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含义?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我也在找,顺便就给你我的成果吧。。西。。。。学校作业好多。饿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生机、朝气蓬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它是千百年来民众所期待的"政通人和",也是理想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一、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1、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现阶段阶级斗争早已经"过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世界的主题,发展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以达到和谐平衡。
2、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的协调
多年以来,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出现了不少矛盾。有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监督部门也是"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只要经济能够发展,其它事情也不计较这么多了。对环境的破坏熟视无睹。杀鸡取卵,枯泽而渔的现象不足为奇,这样就存在着经济发展腿长、社会发展腿短的不相适应因素,有的地方只关注GDP的增长,对许多社会以及公益事业的发展有所忽视,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之间明显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社会上呈现了一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如贫富悬殊问题,失业下岗问题,社会和医疗保障问题,社会公共事业滑坡问题,群众上访有加重的迹象等问题。
3、不少地方和部门都现出"人治"现象,缺乏和谐因素
不少地方官员和部门的领导排斥异己,姿意妄为,例如不少学校领导狂贷1亿或几千万搞基建,上项目;有些地方教育局拖欠教师工作,将教师住房基金挪作它用,官员的权力无限澎胀,官员代表政府"乱作为"或不作为,在局部地区搞得民怨沸腾。加上中国人的"儒家思想"和"官本位"观念,无疑给不和谐因素增加"温床 "。这种因素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爆发。不少群众见到朋友便说,我家乡腐败极了,你那里可以好一点?谁知他那里的老百姓也这么说的:我家乡腐败得不象话了,你那里可能要好一点!这样日积月累,就构形成了一个负面的影响,隐藏着一个不和谐因素。
4、现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的增幅年均在9%以上,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 ",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形成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镇,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管理体制在剧变,地区差别在加大,人口、资源、环境承受能力愈来愈弱。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五个统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的良性延续。
二、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1、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
科学发展观就是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统筹规划,促进环境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提高人口生活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3、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生存在大自然,就必须融于大自然当中,人类要很好地生存,就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因为我们要从自然中不断索取,如果不按规律地加以保护,必然受到惩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程中,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治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5、构建和谐社会要发挥区域优势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发挥区域优势,在人口密集、劳动力和基础比较好的地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在工业产业链条中,从一般加工业到机械制造业再到电子信息业和高科技产业,产业结构要由低到高发展的形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高端产业的比重,不断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结构。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2)推动工业重型化,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在工业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如广东的惠州、珠三角,东北老区等地,随着资本密集度、技术密集度和高加工度的提高,重型装备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成为产业升级的方向。发达国家出于竞争和比较优势的需要,逐步向欠发达国家转移重化工业。我们要抓住发达国家工业转移的机遇,适时地承接转移,发展自己,增加我们的产业结构的高度。
(3)大力提高工业化进程,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要依靠工业化,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靠工业化,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历史证明,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地区,必须以工业化作为导向,加速工业化,进而以工业来反哺农业,改造农业,以搞工业的方法来搞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同时是城市化的基础,是城市化的产业支撑。城市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步扩展的,而城市作为人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又为工业提供便利的服务,进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所以,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中,工业化是核心,是推动力,因而也决定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这一地区的经济从农业经济为主体到以工业为主体的质的飞跃。
(4)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政府引导、科学规划、通过市场运作、产业化来支撑城镇化机制,加大中心镇的建设力度,大力抓好农村的"三化"建设。重点扶持偏远山区和落后地区完成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设,促进偏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规范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减少农村基层组织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使农村稳定和谐。
(5)打造"以民为本"的政府,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必须按照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人民满意的要求,努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引导意识、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转变职能,要实行"积极不干预政策"。为企业和市场构筑良好的平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抓好政府机关作风建设。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述职述廉制度。努力建设一个"以民为本"的和谐政府。
此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解决多方面的矛盾。全社会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倡导科学,文明道德,弘扬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文化宣传、工、青、妇等部门要通过评选"五好家庭"、"模范丈夫"、"微笑妻子"等方式、方法来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小的单元——细胞家庭。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生活小区,构建和谐村庄(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评选和谐单位、和谐战线、行业、构建文明省、市、县、镇等等,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个必须坚持是什么?

