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京杭运河污染的原因

地理知识回答阿

京杭大运河断流已久

断流是黄河以北的那段断流,不是黄河以南的,不是从杭州到徐州的那段断流。北边那段断流已经相当长时间。它当时建的时候就有一点问题。第二是河北、华北地区当时缺水,京杭运河那时就有点断了。那么就是说当时隋炀帝建的从北京到杭州的运河,很长时间是不通的。

大运河污染的自然原因

目前大运河的污染问题严重,从杭州段到徐州段,可以分两大部份。南段是长江以南,从镇江到杭州这一段;北段是从扬州到济宁这一段。两段运河污染一直相当严重。运河是人工挖出来的,它没有源头,也没有入海的地方。运河最初主要用于航运的,后来大家都把它当“阴沟”来用,把废水往里排。运河就像一盆水,越洗越脏。

运河是南北向的,淮河是东西向的。淮河自从黄河夺了它的入海口以后,淮河就没有入海口了。它的一个入海口是人工新开的,当时主要是依靠京杭运河把水排到长江里。大家知道中国的几大河流都污染得很厉害。譬如辽河、海河、淮河这三条河都比长江污染的厉害的多,特别是淮河。

淮河政府一九九二年开始治理。治理了十五年了,到现在还没有什么成果。淮河的水很脏。淮河和京杭运河在洪泽湖那里做了个交叉,淮河的脏水都进了京杭大运河里。即使京杭大运河的水花很多钱治理好了,只要淮河的水一进来,作一个交叉,它的水又污染了。

治理运河的污染必须与治理与其交叉的河流、湖泊同时进行。

政府拿出很多钱治理京杭运河江北这一段的水质,因为京杭运河江北这段的渠道,是作为南水北调的纵向方案的输水渠道,它是要向天津输水的。天津不要纵向方案的水,是因为输过去的都是脏水。政府要保证南水北调,就必须保证改善京杭运河的水质问题,限制南水北调方案里东线方案里输送脏水。“污水不许排入”等定了很多规矩。但京杭运河的水和淮河的水在洪泽湖交叉,淮河的水一到洪泽湖就把洪泽湖给污染了,洪泽湖里连鱼虾都不怎么长,长出来的鱼虾也是有毒的。这些水又进了京杭运河,所以,如果不治理淮河的水质,京杭运河的水也不会好。

南边运河也有同样的问题。南边的运河有一段是利用了太湖的。太湖也是一九九二年政府计划治理的,经过十五年治理,太湖的水质还是五类水质,负氧化很厉害。因为等到河流、湖泊失去自净能力、负氧化很高的程度,治理费用就会很高。淮河治理,三年以前已经投入了六百个亿,一点效果也没有。

要保证运河的水质,首先要解决太湖、洪泽湖、淮河、长江的污染,因为运河水的流速比自然河流慢,所以它的水质要求比自然河流水质要求高。

富氧化问题

当排放进湖、河里的废弃物质含的营养成分太多,湖里就会疯长藻类植物,它需要很大的养分,湖里没有这么多养分,就会造成缺氧环境,整个湖水会变黑。藻类的生长和死亡速度特别快,死亡后成为淤泥,湖面淤积也很厉害,会把其他生物全部杀死,河水迅速变臭。那种河里、湖里绿绿的、发蓝的或者油亮油亮的那种东西,就是负氧化现象。

打个比方,做个实验。拿一个碗或者一个花盆, 里面放上水。让它晒上三天,你看看它成了什么颜色。时间越长颜色越深,就会发臭。

治理从技术上讲不是不可能做到,而是治理费用很高、效果很难保持。如果你不停的抽水, 抽出来,冲氧,再重新回填,让水循环,它在运动过程中,就会吸收养份。不断的冲氧,补偿它的自净能力,这是一个很昂贵的过程。

运河本身没有自净能力,是靠几个湖泊的水来补充它,靠长江的水来补充它。太湖水源是从浙江北部、安徽山区来的水,它的水也能补充运河的水。后来也用长江的水补充它。但运河不是活水而是死水。

要警惕那种把环境污染问题简单化,认为现在破坏不要紧,将来只要钱投下去就能治理好的错误认识。譬如杭州,把钱塘江水放进来,确实运河杭州段的水就干净了不少,但是时间以长,如果不换,水质又坏了。换了一次水以后,也许能顶三四个月,但问题还存在。河床里的重金属、污染物还在。

环境污染问题实际是制度问题

以前我们把泰晤士河、莱茵河、多瑙河的污染当作资本主义的特性,其实这是人类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危害。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认识和重视了这个问题,采取很多措施进行监督、管理和保护。问题缓解了很多,英国泰晤士河、德国莱茵河水都变清了。

中国是看到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道路上走过的这条弯路的,它可以走得比资本主义国家好,避免这条弯路。但是现在的情况显然并不乐观。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比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还厉害,对资源的掠夺、破坏更严重,速度更快。这二十多年是环境破坏最厉害的,二十多年以前,中国的水污染问题基本不存在。八十年代以来,这个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可以说,这是决策错误,或者说,是一个制度的问题。

解决环保,主要依靠民众监督

解决环保问题不靠责任制,靠民众,靠监督,靠舆论的监督,靠民众的意许。靠责任制没有用。在责任制度上政府所采取的某些措施是远远超过西方国家的。 譬如像淮河治理,下了很大决心。比如责令所有的生产过程中有污染物排放的造纸厂厂长,必须把工厂的废水处理池建起来。措施很强大,但作用不大。中国搞了三次环保风暴,每年春节之前打一次,却效果不明显。

环保靠的是监督,不能靠环保局的几个官员来监督。环保局应该替那些保护环境的民众说话,说他们的行动符合环保法、他们的维权运动合理,这样环保监督问题会容易得多,因为民众会替政府看着,谁在那里破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