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和保姆的故事

宋庆龄和保姆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墓地旁,安葬着一位默默无闻
  的劳动妇女—李燕娥。
  1928年,李燕娥16岁便来到宋庆龄身边当保姆,当时宋以
  是著名孙中山夫人,直到1968年2月先于庆龄去世,整整陪了庆
  龄53年。
  庆龄一直把她当作姐姐来关心。特务们想从李燕娥身上套
  取庆龄的生活起居,但都被燕娥一一拒绝。
  解放前,庆龄常常把整个家仍给李姐,解放后,庆龄担任
  了国家主席,但依然患难当年。李姐生病时,庆龄常常端汤喂
  药,还用自己的薪金请意义位保姆,更让人感动的是,庆龄还
  为她设计墓地,安葬在自己的陵园里,充分体现了伟人对一位
  劳动妇女的关心。
  宋庆龄和李燕娥的关系是许多故事中的一朵小浪花。

  只有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人,你才能换来别人的信任,即使你身无分文,但你拥有无数的赞誉与人心,是个精神上的富有者。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原文/柯岩大概所有来晋谒宋庆龄墓的人都会感到震动的吧,一个泱泱大国名誉主席的墓,竟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在她墓的左面,还有完全一样的另一座墓,安葬着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李燕娥。

  李燕娥,她是谁?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园,和国家名誉主席并列?

  1928年,16岁的李燕娥来到宋庆龄身边当保姆。庆龄当时已是著名的孙中山夫人。像所有没见过庆龄的人一样,燕娥以为要见到的是个何等显赫的人物,是个多么难伺候的贵夫人呢!她怯怯地不敢抬头。没想到庆龄一见面就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家里几口人?识字不识字?……

  当知道燕娥的不幸婚姻时,庆龄充满同情地连连说:"你好可怜,你好可怜哦……"这样亲近、这样关切的声音,只有做妈妈、做姐姐的才发得出来,燕娥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消失了。她抬起头来,不禁呆住了,呀!夫人这样美,又这样可敬可亲。从这天起,李姐(夫人对她的称呼)一直跟随庆龄,整整陪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先于庆龄而去世。

  由于庆龄在解放前所处的特殊地位,工作起居机密性较强。她的卧室在楼上,除李姐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地下共产党人来往庆龄的住所,都是由李姐一人迎送。庆龄常常说,李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非分得清楚,非常坚强又非常细心,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条件下,自然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李姐有时出门为夫人买一点爱吃的南方菜,在小菜场总是有人前来搭讪,问这问那。李姐对夫人的饮食起居绝口不提,有特殊情况就立即向夫人汇报,共同商量对策。

  特务们见从她这儿套不出消息,就变换手法,干脆给她金钱,要求她监视庆龄,她当然不答应。特务们又想把她拉走:要和她交朋友啊,提出给她另找高薪的工作啊……都被燕娥一一拒绝了。

  庆龄念念不忘李姐为她做的一切,她一生很少向人们谈到自己,但多次向人们谈论李姐。解放前,庆龄为革命奔走,常常把整个家扔给李姐。解放后,她担任了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但对李姐,亲切平易,一如患难当年。

  后来,李姐身体不大好,庆龄不但不再让她照顾自己,还用自己的薪金另请一个小保姆,自己也尽可能亲自照顾李姐,嘘寒问暖,端汤喂药,让她和自己一起在楼上吃饭,把李姐爱吃的菜放在她的面前。座位由庆龄指定:让李姐坐上座,自己在边座相陪。李姐十分不安,说:"这怎么可以呢?你是领导啊!"庆龄笑笑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了吗?"李姐讲起这些时,总是十分激动,说:"老说民主民主,我看最讲民主、最讲平等的是夫人。我虽然叫她夫人,可她比我哪个亲人都亲。我虽然是个保姆,可夫人对我真像姐妹一样平等,一样亲……"

  李姐更不会想到,夫人还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她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排而立。庆龄在这里表现出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硬是把一个保姆和自己这个国家领导人放在同等的位置。

  宋庆龄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来不搞特殊化。她不把人划成三六九等,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在她心里,领导职务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国家领导人和保姆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

  宋庆龄和李姐的关系,只是她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爱无等级赏析/廖振华《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主要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李姐互相照顾的几件事,叙述上并没有浓墨重彩,而是在平淡的语句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浓厚情谊。开头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个泱泱大国名誉主席的墓,竟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在她墓的左面,还有完全一样的另一座墓,安葬着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李燕娥。"结尾运用了比喻手法,突出了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2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大概所有来晋谒宋庆龄墓的人都会感到震动的吧,一个泱泱大国名誉主席的墓,竟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在她墓的左面,还有完全一样的另一座墓,安葬着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李燕娥。

李燕娥,她是谁?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园,和国家名誉主席并列?