答: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6、 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要紧紧抓住四个着力点是什么内容?

答:(1)扩大就业、(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理顺分配关系、(4)发展社会事业。

7、 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哪五个着力点?

答: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是什么?

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9、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包括哪些内容?

答:(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形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0、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六大制度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答:1、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 2、法律制度;

3、司法体制机制; 4、公共财政制度;

5、收入分配制度; 6、社会保障制度。

11、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五个和谐”是指的哪五个方面?

答:是指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12、《决定》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领导提出了哪些具体部署?

答:(1)、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2)、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3)、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明确工作分工,搞好协调指导,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4)、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5)、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把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纳入党的中央全会“决定”,这也是第一次。

(6)、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让 我 们 共 创 和 谐 社 会
当今社会正流行着一个新名词——和谐社会。在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指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创造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稳定有序的社会。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和平”、“仁爱”的儒家思想——“大同世界”。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那是历史的必然,试想在唯皇独尊的封建社会里,会有“大同世界”的立身之地吗?两千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仍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更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精神支柱。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讲究诚信、友爱、仁义、忠孝,以爱国家、爱百姓、爱和平为荣。多少年来,有多少仁义志士为追求和谐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一名中学生,也许你会认为我们身在校园,承担求知之任,“和谐社会”与我们无关。然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睦相处”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吗?!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不小心丢失了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急,有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这是一个典故,真假虚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社会风气,这样的人际关系。
近段时间,我们大家都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广告:妈妈给孩子洗脚,让孩子先睡觉,然后自己又去伺候老人。小孩没睡,看到了全部。于是给妈妈打了洗脚水准备帮妈妈洗脚。孩子在端洗脚水的时候,将水洒了一地,同时也将浓浓的爱意抒发得淋漓尽致。这难道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缩影吗?
当然在共创和谐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插曲。
2006年2月27日,有杭州市民发现,江干区城东公园内,一座铜质少女塑像被人锯断后偷走。1.5米高、几百斤重的铜像原来亭亭玉立,现在被锯得只剩下一双“脚掌”。近几个月来,杭州已陆续发生多起城市铜雕作品被盗、被切割的事件。位于杭州“信义坊”商业区的青铜雕塑“钓鱼郎”肩上的鱼竿被人偷走,只剩下光秃秃的一个把柄;菜市桥公园里《买菜》雕塑的秤砣也被人“强硬夺下”。不仅仅是铜雕,路灯、含铜电缆甚至是人行天桥台阶上的铜条,均遭“毒手”,引起市民群众强烈反响。有不少市民提议,保留这些不完整的铜像,让大家牢记这个教训。在我们共创和谐社会之际,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呢?
共创和谐社会很难,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共同努力;共创和谐社会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和谐社会!

2,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和谐家园,或许,有一些人就是生活在和谐家园里。和谐家园是美好的,是文明的,是安宁的!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做《藏羚羊的哭诉》。藏羚羊原本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可是由于人们的随意捕杀,它们几乎要濒临灭绝。有一次,在盗猎者捕杀藏羚羊下,一只藏羚羊的爷爷想让自己的孙子先走,可那只藏羚羊孙子并不走。最后,藏羚羊的孙子终于走了,它一边跑一边发出绝望的叫喊声,仿佛在哭泣,又像在诅咒盗猎者……
有那些没有爱心的人生活的地方能叫和谐家园吗?那些可恶的盗猎者只能给世界带来泪水和悲伤!其实,和谐家园不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吗?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里;不随地吐痰;保护花草树木,不随意踩踏;公工场所内不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只要人人都讲文明,讲品德,和谐家园就在我们身 边!
图书馆里,人们都沉迷于书的世间里,安安静静的,没有争吵声,没有打闹声,是多么的和谐、安宁啊!公共汽车上,小姑娘给老奶奶让座,老奶奶高兴的笑了,大家也为小姑娘的行为感到骄傲。邻里之间,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解决困难,就不会有矛盾。
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也是创建和谐家园的重大因素之一。你不必做很大的事情,你只要做一些随手之劳的事情就可以了。比如:随手捡起废纸果皮,扶着盲人过马路,帮体弱的人拿东西,把捡到的东西交给警察,创建和谐家园并不难!
其实,创建和谐家园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等着人们去实现。总有一天,这个美好的幻想就会成为现实,地球将会变成和谐的世界,和谐的家园!……

