今年5月份,已经是上海一家电视购物公司员工的彭土军接到共青团海南省委通知,获悉自己入选北京奥运志愿者时,高兴坏了。

  彭土军是海南大学2003级广告学专业学生,2007年1月,身为大四学生的他,成为海南省最早报名参加北京奥运志愿者选拔的大学生之一。

  不过,彭土军马上面临抉择:身为北京奥运会海南志愿者,必须返琼参加各种培训和活动,包括赴京服务在内,这意味着必须放弃上海的工作!

  “我必须回来!”彭土军说,近距离亲近奥运会,一直是他的一个梦想。

  在80人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团队中,为当志愿者抛却工作的,不只是彭土军。

  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志愿者刘眈眈很“傻”,为了当志愿者,她毅然辞掉了在一家银行的工作机会。可是,在她眼里,当奥运志愿者是“天大的事”。

  “工作辞掉了,还可以再找,但是如果错失了北京奥运会,那将是一辈子的遗憾”。刘眈眈对记者说。

  年轻又执着的志愿者

  “看到奥运五环旗在北京升起的那一刻,我肯定会掉流泪。”何鑫浩说。

  如今的何鑫浩是一名准大学生,报名时他还是海南中学的高三学生。得知团省委在招募奥运志愿者,他迫不及待地跑去报名,遭到拒绝,因为他才17岁。而按照规定,从事北京奥运志愿服务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

  “我当时一下子懵了,就好像一盆冷水,从头泼到脚,凉透了心。”何鑫浩告诉记者。

  不过,算了一算年龄,何鑫浩恳求工作人员:“明年北京奥运会,我刚好年满18岁,你就让我参加选拔吧!”他的诚心,最终打动了工作人员。

  “今年高考,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哈哈,服务完奥运会直接留北京上大学好了!我希望能跟我的新同学们分享奥运志愿者经历。”何鑫浩笑着说。

  从抗震救灾到北京奥运

  志愿者,对于王燕玲来说,这个称号一点也不陌生,作为我省医疗志愿者,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曾远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医疗救助。

  “志愿者服务要远比想象的平凡和枯燥!”王燕玲说 ,“表面看起来,志愿者的工作挺机械的,也没多少技术含量,但实际上,它要求的是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耐力和毅力,还有团队精神。”

  王燕玲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能做的事情也十分普通,但我相信,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正是有无数个‘普通’共同创造的!”

  “这批志愿者,为了圆奥运梦想,牺牲了很多,放弃了很多。我真的很为他们感动。”团省委副书记、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海南总领队许振凌说。

ǒ�1�7�1�7'Уu你 2008-08-15 17:06 检举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少了一条腿。如果我想参与竞争,就必须保持身体强壮,对我来说残疾不是问题,我要参加正常人的比赛,我不想无偿得到什么。”

  ———纳塔莉

  当南非的马拉松10公里游泳选手纳塔莉·杜托伊特从水里爬上岸时,等待她的是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终点的全场热烈掌声。

  2小时0分49秒09,这个成绩落后冠军伊利琴科的成绩有1分多钟,但不是冠军的杜托伊特的风头甚至压过了前三甲。

因为,她是一位没有左小腿的24岁女孩,也是奥运史上首位与健全人同场竞技的女子肢残游泳选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