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

我是哈尔滨的我想问的是关于分科到底啥时候能确定,那个人民网是怎样说的啊,我是09年的九月份读高一,能到我们那时候分吗?如回答得好在加几十分

目前只有山东省决定2011年取消文理分科,其他省份还没有决定。以下是关于这件事的最新动态:
最新进展

教育部:54%意见反对文理分科 正在权衡利弊
3月3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时透露,在刚刚结束的教育部征集意见工作中,有54%的意见反对文理分科。由于双方分歧较大,目前教育部仍在对该问题进行研讨。
教育部目前正在筹划编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月底刚刚结束了为期近两个月的第一轮意见征集工作。在第一轮征集意见的后期,教育部抛出了20个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受社会关注。在教育部征集的意见中,54%的意见反对文理分科。
袁贵仁表示,目前文理分科意见分歧比较大,教育部正在对同意取消分科和不同意取消分科的两方理由权衡利弊,“比如说我们要坚持分科,那就要考虑,是不是能解决不分科派提出的理由;同样,如果我们不分科,那也要考虑是否能解决分科派的顾虑。目前还没有结论。”
他透露,规划纲要将在今年8月左右向社会公布初稿,届时里面将对该问题有表态。
教育部:文理是否分科有望8月作出决定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3月3日表示,高中阶段文理还是晚点分科好。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介绍,虽然高中文理分科最终是否会取消还没决定,但从目前征求意见结果看,大部分人不赞同文理分科。
教改方案征民意取消分科分歧较大
3月3日,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大会的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表示,至于是否最终会取消分科,目前正在做决策分析,将权衡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最终的结果会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面体现,预计8月份公布。
《规划纲要》第一轮意见征求已经结束。袁贵仁介绍,针对高中阶段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意见分歧比较大。
从教育部的统计来看,目前同意文理不分科的人占54%,比同意文理分科的人要多一些。袁贵仁表示,对于不同意的意见还要具体研究,想办法解决。
家长担心取消分科增加学生负担
对于家长担心如果高中阶段取消了文理分科,高中的学生学业负担会更重。章新胜表示,在过渡阶段,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加大高中学生负担的问题。
章新胜认为,高中阶段文理还是晚点分科好。他解释说,现代社会知识周期短,孩子要有一个全面发展的基础,“现在分科分得过早,今后周期越来越短,变化越来越多,你怎么来适应?”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章新胜表示,这属于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他对比说,如果选择一个国家头疼的都是文盲、小学生或是中学生的就业问题,“我觉得宁可选择头疼的是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这说明国家在前进,整体知识水准和民族素质在提高。”

