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环境资料

reeeeeeeeeeeeeeeee

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市(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

一、人口 

幅员辽阔,人口多,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地区,有44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30%左右,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差约一半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 3000 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有近一半地区年 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虽幅员辽阔,但人口密度低,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 50 多人,远远低于 东部沿海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

二、资源优势

1、矿产资源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矿产、土地、水、等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很大。西部的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占全 国的比重分别高达 87.6%和 39.4%。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156 种矿产中,西部地 区有 138 种。在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 24 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50%以上,另有 11 种占 33~50%。其中攀枝花、六盘水、金昌、克拉玛依等城市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心,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2、土地资源

(1)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拥有较高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

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71.4%,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大,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 80%,其中有 5.9 亿亩适 宜开发为农用地,适宜开发为耕地的面积 1 亿亩,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 57%。西南部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特色农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 广阔。

(2)西部土地资源的质量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差异。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山地面 积比例高,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的优势。

西南和西北在自然条件上也存在差异,西南地区有 充足的雨水、多气候带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青藏高原具有 独特的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因此,西部地区适合发展适应本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

3、水能资源

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的 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 70%。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

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西北部分地区缺水十分严重,甚至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

4、旅游资源

西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资源类型全面、特色与垄断性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

——从自然资源看,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 72%,地势从青藏高原到低海拔平原,地貌包括几乎所有的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多 彩类型完整。

——从人文资源看, 西部是多民族居住区,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人文景观包括世界奇迹秦始皇 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石窟文化艺术宝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

总之,西部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气候差别明显,动植物种类千变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多而丰富,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极具开发价值。不过人文旅游资源目前既存在着旅游业落后、旅游资源大量闲置的问题,也面临着经营粗放、保护不力甚至人为破坏的威胁。

拓展资料: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等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土地面积6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人口约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西部地区疆域辽阔,大部分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

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12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 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 1/11。

优化环境是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这种环境的优化既有硬环境的要求,也有软环境的要求。要注重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办文化向政府管文化(服务)的方向转移,不断强化服务手段,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要致力于依法管理文化,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地方性文化法规及政策;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传统观念,真正把文化作为产业来认识、来发展;要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保持稳定、和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要建立有利于文化消费的市场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文化市场运行机制及管理体制。

西部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目光不仅要投向国际市场,还应注重国内及港澳台地区。在交流的内容上要力争体现民族特色和区域特征。在交流的方法上既要运用传统的方法,如演出、展览、文化活动等,又要创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网络、影像等现代手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部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6

自然条件

    地形

    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地貌区,基本类型为山地和盆地,地貌格局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气候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相对湿度低,夏季干热,冬季干冷,风大沙多,是典型的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

    新疆河流水源的补给主要靠山地降水和三大山脉的积雪、冰川融水,共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条,绝大部分为内陆河。罗布泊、玛纳斯湖已经干涸,艾比湖近于干涸。多数为咸水湖。新疆平原地区及诸山间盆地疏松沉积层中,储存着丰富的地下水,其主要补给来源来自山口以下河床、渠道及田间渗漏,其次是山区裂隙水。

资源状况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得天独厚,光、热、水、土、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丰富,是我国一个资源性省区。

    土地资源

    新疆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人均占有量高。农林牧可利用土地面积达6853万公顷,居全国首位。人均宜用地面积约4公顷,是全国人均占有量最多的省区。但新疆土地资源中宜用地比重低、质量差、结构不平衡。

    气候资源

    新疆太阳辐射十分丰富,新疆的光能利用率平均仅为0.6%。
    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匀,分布规律为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区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盆地谷地为少雨中心;
    新疆是多风地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疆年风能理论蕴藏量在3万亿千瓦时左右,具有蕴藏量丰富、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时间变化显著的特点。
    新疆是气象灾害的频发区,主要灾害有干旱、干热风、冻害、霜冻、大风、寒潮、风沙、暴雨、冰雹、雪害等,以干热风、霜冻与大风危害最重。

    水资源

    新疆水资源年总径流量大,人均占有水资源比重为全国平均量的两倍多。但因地处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是十分紧缺的。
    水资源实际变化比较平稳,地下水也十分稳定,但大多数河流年内季节变化悬殊,洪旱灾害频繁;河流和地下水大多数水质较好,分布为北疆优于南疆,西部优于东部,山区优于平原。
    新疆水能资源丰富。

    森林资源

    新疆森林资源少,有林地面积小,公布不均,结构不合理。

    草地资源

    新疆可利用草地面积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位。新疆天然草场目前只有夏季牧场和夏秋牧场还有较大的载畜潜力。

    野生动植物资源

    新疆高等植物种类丰富,野生植物特有的种、属,几乎每科都有。
    主要野生动物(野生脊椎动物)也十分繁多,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一级保护动物27种,二级80种,共计107种。

    矿产资源

    新疆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68种,总潜在价值超过6万亿元。

    新疆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资源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很大。但地质勘查程度低,部分资源保护程度低。

    旅游资源

    新疆地域辽阔,鲜明的地域差异与复杂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沙漠戈壁、丘陵荒原、草原森林、冰川雪岭等各色旖旎风光,形成了著名的自然景观。另外,还有西域风情、丝绸之路、丝路奇葩、民族建筑等新疆独有的特色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

拓展资料: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 12 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

    总面积约 686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72%。

    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 12 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 1.8 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 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 1595 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 1/10

    中国西部地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3
西部面积约69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9亿人,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2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第3个回答  2013-02-26


第4个回答  2019-03-02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中国很富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