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总复习大纲

急求高三历史总复习的大纲,不要只有时间,然后对应一件史实就完了的那种;既要有准确的时间,史实,又要有这件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影响或启示等;可以提供权威网站或书籍,资料等,只要是好用的,有用的,一经确认,马上加以高分回报;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啊,请各位前辈多多帮忙啊,谢谢了!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4
历史大都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按章节复习,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归纳专题,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搞强化,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从实践上看,这是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但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进行,历史高考命题在指导思想、知识范围、考查功能、命题思路、题型结构、评分操作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坚持历史学科主体知识与历史学科能力相结合的考查方向,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已基本成型。

因此,高三历史复习方法,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在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的历史理论,应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但是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混乱且不清晰的,如果不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大显身手,这无疑是有难度的。因此,专题复习就显得特别重要。高三历史复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在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多用心思,狠下功夫,力求达到如下的效果:

■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形成知识的网络

历史是纷繁复杂的,历史线索也必然是纷繁复杂的。第二轮专题复习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知识体系而进行的归类复习,而善于分类,找准角度,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则是第二轮复习的关键。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灭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重探索规律。高考对学生归纳历史线索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设计大跨度、高概括的问答题体现出来,例如,2003年上海高考问答题,要求写出“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四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特点,以及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就很典型。其中,“四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特点”就是跨度,“制约因素”就是深度。因此,对于历史线索的复习和掌握,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把握好课改的精神和理念,创新专题结构

2004年上海高考第36题以对联“文明新旧能相宜,心理东西本自同”赞叹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在学习与复习时要尽量避免对那些零碎琐杂、孤立静止等史实内容的复习,复习的重点尽可能放在那些能体现文明演进过程、具有人文价值、贴近时代并能较好地考查出思维品质的基本史实和基本线索,也就是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专题的确立要有新意,要反映课程改革,特别是课程内容改革的思想。如以往中国近代史专题的复习,我们习惯上从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条线索展开。但命题人近几年始终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的有关内容为重点。我们可以将此条线索分解为三个专题:政治近代化———民主化的历程,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思想文化近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然后重新整合中国近代史课文的相关内容,形成新的知识架构。

■把握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提升历史思维

近几年上海历史高考题形式不断创新,通过信息题、表格题、情景题、诗词题、多元解释题等多方位考察学生的理解、收集信息、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很好地体现了“以思为旨”的历史教育目标,因此,在专题复习时,我们应注重启发思维,在对课本知识系统化、揭示同类知识、专题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并且在形成专题知识体系结构的过程中,提高历史的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呈现在你脑子里的历史知识应不再是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乱麻团,而是有骨有肉、纵横交错有致的知识体系,从而为第三轮的强化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28
可能这个网站有你想要的。
中国历史课程网:http://hist.cersp.com/

参考资料:http://hist.cersp.co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