争议焦点

朱清时:教改不能只关注枝节问题 高考不改革何谈分科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提出,正在进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非常重要,但不能光改枝节问题,必须把最关键的弊端找出来改掉。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朱清时:编制这个规划关键是要把我们教育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要把改进的弊病搞清楚。不能光改一些枝节问题,而不把最关键的弊病找出来改掉,我觉得中国教育最关键的弊病是,我们五十年代学习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前苏联教育模式的特点就是分专业分得特具体,而且分得特别早。
朱清时认为,过早分专业是人才培养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却违反了人才培养规律,压抑了学生的天赋和兴趣,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否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教改规划纲要中20个重大问题之一,朱清时明确表示自己不赞成文理分科,但高考改革才是关键,高考不改革,文理分科的问题只是空谈。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如果高考不改变,你不分科也不行,因为高考吧,考理科考文科,考试截然不同,你不分科,学生他也会只学那个高考要考的那些科,所以关键就是高考要改革,高考不改革,谈文理科,中学要不要分文理科,那个是枝节问题,是不重要的,就是说没有抓住关键,白讨论。
1月7日启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顺利结束,截至2月28日,工作小组办公室共收到各界人士意见、建议212.5万多条,包括电子邮件、信件14000多封,网民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11000多条;各界人士在社会网站、高校校园网上发帖210多万条。目前,《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由以调研为主转向以起草制定为主。
讨论文理分科需先理清学生几个关系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讨论高中阶段是否需要文理分科的问题时,必须先要处理好人的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适当选择优势学科发展方向的关系;以及每个学生发展阶段中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的关系——
从国家高中教学大纲来说并没有文理分科,只要一个学校完成了教学大纲就不存在文理分科的问题。只是中学到了高三为了准备高考,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文理分科的复习,我认为这与现在所说的“文理分科”是两码事。当然不排除有些个别的学校纯粹为了高考没有完成教学计划、没有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那是另当别论,但首先要明确国家教学大纲是没有文理分科的。
至于怎么看待当下所说的是否要在高中阶段取消文理分科的问题,罗伟其表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是正确处理好人的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不管是教育对人的培养,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成才的要求,其目标都是体现以人为本。
第二是要处理好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适当选择优势学科发展方向的关系。“全面发展”怎么去理解,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什么都能,所以教育上来说既要有共性也要有个性,这是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而且必须要发挥个人的兴趣和优势,让学生适当的发展。
第三是处理好每个学生发展阶段中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的关系。一个人要全面提高素质,要实现全面发展,是要穷其一生去追求的,很多人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接受过博士教育,并不等于他就全面发展了,还差远了,还要不断努力,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一生追求自己的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如何理解每个学生的阶段目标是什么?我们不能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当作阶段目标,这样的话学生非苦死不可,就会造成学生中有很多人跳起来都摘不到桃子,因为太高了,这样就造成很多人有书读,但是对读书不感兴趣,就会造成厌倦。
公众的眼里为何只有是否取消文理分科
2月6日,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包括“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在内的4个方面20个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
有趣而耐人寻味的是,随后媒体舆论反馈回来的大量非常热烈、莫衷一是的“意见”,均高度集中于“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这样1个问题,而其他19个同样被列为“重大”的教改问题,几乎都遭遇冷场、被不约而同地搁置一旁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媒体引导的有失偏颇、舆论固有的“赶热闹”特点当然不无责任,但究其根本,笔者以为,还在于征求意见者自身,在征求意见的内容、议题设置上存在重要的先天不足,也即在“教育改革应如何征求意见”的问题本身上,出了问题——比如上述既有的20个话题,虽然看似重大,但相对于全面完整的教育改革的根本改革目标、方向,及其所应秉持的基本原则、所必须彻底梳理确立的基本关系而言,实际上都是相当琐碎、零散,末端性质的问题。
显然,在这些更为根本、源头性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澄清、解答之前,目前所开列的这20个问题,事实上都是很难得到确切有效的回答,乃至根本就无从下手,最终难免陷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纷乱不清局面。还以“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这一问题为例,如果教改的根本目标、方向、原则——如彻底破除应试教育机制,厘清教育机构与教育行政管理者之间的非依附性关系,确保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自主独立性等,都还暧昧不清、悬而未决,那么,“高中文理分科”取不取消,其实都将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看似热闹的“折腾”而已——取消之,不会让学生变得更有素质,不取消也不会有益于学生负担的减轻。
20个问题中的其他许多问题如“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办法措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办法措施”、“如何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等问题,其实也大都如此——若应试教育不彻底破除,政学关系不根本理顺,在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学绩政绩化、学校衙门化、校长官员化、教育集权化之下,学生负担的减轻、创新人才的培养、考试招生的改革、办学自主权的落实等,如何可能有被付诸实践并兑现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气候?
在此前的医改方案征求意见中,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负担明显减轻”,已被确立为基本的改革目标、方向和原则。同样,在最近的养老保险改革办法征求意见过程中,养老权益待遇的平等公平、养老关系的自由无损害转续,也已成为具有普遍社会共识的改革目标和方向。
现在,教育改革也要征求意见了,比较那些具体繁琐的“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显然是,将教改的核心问题——目标、方向、原则等究竟应该是什么,一一拿出来通过“征求意见”讨论清楚、找出答案。在此基础上,诸如“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之类的具体教改问题,才会有根本上的价值归宿、落点以及操作实施上的主心骨和依据。
遗憾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关改革的组织部门似乎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如在回答记者关于能否披露新的《规划纲要》的探索内容时,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涉及《规划纲要》本身的内容向社会披露,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可问题是,核心的教改内容,如果不见阳光,如何可能“成熟”?
历史沿革:文理分科系仿效前苏联
“文理分科的思想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论’,认为在文科和理科之间,集中精力专注其一,能提高全社会的效率。而建国后实行文理分科的直接原因,则是新中国全方位仿效前苏联‘老大哥’的时代风气——高考制度与高等教育制度亦莫能除外。”
据了解,前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而战后重建又急需大量专业人才。于是,前苏联便采取并强化了“ 分科教育”的办法,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出炉”速度。
它山之石:文理分不分看看国外怎么做
在俄罗斯,大部分普通中学从十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中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科,但包括外语学校在内的专业性较强的学校一般不分科。
美国高中没有明确的文理分科。在美国的高中上课,类似中国的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学生根据自己选的课,到不同的教室去上。公共学校系统的课程由州委员会或当地学校自主决定。