1928年,16岁的李燕娥来到宋庆龄身边当保姆。庆龄当时已是著名的孙中山夫人。像所有没见过庆龄的人一样,燕娥以为要见到的是个何等显赫的人物,是个多么难伺候的贵夫人呢!她怯怯地不敢抬头。没想到庆龄一见面就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家里几口人?识字不识字?……

当知道燕娥的不幸婚姻时,庆龄充满同情地连连说:"你好可怜,你好可怜哦……"这样亲近、这样关切的声音,只有做妈妈、做姐姐的才发得出来,燕娥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消失了。她抬起头来,不禁呆住了,呀!夫人这样美,又这样可敬可亲。从这天起,李姐(夫人对她的称呼)一直跟随庆龄,整整陪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先于庆龄而去世。

由于庆龄在解放前所处的特殊地位,工作起居机密性较强。她的卧室在楼上,除李姐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地下共产党人来往庆龄的住所,都是由李姐一人迎送。庆龄常常说,李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非分得清楚,非常坚强又非常细心,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条件下,自然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李姐有时出门为夫人买一点爱吃的南方菜,在小菜场总是有人前来搭讪,问这问那。李姐对夫人的饮食起居绝口不提,有特殊情况就立即向夫人汇报,共同商量对策。

特务们见从她这儿套不出消息,就变换手法,干脆给她金钱,要求她监视庆龄,她当然不答应。特务们又想把她拉走:要和她交朋友啊,提出给她另找高薪的工作啊……都被燕娥一一拒绝了。

庆龄念念不忘李姐为她做的一切,她一生很少向人们谈到自己,但多次向人们谈论李姐。解放前,庆龄为革命奔走,常常把整个家扔给李姐。解放后,她担任了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但对李姐,亲切平易,一如患难当年。

后来,李姐身体不大好,庆龄不但不再让她照顾自己,还用自己的薪金另请一个小保姆,自己也尽可能亲自照顾李姐,嘘寒问暖,端汤喂药,让她和自己一起在楼上吃饭,把李姐爱吃的菜放在她的面前。座位由庆龄指定:让李姐坐上座,自己在边座相陪。李姐十分不安,说:"这怎么可以呢?你是领导啊!"庆龄笑笑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了吗?"李姐讲起这些时,总是十分激动,说:"老说民主民主,我看最讲民主、最讲平等的是夫人。我虽然叫她夫人,可她比我哪个亲人都亲。我虽然是个保姆,可夫人对我真像姐妹一样平等,一样亲……"

李姐更不会想到,夫人还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她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排而立。庆龄在这里表现出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硬是把一个保姆和自己这个国家领导人放在同等的位置。

宋庆龄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来不搞特殊化。她不把人划成三六九等,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在她心里,领导职务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国家领导人和保姆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

宋庆龄和李姐的关系,只是她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End~
第2个回答  2009-03-04
1928年,16岁的李燕娥来到宋庆龄身边当保姆。庆龄当时已是著名的孙中山夫人。像所有没见过庆龄的人一样,燕娥以为要见到的是个何等显赫的人物,是个多么难伺候的贵夫人呢!她怯怯地不敢抬头。没想到庆龄一见面就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家里几口人?识字不识字?……

当知道燕娥的不幸婚姻时,庆龄充满同情地连连说:"你好可怜,你好可怜哦……"这样亲近、这样关切的声音,只有做妈妈、做姐姐的才发得出来,燕娥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消失了。她抬起头来,不禁呆住了,呀!夫人这样美,又这样可敬可亲。从这天起,李姐(夫人对她的称呼)一直跟随庆龄,整整陪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先于庆龄而去世。

由于庆龄在解放前所处的特殊地位,工作起居机密性较强。她的卧室在楼上,除李姐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地下共产党人来往庆龄的住所,都是由李姐一人迎送。庆龄常常说,李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非分得清楚,非常坚强又非常细心,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条件下,自然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李姐有时出门为夫人买一点爱吃的南方菜,在小菜场总是有人前来搭讪,问这问那。李姐对夫人的饮食起居绝口不提,有特殊情况就立即向夫人汇报,共同商量对策。

