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亲近善知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前段时间我看完了《心住非家-菩提树下成正觉》,整理了一篇文章《善知识的重要性》,昨晚在书院上课,兮姐在几个老师兄分享完《菩提树下成正觉》的总结后,重点强调了下我们学习佛法是否做到亲近善知识,我才发现自己只是知道善知识的重要性,可做到亲近善知识还相差很远很远......

        之前接触佛法的第一本书,叫《大船师》,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无意在网上看到一个典故,才稍微明白,“在横越一条大河之时,河中虽然有一条渡船,可是假如没有船师,此时自己如果迳自行舟就有沉没陷溺的危险,若有船师就可以毫不费力的抵达彼岸。”横越生死大海亦复如是,若无善知识为作导引,虽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仍有沉没于生死巨流的危险。颂曰:“若无救护归依处,有舟亦难至彼岸,虽具圆满诸功德,若无上师难解脱。”因此一定要依止如船师之善知识,才能超越生死大海抵达涅盘之彼岸。

      《菩提树下成正觉》第一部分师父开示,就花费了很大篇幅讲依人不依法的种种错误行为,这里似乎看是有矛盾,叫我们亲近善知识,又让我们依法不依人,其实是我们理解的偏差,亲近有法的善知识,某种程度上就是相当于依法不依人,正所谓“道依人弘、法依人传”,没有传法的善知识,我们如何了知这解脱灭苦的佛法呢,在修行的路途中,我们既要重视依法而自立,还要面对修行路上师父对自己的打磨,要经得起师父对自己的考验。

        那么我需要如何亲近善知识呢?四预流支的落实,就是亲近的第一步吧,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如理思维-法随法行,其中前三个我觉得就是对应九字真言的内容,读原经-拎重点-写体会,大人规定日常大家写反省日记、课后拎重点写体会、发师父开示摘录等,规定了最基本的数量要求,可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位,这些只是最基本亲近善知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想要如理思维、法随法行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大人、兮姐还会根据各自的总结内容进行对应的提醒与指导,避免大家修行不在正道上,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数量上自己的第一步算是做到位了,质量上需要再加强下,那么第二步是什么?经过兮姐提醒,我才发现,我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一件事,我们是否给师父写过月度修行总结?或者季度、年度修行总结?没有师父,就没有我现在所接触到的一切,饮水思泉,不忘根本,师父虽然我经常接触不到,但是他的法本却时时滋润着我,让我得受佛陀智慧恩典。师父他也时刻默默的关注着我们,期待我们的早日成长起来,共持如来家业,所以日后必须精进些,争取一个月发一次总结给他,让他多来拍拍自己。

        第三步,也是兮姐提醒了下,我发现自己也没做到位,同修间的共同学习,老师兄、新师兄都有闪光之处,也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是否注意学习与吸纳呢?每个人发出来的反省总结、拎重点写体会的内容,我们有仔细去看吗?其实每个人生活在这个欲界里,碰到的问题大都大同小异,只是早或晚的问题,向同修间的学习,也是我们少走弯路的一条捷径,所以仔细看同修发出来的总结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不管内容有用没用,分享者都是很用心的总结归纳,所以自己也要给予必要的感恩及鼓励,最少点个赞吧。

        第四步,我想说亲近山上的大德高僧,山上的出家师们肯定比我们在这条路上走的要远多了,我有时也会把一些问题跟怀师父讨论,他总是耐心谦虚的来给予指导,写到这里,想想真幸福呀,这么多人可以学习,这么多人陪伴共同前行,不管是灵山寺、佛堂、读书会,我感觉都是自己的另一个家,所有共修的亲们,都是自己的家人,所以我也期待自己能早日为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有的亲近,我发现都是对自己好的上面亲近,那么对于善知识,我们除了听话照做,又给予他们什么回报呢?我现在能想到的答案就是修行得果,立行弘法算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