热点评论

文理分不分要看指挥棒
肉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水果呢?醋是酸性的吗?肥皂的主要原料是什么?这些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却难倒了不少文科大学生。在某高校文学院举行的知识竞赛上,许多学生对理科题一头雾水,出了不少“洋相”。其实,只要翻翻中学化学课本,不少题目便迎刃而解。中学生该掌握的常识,大学生却不懂,看似奇怪却平常,谁让他们的中学都分科呢!
道理很简单,事实很清楚。高中文理分科弊大于利,是明摆着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学不搞文理分科,个别有所谓学科偏重的国家,其分科也与我们不同。对于不同学科,中学生可以有兴趣取向,可以有选择机会,但课程和考试的制度设计并不是真正分科,并不是在文理之间搞学科壁垒。哪像我们的教学模式,文理之间像有一条鸿沟,在高中就分得那么清。
既然弊大于利,为什么许多人反对取消文理分科呢?主要原因是,怕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怕打破现行考试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实,这只是看到冰山一角,而没从考试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角度审时度势。
近些年,高考几乎一直在改,有的地方甚至改来改去,一两年就搞个方案。这种折腾劲儿,学生、家长和社会谁受得了?也有的地方只走小碎步,只会打补丁,在细枝末节上修修改改,却不敢触及根本问题。这些做法,很难让老百姓满意。
高中要不要取消文理分科,关键要看高考指挥棒。不错,高考是选拔考试,与水平考试不同,不应承载会考的功能。只要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不论高考考不考,中学里都应当教、应当学。然而,两眼紧盯着高考,以高考为目标,视高考为风向,才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高考改革不能无视这种现实,不能脱离这种现状。抛开高考改革谈文理分科,既不易操作,也没太大意义。取消文理分科,必须先动高考指挥棒,从高考的制度设计做起。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还需从长计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将包括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等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自从有政协委员建言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后,近一年多来,要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便一直成为一个社会争议不决的热点。对此事,包括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如果非要给分个子丑寅卯,我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真不好轻易给下结论。但我觉得,起码在目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还有些操之过急,需要三思而慎行。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分科,文理兼修,培养“全才”,无疑更好。但问题是,三年高中学期是不会改变的,不分科,则意味着学生课业要增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数量多了,质量势必要下降。培养的结果,很可能是方方面面都懂点,但方方面面却都只知皮毛,不知血肉,是个“懂行的门外汉”。
但分科,确实会如有些人担心的那样,培养出大量偏科人才来。但仔细想想,从古到今,世界上的所有人才哪一个不都是“专才”而非“通才”?放眼高校,哪一个学校又不分院系,不分专业?如此看来,分科是大势所趋,是时代潮流;而不分科,是理想,却不现实。
今年元旦期间,北大、清华等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试中,为挑选出适合自己学校特点、“不同寻常”的“另类”学生,考题都出得很雷人,考生普遍感觉偏、怪、难。有人因此觉得,这都是高中文理分科惹的祸。而我却觉得,这不但不是高中文理分科的错,恰恰说明我们目前还分的不彻底、不专业、不合理、不到位。
合宜之策,不是盲目取消文理分科,而是应该让学科分得更科学合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管分给孩子啥样的课,一定要让他们学之有用,而且能学精学深,学成专才、人才。千万不能培养出机械呆板,死背书目,一做变通便立马不适应的“高分低能”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想出人头地,实际上不需门门精,只需精一门—这个道理恐怕大家都不难懂吧?
慎重对待高中文理分科
“教育改革要理性和客观,头脑不能发热。”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代表在日前就文理分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身为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的周洪宇,通过年初专门召开的两次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教育厅等单位专家参加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研讨会”,重点围绕教育体制改革、区域教育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保障、高考制度改革等主题,拟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议书。周洪宇提出,应慎重对待高中文理分科,探索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文理分科是否取消不应一概而论,更不能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贸然取消文理分科,否则会导致更多的问题。他认为,文理分科只是导致文理偏差、畸形发展的或然因素,而非必然因素,更非唯一因素,因此,“不要奢望‘一合即好’,国家可以在一些地方进行文理分科的试点探索,但不宜马上取消文理分科,搞一刀切、一盘棋。”
周洪宇认为,只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制度,改革高考考试评价制度,实行文理分科一样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建言献策