特务们见从她这儿套不出消息,就变换手法,干脆给她金钱,要求她监视庆龄,她当然不答应。特务们又想把她拉走:要和她交朋友啊,提出给她另找高薪的工作啊……都被燕娥一一拒绝了。

庆龄念念不忘李姐为她做的一切,她一生很少向人们谈到自己,但多次向人们谈论李姐。解放前,庆龄为革命奔走,常常把整个家扔给李姐。解放后,她担任了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但对李姐,亲切平易,一如患难当年。

后来,李姐身体不大好,庆龄不但不再让她照顾自己,还用自己的薪金另请一个小保姆,自己也尽可能亲自照顾李姐,嘘寒问暖,端汤喂药,让她和自己一起在楼上吃饭,把李姐爱吃的菜放在她的面前。座位由庆龄指定:让李姐坐上座,自己在边座相陪。李姐十分不安,说:"这怎么可以呢?你是领导啊!"庆龄笑笑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了吗?"李姐讲起这些时,总是十分激动,说:"老说民主民主,我看最讲民主、最讲平等的是夫人。我虽然叫她夫人,可她比我哪个亲人都亲。我虽然是个保姆,可夫人对我真像姐妹一样平等,一样亲……"

李姐更不会想到,夫人还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她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排而立。庆龄在这里表现出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硬是把一个保姆和自己这个国家领导人放在同等的位置。

宋庆龄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来不搞特殊化。她不把人划成三六九等,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在她心里,领导职务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国家领导人和保姆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

宋庆龄和李姐的关系,只是她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爱无等级赏析/廖振华《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主要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李姐互相照顾的几件事,叙述上并没有浓墨重彩,而是在平淡的语句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浓厚情谊。开头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个泱泱大国名誉主席的墓,竟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在她墓的左面,还有完全一样的另一座墓,安葬着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李燕娥。"结尾运用了比喻手法,突出了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第3个回答  2009-02-20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大概所有来晋谒宋庆龄墓的人都会感到震动的吧,一个泱泱大国名誉主席的墓,竟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在她墓的左面,还有完全一样的另一座墓,安葬着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李燕娥。
李燕娥,她是谁?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园,和国家名誉主席并列?
1928年,16岁的李燕娥来到宋庆龄身边当保姆。庆龄当时已是著名的孙中山夫人。像所有没见过庆龄的人一样,燕娥以为要见到的是个何等显赫的人物,是个多么难伺候的贵夫人呢!她怯怯地不敢抬头。没想到庆龄一见面就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家里几口人?识字不识字?……
当知道燕娥的不幸婚姻时,庆龄充满同情地连连说:"你好可怜,你好可怜哦……"这样亲近、这样关切的声音,只有做妈妈、做姐姐的才发得出来,燕娥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消失了。她抬起头来,不禁呆住了,呀!夫人这样美,又这样可敬可亲。从这天起,李姐(夫人对她的称呼)一直跟随庆龄,整整陪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先于庆龄而去世。
由于庆龄在解放前所处的特殊地位,工作起居机密性较强。她的卧室在楼上,除李姐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地下共产党人来往庆龄的住所,都是由李姐一人迎送。庆龄常常说,李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非分得清楚,非常坚强又非常细心,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条件下,自然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李姐有时出门为夫人买一点爱吃的南方菜,在小菜场总是有人前来搭讪,问这问那。李姐对夫人的饮食起居绝口不提,有特殊情况就立即向夫人汇报,共同商量对策。
特务们见从她这儿套不出消息,就变换手法,干脆给她金钱,要求她监视庆龄,她当然不答应。特务们又想把她拉走:要和她交朋友啊,提出给她另找高薪的工作啊……都被燕娥一一拒绝了。
庆龄念念不忘李姐为她做的一切,她一生很少向人们谈到自己,但多次向人们谈论李姐。解放前,庆龄为革命奔走,常常把整个家扔给李姐。解放后,她担任了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但对李姐,亲切平易,一如患难当年。
后来,李姐身体不大好,庆龄不但不再让她照顾自己,还用自己的薪金另请一个小保姆,自己也尽可能亲自照顾李姐,嘘寒问暖,端汤喂药,让她和自己一起在楼上吃饭,把李姐爱吃的菜放在她的面前。座位由庆龄指定:让李姐坐上座,自己在边座相陪。李姐十分不安,说:"这怎么可以呢?你是领导啊!"庆龄笑笑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了吗?"李姐讲起这些时,总是十分激动,说:"老说民主民主,我看最讲民主、最讲平等的是夫人。我虽然叫她夫人,可她比我哪个亲人都亲。我虽然是个保姆,可夫人对我真像姐妹一样平等,一样亲……"
李姐更不会想到,夫人还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她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排而立。庆龄在这里表现出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硬是把一个保姆和自己这个国家领导人放在同等的位置。
宋庆龄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来不搞特殊化。她不把人划成三六九等,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在她心里,领导职务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国家领导人和保姆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
宋庆龄和李姐的关系,只是她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第4个回答  2009-02-20
只有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个人,你才能换来别人的信任,即使你身无分文,但你拥有无数的赞誉与人心,是个精神上的富有者。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原文/柯岩大概所有来晋谒宋庆龄墓的人都会感到震动的吧,一个泱泱大国名誉主席的墓,竟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在她墓的左面,还有完全一样的另一座墓,安葬着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李燕娥。