3,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勇敢、智慧和勤劳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明有的成为了历史,有的生生不息地一直延续下来,有的相互交融产生了新的文明。今天,人类文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科技进步和经济文化交往缩短了各种文明之间的距离。无论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还是在北京的长安街,都可以看到不同服装、不同肤色、不同母语的人们接踵而行。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交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无论对中华民族还是对法兰西民族来说,我们各自继承和发扬的文化都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

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和”。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唐代对外交流就非常活跃。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只要人们和睦相处,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要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就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贫穷与落后,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就需要提倡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与人为善、以邻为伴。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提。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就是依附于自然的。人可以认识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谋生存、求发展,而不能破坏自然。有的古文明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最终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惩罚,酿成了文明的悲剧。因此,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一个失衡的地球是支撑不起现代文明大厦的。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文明大发展的时期。在这100年中,科技上的进步、经济上的发展、思想上的解放和艺术上的创新,都是人类智慧空前的展现,是以往几千年都难以做到的。然而,事情还有另外一面,20世纪同样见证了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对自然的大规模破坏和大量的贫困、饥荒、疾病。21世纪人类文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空前的挑战。只有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发展。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变革中发展进步的。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周易》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虽然在近代曾经一度落后,但又能奋起图强,大步前进,这不是偶然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在于它的刚健自强,在于它的独立意志,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在于它的维新变革。中华文明正是通过不断变革而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7
我也是从别的地方摘抄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担负着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检察机关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具体应当立足于检察职能,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

一、靠发检察建议促进和谐

实践证明,检察建议在预防犯罪,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检察建议,首先要注重合理性,要讲事实,摆道理,这样才易于被相关单位所接受;其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犯罪发生的具体成因,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检察建议,要有的放矢,不能空穴来风;第三要有可采性,建议的对策要便于操作,便于实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际效果。

二、靠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维护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作依托,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提高公民的安全感,当前情况,就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检察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员单位,且负有法律的职能,所以更应承担更多的职责,更好地落实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要抓住“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措施不动摇,不但要强化“严打”力度,更要加强防范力度,配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协调的职责,把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好,提高公民的安感度。

三、靠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谐

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检察机关应当有效发挥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特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重暴力犯罪、黑恶性质犯罪,以突出的打击成效,彻底遏制严重刑事犯罪势头,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和谐的社会局面,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四、靠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现象发展和谐

官吏腐败历来是困扰社会的一大问题,也是影响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检察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促进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通过查办有影响、有震动的大案要案,取信于民。同时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认真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清除腐败发生的根源,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从而创造廉洁的政务环境,增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五、靠强化法律监督实现公平正义创造和谐

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标尺。检察机关肩负着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维护法律公正实施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法律监督;充分行使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四项刑事诉讼监督职能,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裁判不公等突出问题;切实运用好民行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易宪容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今年“两会”的主题,也是“两会”代表的共识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大任务之一。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在各个具体事项上展开。

现在要问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可能?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一种社会的终极目标;也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是人气比较顺,心态平和,彼此交往谦让有礼、互敬互助。

对于前两种解释来说,比较大而化之,如果以此涵义,可能会让民众觉得到与现实相去太远,可望不可求,因此这样的理解是不符合中国和谐社会之本义的。对于后者,则比较具体实在,但没有办法用制度与规则来界定。

社会掠夺泛滥破坏和谐

在本文来看,和谐社会尽管有它的社会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及经济基础,但这些基础归结到一点就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能否根据个人的约束条件,来尽个人的社会责任及分享个人应有的权利,同时,个人的努力能够通过社会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得到认可,不会受剥削与掠夺。

