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品牌皮鞋店

主要是指真皮皮鞋,凉鞋等。价格适中的。国内比较知名的品牌。

  何植记

  一提起“何植记”,老广州人都印象深刻。这个老字号,从1928年创立后,历经时代的沧桑,一度从历史上消失,也曾成就一位广州市最早的百万富翁。今日的“何植记”,情况怎么样了呢?

  “何植记”从1928年创立后,辗转流年,上世纪50年代时曾经一度消失,直到接近30年后,才再一次出现在广州城里。而亲自看着“何植记”创立,后来又亲手再挂起这个老字号的,就是现任“掌门人”何炳。

  设计师蹲车站模仿画样

  何炳是何植的儿子。1920年前后,何植到香港学做鞋的手艺。当时,内地还没有皮鞋,所有的人只穿布鞋,对于外国人所穿的皮鞋,内地叫“西鞋”。这让何老先生感叹不已:“西鞋引进内地也不过100年,整个行业都已经变了几变了。”

  上世纪30年代前后,受归国做生意的华侨的影响,内地开始兴起皮鞋。但是,内地的行内人虽然模仿能力强,却毫无创意,直到解放初期,行业也不能顺利发展。很多所谓的设计师到处打听华侨归国的消息,然后蹲在飞机场或火车站的角落,偷偷观察他们的皮鞋,回来后再画样模仿。而皮鞋从业人员更是被人们看得非常低贱,皮鞋工人的生活甚至无法保证。最重要的是,当时人们既消费不起,也没必要买皮鞋,行业并无太大起色。

  开业首日盈利600元

  1928年,何老先生的父亲自己创立了“何植记”,虽然当时行情不好,但因为质量好、工艺强,依然能借此“糊口”。上世纪50年代,因为一切都要“国有”,于是“何植记”消失了,何炳进了工厂成为一名制鞋师傅。

  后来改革开放了,何炳辞去厂里的工作。1980年他借了3000元购买原材料和工具,和儿子创立了“永志鞋屋”。当时他没有使用“何植记”的招牌,是为了让自己记住“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文革十年,人们的着装款式单一、颜色单调,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广州人的思想已经有所开放,开始追求美和多样化。1980年7月24日是“永志鞋屋”开业的第一天,摆出的鞋子几乎销售一空,当天就赚了600元!到1984年,何炳已经是当时广州的4个百万富翁之一了!

  重树老字号

  1985年,“永志鞋屋”已经是广州市的“名牌店”了。这个时候,时任广州市副市长的邓汉光参观了他的店和制作工厂后,告诉何炳“你应该继承和保护老字号”。受其鼓励,何炳立即把自己的商标改成“何植记”。这个老牌子,经历了近60年的世事变化,终于又回来了。

  然而今日的何植记,仍挂着老式的招牌,店内的摆设也和十年前没有多大变化,背上岁月风尘的“何植记”,光彩已非同昔日。如今的皮鞋市场,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皮鞋生产线已大大降低了皮鞋生产成本,同时国外名牌鞋也纷纷进入,何植记坚持手工做鞋,市场空间已越来越小。

  然而作为广州老字号的“掌门人”,何炳对广州的老字号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参考资料:http://news.sina.com.cn/o/2004-09-18/10263704763s.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