李燕娥,她是谁?为什么安葬在宋氏陵园,和国家名誉主席并列?

1928年,16岁的李燕娥来到宋庆龄身边当保姆。庆龄当时已是著名的孙中山夫人。像所有没见过庆龄的人一样,燕娥以为要见到的是个何等显赫的人物,是个多么难伺候的贵夫人呢!她怯怯地不敢抬头。没想到庆龄一见面就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家里几口人?识字不识字?……

当知道燕娥的不幸婚姻时,庆龄充满同情地连连说:"你好可怜,你好可怜哦……"这样亲近、这样关切的声音,只有做妈妈、做姐姐的才发得出来,燕娥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消失了。她抬起头来,不禁呆住了,呀!夫人这样美,又这样可敬可亲。从这天起,李姐(夫人对她的称呼)一直跟随庆龄,整整陪伴了53年,直到1981年2月先于庆龄而去世。

由于庆龄在解放前所处的特殊地位,工作起居机密性较强。她的卧室在楼上,除李姐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地下共产党人来往庆龄的住所,都是由李姐一人迎送。庆龄常常说,李姐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非分得清楚,非常坚强又非常细心,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

这样一个人,在当时的条件下,自然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李姐有时出门为夫人买一点爱吃的南方菜,在小菜场总是有人前来搭讪,问这问那。李姐对夫人的饮食起居绝口不提,有特殊情况就立即向夫人汇报,共同商量对策。

特务们见从她这儿套不出消息,就变换手法,干脆给她金钱,要求她监视庆龄,她当然不答应。特务们又想把她拉走:要和她交朋友啊,提出给她另找高薪的工作啊……都被燕娥一一拒绝了。

庆龄念念不忘李姐为她做的一切,她一生很少向人们谈到自己,但多次向人们谈论李姐。解放前,庆龄为革命奔走,常常把整个家扔给李姐。解放后,她担任了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但对李姐,亲切平易,一如患难当年。

后来,李姐身体不大好,庆龄不但不再让她照顾自己,还用自己的薪金另请一个小保姆,自己也尽可能亲自照顾李姐,嘘寒问暖,端汤喂药,让她和自己一起在楼上吃饭,把李姐爱吃的菜放在她的面前。座位由庆龄指定:让李姐坐上座,自己在边座相陪。李姐十分不安,说:"这怎么可以呢?你是领导啊!"庆龄笑笑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了吗?"李姐讲起这些时,总是十分激动,说:"老说民主民主,我看最讲民主、最讲平等的是夫人。我虽然叫她夫人,可她比我哪个亲人都亲。我虽然是个保姆,可夫人对我真像姐妹一样平等,一样亲……"

李姐更不会想到,夫人还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她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排而立。庆龄在这里表现出蔑视不合理传统习惯的大无畏精神,硬是把一个保姆和自己这个国家领导人放在同等的位置。

宋庆龄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一生地位崇高,但从来不搞特殊化。她不把人划成三六九等,十分尊重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同志、朋友,特别是劳动人民。在她心里,领导职务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国家领导人和保姆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

宋庆龄和李姐的关系,只是她波澜壮阔的生活海洋里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爱无等级赏析/廖振华《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主要写了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李姐互相照顾的几件事,叙述上并没有浓墨重彩,而是在平淡的语句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浓厚情谊。开头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个泱泱大国名誉主席的墓,竟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在她墓的左面,还有完全一样的另一座墓,安葬着一位默默无闻的劳动妇女--李燕娥。"结尾运用了比喻手法,突出了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