以个人应有的权利扩张为基础,以此就能够扩展到家庭和谐、组织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种多层次和谐不仅是有机的、动态的,而且是具体的、实在的,应该体现在每一个人现实的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个人衣住行的点点滴滴上。而只有每一个人的应有权利得到尊重与保护,才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之动力与源泉。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不和谐的现象存在?如在中国,为什么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越来越扭曲,贫者居无片瓦富者豪宅遍布会越来越明显?为什么民众对房价的疯涨反应会如此之强烈?股市投资者会对股市的低迷大声呐喊?就在于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及法律规则出现某种程度的不公平。

正是由于制度规则的不公平,一方面不少民众应有的权利或是不能够真正分享,或是容易受到侵害与剥夺,另一方面又有人利用这种不公平大获其利,从而一部分人掠夺另一部分人,社会掠夺泛滥,和谐社会如何可能。

比如,中国的银行体系就是通过制度规则让整个社会大部分金融资源集中少数银行手中,然后行政机构又通过利率管制的方式来独享这些资源。在这里,通过利率管制,一方面国内银行以十分低的利率迫使全国民众的储蓄进入垄断性银行,另一方面银行又能够轻而易举地以高利差向企业与个人信贷。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规则使广大民众的财富流向国内银行体系及少数企业与有权的个人,同时国内银行与获得银行贷款的人也轻易地获得高利润。

国内银行是这样,国内股市、房地产等市场都是如此。可以说,如果这样一些制度规则不能够改变,和谐社会是无法建立的。

还有,中国房地产业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涌现许多富翁?为什么中国的富翁一半以上会是房地产商?为什么中国的房价会在短期内节节疯涨?这既有在征地中对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利益掠夺,也有对消费者的掠夺,对全国储蓄民众的掠夺。因为,中国房地产业以非市场化的方式,把房地产市场所需要的要素(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成本让全国民众来承担,而让房地产的收益归少数人所有。这种对民众利益的侵害,可能是目前中国社会不和谐的最大的根源。

个人利益必须受到保护

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可能?最关键的方面就是通过法律制度来确立民众的基本权利,通过法律制度规则来保证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受掠夺。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够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力得其所,社会和谐就得以形成。

当然,个人基本权利得以确立与保护就得有一套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因为,在市场中,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政府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及国家之间,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当这些利益发生冲突时,不仅需要个人有正当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也有接受这些诉求并在决策过程中表达的渠道。

在中国的社会中,为什么恶性事情经常发生?为什么民众不能够通过正式的渠道来争取个人利益?原因在于这种机制没有建立,或是机制不畅通。

总之,和谐社会的核心不是理想,而是民众基本权利的享有与保护,而这种享有与保护得由政府来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有一套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不能繁荣,没有和谐社会就不能长治久安。中国能否走向和谐社会,需要一点一点地来做。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21
我也是从别的地方摘抄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担负着依法治国的重要职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检察机关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具体应当立足于检察职能,结合地方实际,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

一、靠发检察建议促进和谐

实践证明,检察建议在预防犯罪,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检察建议,首先要注重合理性,要讲事实,摆道理,这样才易于被相关单位所接受;其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犯罪发生的具体成因,管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检察建议,要有的放矢,不能空穴来风;第三要有可采性,建议的对策要便于操作,便于实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际效果。
第3个回答  2009-01-21
个人利益必须受到保护

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可能?最关键的方面就是通过法律制度来确立民众的基本权利,通过法律制度规则来保证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受掠夺。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够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力得其所,社会和谐就得以形成。

当然,个人基本权利得以确立与保护就得有一套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因为,在市场中,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政府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及国家之间,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当这些利益发生冲突时,不仅需要个人有正当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也有接受这些诉求并在决策过程中表达的渠道。
第4个回答  2009-01-21
实践证明,检察建议在预防犯罪,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检察建议,首先要注重合理性,要讲事实,摆道理,这样才易于被相关单位所接受;其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