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为什么出名

如题所述

魏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教学方法,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步骤,即“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提出新课的重点、难点。然后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力求通过“讨论”找到答案。如果仍不能解决或者存在分歧,便再请老师“答疑”。问题解决后,学生自己出题或相互出题进行“自测”,检验学习情况。“六步课堂教学法”是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把握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魏书生这套教学法是以信息论为理论基础创立的,其结构主体是建立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他还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作出调整。例如:易懂的文章以学生“自学”解决问题为主,“讨论”“答疑”为辅。如果“自测”的效果很好,就可以略去“自结”的环节。

这套教学法,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1984年8月,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授予他“特级教师”称号。

1990年5月,辽宁教育学院成立“魏书生教书育人经验研讨会”。从此,魏书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得到广泛研究和推广。



人物生平

195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泊头市交河镇,1956年随父母迁居沈阳。

1957年9月,就读于沈阳和平区砂山一校。

1963年9月,考入沈阳市三十二中学读初中。

1965年接触了对他此后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的两本哲学书籍《辨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讲义》。

1968年,到辽宁省盘锦地区新建农场当下乡知识青年。

1969年,受上级指派在新建农场的红旗小学教书。

1971年,被招工到盘锦电机厂工作,任政工干事。

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其尊孔及否定文化大革命受到批判,被工厂停职审查达一年之久。

1978年2月,到盘锦盘山县三中做语文教师。

1978年9月,被任命盘锦盘山县三中教导处主任。

1986年3月,被任命为盘锦市实验中学的校长兼书记。

1995年,兼任盘锦市教委副主任。

1997年10月,被任命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同时继续兼上一个班的语文课。

2010年9月,卸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5
个人感觉有三点:
第一,魏书生把教师当做教书育人的事业,而不是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他用自己的高尚品德感染学生,付出了真挚的感情。
第二,魏书生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创造性,采用了很多新的方法,取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学生家长喜闻乐见的,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第三,魏书生能够一边工作,一边思考,把自己成功的观点和方法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所以,他能成为有口皆碑的名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1-28
他教出的学生有出名的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