文理分科不是教改的关键
日本的高中与我国一样,高一不分科,高二、高三文理分科,但文科与理科开设的课程基本一样,只是课时多少不同。推进教改,先搁置文理分科。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表示,是否最终会取消分科有望8月确定,从教育部统计来看,54%的人同意文理不分科。
文理分科只是导致文理偏差、畸形发展的或然因素,而非必然因素,更非唯一因素。教育改革,不改不行,但乱改也不行。事实上,目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并无实质性的意义,而只要对高中课程与教学进行合理改革,继续保持文理分科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国外发达国家也并不是文理不分。日本等国并非取消文理分科。日本的高中与我国一样,高一不分科,高二、高三文理分科,但文科与理科开设的课程基本一样,只是课时多少不同,文科史地、艺术课时多于理科;理科的数理化课时多于文科;日本实行高中学分制和选科制,学校为文理科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
取消文理分科,如果课程改革步伐跟不上,的确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目前,我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已开始推广,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依据文理分科来设计的,而若马上取消文理分科,课程改革又一下跟不上,将会导致高中教学一片混乱。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一改就灵。有时因考虑不周,而盲目改革,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只要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制度配合、考试方式恰当,实行文理分科也会收到好的效果。只要保证在高二和高三分科后,文理开设相同的课程,只是在教学上各有侧重,课时安排不同而已,同样可以收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高考改革要想往前推进,必须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重点和改革步骤。下一步的关键是,必须强化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这才符合国际潮流的正确方向,也是我国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
贸然取消文理分科,会导致更大的混乱和更多的问题。国家可以在一些地方进行文理不分科的试点探索,但不宜马上取消文理分科,搞一刀切、一盘棋。
文理分科之弊不妨用“选修课”治治
教育部宣布把问计于民坚持到底。一时间,网上各大论坛都在议论一个话题:“高中的文理分科到底要不要取消?”
在新华网互动社区,5337名网友中有62.0%的网友认为高中文理分科应该取消,弊端太多,也有33.0%的网友却觉得“不该取消,有一定作用”。而在人民网,“两派”实力几乎旗鼓相当。47415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50.5%的网友认为不应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白白增加学生负担,也有46.4%的网友却认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有益,能够适应更多专业需求。
“取消派”底气很足。“文理分科教出来的学生只是‘半个人’!”(网友“冬天一把火”)一名新华网友说:“分科使得学生硬生生地分到两个彼此不通的知识体系里。学理科的缺少人文情怀,学文科的又缺少严禁的逻辑思维训练和自然科学的素养。这样难培养出真正的大才!”
“让说取消文理分科的人来当一当高三学生吧!”另一方也毫不示弱。一位腾讯网友说:“你们是不是想把每个学生都变成超人?你们知道学6科都把我们累得趴下,还要学9科?再说我的好多同学都偏科,要取消分科怕都考不上大学。可是现在在大学里,他们大都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很出色。”
高中文理分科大讨论越深入,就越不可避免地碰触到一个老话题,就是素质教育。即使取消文理分科,如果还是惟分数至上,那么所谓“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兼有科学家的严谨”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校内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四学生陈祺写道:“文理不分科就能达到素质教育啦?我前几个月在高中当实习教师,正好赶上高二的月考,学生的压力让人心疼。你让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学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九门课,学生的脑袋得装多少东西啊?”
在天涯社区,网友“就是爱耍酷”说:“不实行素质教育,怎么着都有很大弊端。全国30多个省份的教育政策现在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可以把自主权交给各省(区市)。”
另一位网友提了个有意思的建议,“文理分科之弊不妨用‘选修课’治治。文理分科的中学可以借鉴一下大学的选修课模式。”这些选修课可以不作为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却可以作为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致增加学生负担,也许真能做到两全其美呢。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关键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今年2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将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高中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其中之一。
此后一段时间,“高中文理分科”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赞成者表示,取消分科会造成考试课程增多,学生负担也会相应增加。反对者认为文理分科难以造就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认为,这一问题牵扯到方方面面,如高考制度、高中教材以及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等,需要很多配套政策,不能简单地说好或者不好,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特别是要多听听高中教师、学生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户思社代表说,作为中长期规划,这项改革理应更加慎重,认真调查研究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在高中教育阶段是否切实可行,然后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不能操之过急,要切切实实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的下一代负责。(新华网 2009-03-0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6
估计不会。

