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存在基础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2019年新年之际,中国股市因一场重大的会计变革而掀起轩然大波。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商誉处理提出了新的见解,建议将其在一定期限内分摊计入损益,这意味着以往并购溢价形成的商誉将不再永久免于减值。这一政策调整在1月份迅速引发了企业的预亏潮,对股市的稳定性造成了显著冲击。监管机构借此机会倡导更为审慎的并购策略,试图通过调整会计准则来降低潜在风险。

会计界的核心原则——谨慎性原则,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然而,其理论地位曾一度面临质疑。在全球范围内,这一原则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构成包括17条IAS和若干IFRS解释条款,再加上23条IFRIC解释。例如,IFRIC Interpretations虽非正式准则,但对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回顾历史,IASC/IASB于1989年首次发布的概念框架,明确提出了相关性、公允性以及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谨慎运用的原则。这一框架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反映真实经济情况,而谨慎性则在其中扮演了调和风险与透明度的角色。然而,完整的框架内容需要通过App查阅才能一览无遗。🔗App 内查看

此次商誉处理准则的调整,无疑是对谨慎性原则回归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不仅考验了企业对会计规则的适应性,也引发了会计理论界对准则灵活性与风险控制的深入探讨。会计准则的每一次变革,都在重新定义着企业决策者和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也对全球经济的稳健运行产生深远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