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

如题所述

有以下几篇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司马光圆木警枕、齐白石惜时、爱迪生的故事、居里夫人不要椅子、凿壁偷光、王亚南睡三脚床等。

一、司马光圆木警枕

幼年的司马光读书十分用功、刻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书,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继续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

他每日都要读书到深夜,所以早上经常睡过头。于是他就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叫“警枕”,因为枕头是圆的,人一翻身就会落到地下,发出“砰”的一声响,自然就会把人惊醒。司马光每次睡到半夜,听到响声,便马上起床,点烛读书。

二、齐白石惜时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八十五岁那年的一天上午,写了四幅条幅,并在上面题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三、鲁迅惜时

鲁迅先生是十分珍惜时间的,他“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写作上”,从而一生著作颇丰,成为一代文坛巨匠。

三、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

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四、居里夫人不要椅子

居里夫妇结婚时,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居里的父亲知道后,准备送给他们一套家具。但居里夫人拒绝了:“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丈夫对她说:“不要沙发也可以,我们再添一把椅子怎么样?客人来了也可以坐坐。”

居里夫人还是不同意:“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不肯走,怎么办呢?”最后他们决定,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搞科研,一把椅子也不添。在提炼镭的艰苦实验中,居里夫人写信给朋友说:“一年以来,我们没有到戏院或音乐会去,也没有拜访朋友。”无论是学习还是吃饭,无论是做家务还是做实验,居里夫人总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生怕时间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

五、凿壁偷光

匡衡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的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六、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腿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