据【“民网】消息得知,

从2010年起,新入学的高中生(9月1号后)取消文理分科。

【山东省先行试点】。

文理分科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即将教学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让学生作出选择后进行分别教育。
文理分科在大陆始于1977年的恢复高考。但事实上这种制度源于对苏联模式的照搬。二战使苏联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因此战后重建急需以分科教育来快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大陆1949年后,同样急需专业人才,因此开始了文理分化的步伐,首先成立了西安、南京、重庆等最早的8所外语学校,并在50年代开始了对高校的合并。当时实现工业化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为了适应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自1952年起,将同类专业院校合并为专业学院,建起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体制。这样的合并加强了工科院校的专业性,但也造成专业面窄,且理工、文理分家,文法、财经等学科也被削减。
但在文革结束前,大陆的高中一般都没有实行文理分科。1977年,恢复高考制后,为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才开始。
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都包括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必修科: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或日语)
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但现行的制度要求文科依然必须保留对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而理科只保留政治科目。但目前这在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也更多只为了应付会考或上级的检查。实际的教学上老师也不太重视,而大部分的学生也轻视这些科目。而如果在会考或其它的检查之后学校就直接将这些科目从课程表上删除。文科、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材上也有所区别,这些科目文科一般比理科要简单。
【要到2011年山东省高考将取消分科制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3-07
对于学生来说,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困难。因为这不但要求学生了解自身实际,还要了解高考的实际现状。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是最关键的。但是问题的难处在于:我们自己不了解自己最擅长什么,最适合什么,最需要什么。我们还很容易受社会功利的影响。所以,真要选择,没有好不好,对不对之说,而应该是最合理还是最不合理之说。所以,请您看看我下面的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做教育到现在14年了,希望能给你的选择提供帮助!
我认为你应该注意下面的几个原则:
1.兴趣和特长优先考虑.因为无论你学习文还是理,没有兴趣就会在竞争中丧失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特长就没有特殊的优势,这是赛场上合理的"抢跑"行为,优势明显.
2.以我为主不盲从原则.因为事关前途未来的选择,所以很多人都格外谨慎.但是随之 而来的是很多人瞻前顾后,首鼠两端,举棋不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所以糊里糊涂,并不知道为什么上,也不知道上了哪科会怎么样.很多人上文科后退出学理也很多人退出理学文,把选择当作了试验场,请注意:时间是有限的,适应也非一日之功!所以翻来覆去的做法首先得否定.你真得试验不起!选择适合自己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把外在的因素尽量排除.因为很多人可能只是根据自己来建议,也有很多人可能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
3.权衡利弊原则.自己可以采取数学方法分条列举,从兴趣到学科优势,从个人因素到外在因素,逐项列举,能占 优势的是最大的方向.
4.长远原则.很多人会提出文科或者理科发展空间问题,虽然可以考虑,但是不应该作为关键,因为谁都不是先知先觉的人,不能预见七八年以后的社会形势,因为人才的需求有它的时代性,地域性,综合性.同样是北京或者清华等高等学府的学生,也有难从业者.看准方向,积极准备,扎实提高是关键.另外,也不要仅仅拿一次考试的成绩做自己选择的理由,回头看看过去,仔细想想未来,做综合考虑,长远打算,是重要一环.
请你自己权衡,不要把命运寄托在别人那里.也不要简单的靠性别来决定,一切需要你综合考量,做出理智的选择吧!
第3个回答  2009-03-07
这是一个逐步改、慢慢改的过程。因为文理分科的时间很长了。78年我们高考就是分的文理科。一下改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现在进行高中的课程改革,今天温总理的报告也说了,要逐步的加强对学校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的改革,这是有一个过程的。今后要加大研究型学习的力度,要加大综合实践方面的力度,今后可能有一些必修、选修课,有的地方可能还实行修学分,还有加大高中学业的考核标准,因为现在有的高中毕业生毕业之后,学理的就只学理工的东西,文科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知道。文科也有这个问题,今后把大家都看到的弊端加以革除,让学生学得更全面一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改革的路径、过程,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这是人大代表鲁善坤说的
没那么快改变
昨晚打错了
第4个回答  2009-03-06
十年以内不可能
根本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失败的模式
这么多年说要改革 减负 实际上都是换汤不换药 说一套做一套
根本在于高考制度和高等教育(大学教育)改革
你想想 高考不改 高中教育就算改了 那个老师教育方式敢该阿 都想考大学 谁敢松懈阿
如果教育彻底改革就难说了 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 高考制度和高等教育(大学教育)改革嗜一个庞大的工程 短期是不可能改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