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主要内容

是书来的,不是电影。
急用!
有赏分

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索。

《红日》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的涟水,山东的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为主线,详略得当地描述了这三次战争。书中先写了涟水战役,由于国共双方力量悬殊,结果国民党占领了涟水,而解放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后来解放军重整军队,改变了不利的局面,在接下来的莱芜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并在最后的孟良崮战役中全歼了国民党的74师。如此转败为胜的结局更加真实而独特地再现了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不易。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解放战争时期,吴强担任苏中军区的政治部副部长和华东野战军六纵的宣传部长,他亲身经历了涟水、莱芜、孟良崮、淮海等多次战役。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希望能“立马沂蒙第一峰”的常胜将军张灵甫(国民党将领)最终被解放军用门板抬下了山。当时,吴强正随军驻扎在当地的一个村子里,他目睹了这一幕之后,忽然就萌发了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来描写这几场战役的残酷和艰苦的念头。

作品主题

《红日》的基本主题即歌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即人民战争。人民的军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的;人民也正是战争的主力,他们是人民军克敌制胜的基础,离开了人民的支持,人民军将一事无成。

《红日》无论写涟水战役的守卫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包围战、攻坚战,还是写在这期间零星发生的各种中小型的战斗,无不写到了战争与人民的关系,突出了人民的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6
《红日》——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宏篇巨著。小说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这场闻名中外惊天动地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兴衰的转折意义。1947年5月13日到16日这三天时间里,72万人在孟良崮决一死战。成败瞬间定江山,战胜的一方从此由守转攻,摧枯拉朽无往不胜,两年后解放了全中国,战败的一

方从此一蹶不振,江河日下,两年后败退台湾。

战胜方的首领陈毅在打扫战场时豪情万丈赋诗一首,私下却感慨万千说了句:“我希望我的儿子一辈千万不要再打这样的仗了。”战胜方的另一首领粟裕一生身经百战,指挥淮海战役如烹小菜,却把孟良崮之战列为自己一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仗,死后将自己的骨灰洒在孟良崮上。而战胜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在战后对粟裕说:消灭74师,当时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粟裕问:那另一个呢?毛泽东仰天大笑道:另一个就是我毛泽东啊!

而战败方的最高统帅蒋介石则如丧考妣,连声哀叹:此乃平后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大事!从此天平开始倾斜了!他下令全线停止对解放区的进攻,对李天霞、汤恩伯等军事指挥官予以军法处置,为战死的主将张灵甫追授上将军衔并在南京建立“烈士墓”,并将美国援助给他的最先进的军舰命名为“灵甫号”,直至败退台湾建立军人祠,将张灵甫敬为“烈士”第一人,以铭记杀身成仁的阵亡将士。孟良崮战役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参战者之一吴强在村口看到从山上抬下来的张灵甫的尸体,躺在一块门板上,皮定均等出于对阵亡者的尊重,不惜重金购得一具上好棺木,并用一套解放军的衣服为张灵甫作了盛殓,十多位74师的将校军官不顾死活要求为张灵甫下葬,吴强突然有了强烈的创作灵感,决心要把这一战史写成小说。历经十余年潜心创作,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中国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史诗式、全景式、纪实式描写现代革命战争的宏篇巨著《红日》作为献礼作品横空出世,与此同时问世的《红岩》、《红旗谱》、《创业史》被誉为“三红一创”,成为红色经典之中的传世之作。1961—1963年,《红日》被大导演汤晓丹拍成同名电影,著名演员杨在葆扮演的解放军连长石东根用战刀挑着敌人的钢盔,纵马扬鞭那一股子英雄气,数十年来成为军旅题材作家描写草莽英雄的共同基因,而那首《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电影主题歌则令几代人传唱至今。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后一部尚未改编成电视剧的红色经典传世名著。

这是一部全景式展示解放战争改朝换代、气势恢宏的生死大决战。

这是一部史诗式描绘人民英雄气壮山河、舍生忘死的主旋律。

张灵甫——出身黄埔四期的常胜将军,北伐、抗战屡建奇功,他的王牌74师是全副美式装备,乃蒋介石五大主力中的头号御林军。曾几何时,他作为内战急先锋直下淮南、淮北,连克涟水、淮阴、临沂,从苏北一直打到鲁南,攻占我苏北和鲁南根据地,被蒋介石誉为“有10个74师,即可统一中国”。张灵甫因此傲视天下。可偏偏命运弄人,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最终却被他的手下败将给破灭了,孟良崮上演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生死大逆转,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传奇枭雄在正义之剑下被一举终结。

沈振新——陈粟大军中的铁血战将,靠大刀长矛等冷兵器起家,从士兵、班长、排长……一步一个台阶升至一军之长。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却只靠研读一本石印的《三国演义》指挥打仗。涟水被围,血战十三昼夜,败走麦城,一路又从苏北杀到鲁南,与张灵甫这个生死冤家打得难解难分,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钢铁在血与火中炼成,这不仅是战场上两个男人的搏杀,而是一方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子弟兵,另一方却代表着腐朽没落的统治者,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正义之师自然最终获得了胜利。

孟良崮——国共双方两大阵营的搏杀,像历史的交汇点,风云际会于这个小小的山头。英雄孟良崮最终只能属于真正的英雄。历史作出了抉择。从此,两大阵营的力量此消彼长,人民解放战争也由此揭开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宏大序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经过了无数的英勇牺牲,终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第2个回答  2009-02-10
1946年初冬,蒋介石匪帮对我华东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疯狂进攻。我人民解放军某军沈振新部在苏北涟水城外,与蒋匪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激战以后,主动北撤山东。
敌整编七十四师猖狂万分,配合八十三师等20万人,又向我山东临沂方向齐头并进。盘踞在济南的敌军李部,也同时出动到达莱芜、新泰,企图南、北夹击我军。我野战军司令部决定留一部分主力在南线阻击,大部分转头北上,决心首先消灭北面的李部。历史上著名的莱芜战役展开了。我沈振新部的任务是拿下莱芜城北吐丝口镇,截断莱芜敌人的退路。由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带领的一个团被留下作为总预备队,而团长刘胜和连长石东根因急于求战,被留下后情绪有些急躁。战局急剧变化,莱芜五万敌人在我军猛攻下,企图向吐丝口镇方向突围。吐丝口镇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我野战军司令部指示必须迅速解决吐丝口镇的战斗。沈军长当即命令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率领部队投入战斗。刘胜事前已经了解了吐丝口镇敌人的情况,故用一支突击力量,越过前沿,插入敌人心脏,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了敌人的师部。吐丝口镇战斗结束,他们又立即掉转头来堵击莱芜溃逃敌人,抓了大批俘虏。巨大的胜利鼓舞着全军。然而有些人——如连长石东根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沈军长严厉地批评了他。家乡沦陷,遭受敌人残酷迫害的苏北妇女阿菊,跋山涉水,来到山东找到丈夫杨军,再一次要求参军杀敌。并且带来故乡亲人的期望:要大军消灭万恶的蒋匪军七十四师,替乡亲们报仇。
蒋匪军以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为先锋,又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华东野战军于沂蒙山区。为了分散和牵制敌人,沈振新军从沂蒙山西侧,插到敌后鲁南一带。敌七十四师进攻坦埠失利,在我军东、西、北三路大军强大压力下,狼狈向南溃退。沈振新军星夜飞兵抢占垛庄,切断敌人的退路,将七十四师紧紧包围在孟良崮山上。张灵甫陷入重围,惊慌失措,想以声东击西的诡计逃避被歼灭的命运:一边向我540高地发动佯攻,一边却妄图从385高地突围出去。我军识破敌人的阴谋,以强有力的攻势粉碎了敌人的突围企图。战斗中,团长刘胜不幸牺牲。在攻占孟良崮顶峰时,石东根连的战士搭了人梯攀上悬崖绝壁,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负隅顽抗,被我军击毙。红日当空,碧云明丽,我各路大军在孟良崮上胜利会师。红旗如林,欢声雷动。
这是了部优秀的军事历史片。它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故事。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历次战役的基本情势和过程,不能不是有根有据的真情、实事,而故事里的种种细节,则可以由作者自由设计、虚构。因而写到我军的野战军领导、指挥人员如陈毅司令、敌人的高级将领如李仙洲、张灵甫等,便用了真姓名。敌我两方的大多数人员和人民群众,就由作者给他们起了名字。如我军方面的沈振新,丁元善、梁波、刘胜、陈坚、杨军、华静、阿菊、荀成富,敌人方面的何莽、张小甫、等等。在写作过程里,我感觉文学赋予载的创作上的自由权利,我是充分享受和使用了的。支实不但没有限制和克缚我,反而支持和方便了我,使我能够沿着一条轨道,比较顺利地走完了这一段写作路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11
1946年初冬,蒋介石匪帮对我华东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疯狂进攻。我人民解放军某军沈振新部在苏北涟水城外,与蒋匪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激战以后,主动北撤山东。
敌整编七十四师猖狂万分,配合八十三师等20万人,又向我山东临沂方向齐头并进。盘踞在济南的敌军李部,也同时出动到达莱芜、新泰,企图南、北夹击我军。我野战军司令部决定留一部分主力在南线阻击,大部分转头北上,决心首先消灭北面的李部。历史上著名的莱芜战役展开了。我沈振新部的任务是拿下莱芜城北吐丝口镇,截断莱芜敌人的退路。由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带领的一个团被留下作为总预备队,而团长刘胜和连长石东根因急于求战,被留下后情绪有些急躁。战局急剧变化,莱芜五万敌人在我军猛攻下,企图向吐丝口镇方向突围。吐丝口镇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我野战军司令部指示必须迅速解决吐丝口镇的战斗。沈军长当即命令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率领部队投入战斗。刘胜事前已经了解了吐丝口镇敌人的情况,故用一支突击力量,越过前沿,插入敌人心脏,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了敌人的师部。吐丝口镇战斗结束,他们又立即掉转头来堵击莱芜溃逃敌人,抓了大批俘虏。巨大的胜利鼓舞着全军。然而有些人——如连长石东根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沈军长严厉地批评了他。家乡沦陷,遭受敌人残酷迫害的苏北妇女阿菊,跋山涉水,来到山东找到丈夫杨军,再一次要求参军杀敌。并且带来故乡亲人的期望:要大军消灭万恶的蒋匪军七十四师,替乡亲们报仇。
蒋匪军以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为先锋,又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华东野战军于沂蒙山区。为了分散和牵制敌人,沈振新军从沂蒙山西侧,插到敌后鲁南一带。敌七十四师进攻坦埠失利,在我军东、西、北三路大军强大压力下,狼狈向南溃退。沈振新军星夜飞兵抢占垛庄,切断敌人的退路,将七十四师紧紧包围在孟良崮山上。张灵甫陷入重围,惊慌失措,想以声东击西的诡计逃避被歼灭的命运:一边向我540高地发动佯攻,一边却妄图从385高地突围出去。我军识破敌人的阴谋,以强有力的攻势粉碎了敌人的突围企图。战斗中,团长刘胜不幸牺牲。在攻占孟良崮顶峰时,石东根连的战士搭了人梯攀上悬崖绝壁,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负隅顽抗,被我军击毙。红日当空,碧云明丽,我各路大军在孟良崮上胜利会师。红旗如林,欢声雷动。
这是了部优秀的军事历史片。它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