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傻乎乎的,怎么办???

我18岁了,女生,我高中毕业了,我外表总是傻乎乎的,让我很没有自信!我长得不难看,可能是我接触过的事物太少的原因,让人看得我很傻,老出糗,和我妈妈出来见人不是说错话就是做错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让人觉得这孩子傻,我家人也老说我傻,我要疯了,怎么才能改?????????????????????????????
谢谢大家!!!!!!!!!!!!!!

你好,我的朋友:

看了你写的东西后,我非但不觉得你傻,
相反,我反道觉得你是一个内秀的人,
如果你真傻的话
你就不会有像你问题里面的反省
不会有诚心要改变这种状态的想法
也不会高分提这个问题
不是吗?
所以你非但不傻, 你还有非常令人欣赏的精神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的
包括看起来似乎是非常优秀的人,
他们也不一定就具有这种每个优秀者应当具备时时自我反省的精神
相反他们有的是自以为是。
好的,没多少意义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我们进入正题吧!

(一)
就你提到的 “我长得不难看” ,
其实很显然,你已经认识到了你的情况,但你就为什么就不能非常肯定的说,大声的对自己说:我不丑,相反,我比很多的人都还漂亮。
在生活中我们见得多了:
漂亮的女孩子,由于时时得到别人的称赞
总是那么的神采奕奕,因为神采奕奕,
她显得更加的可爱妩媚;
有的人虽然并不是非常的漂亮,由于自信得体
也不乏魅力。
这些都是为什么?
——自信!

把自己亮出去,首先要的就是自信。
(由于你在生活中常常得到的是消极的评价,
所以更进一步导致了你的不自信,
所以你得先找回你已经久违的自信,
才能重树好你的个人形象)。

(在末尾我会给出如何叫人自信的方法
非常值得你借鉴的噢!)

(二)
你又提到“可能是我接触过的事物太少的原因,
让人看得我很傻”,
其实我真的没什么要说的,
因为你都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子,
你缺些什么东西。
你说“老出糗,和我妈妈出来见人不是说错话就是做错事”,
是的,
如你所说的
你是要多多走出去煅炼的
你多注意一下你周围的人,
尤其是那些善于人际交际的人
有谁不是在外面煅炼出来的
我的大学朋友们
凡是那些在学校有知名度的
又在社团、又在团委、又在学生会
或者又是在学院报社当记者的
听听他们的建议:
大胆的去做
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从来就不说话
一说话
当然就不那么完美了
你常常主动的去说
(不要怕被人家笑话,你现在被人家笑话,就是为了将来不再被别人笑话噢!)
并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
不断总结
总有一天
你会发现你也很能侃的

大胆的去说话
去做事
你会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如此的富有魅力!

总之,当你自信自己能行,勇于亮出你自己,
并且付诸实施的时候,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下面我要告诉你的是如何找回自信:

建立自信的具体方法
(一)挑前面的位子坐
你是否注意到,无论在教学或教室的各种聚会中,后排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分占据后排座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二)练习正视别人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某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直觉地问自己:“你想要隐藏什么呢?他怕什么呢?他会对我不利吗?”
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躲避别人的眼神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或想到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这都是一些不好的信息。
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你: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诉你的话是真的,毫不心虚。
(三)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当大卫·史华兹还是少年时,到镇中心去是很大的乐趣。在办完所有的差事坐进汽车后,母亲常常会说:“大卫,我们坐一会儿,看看过路行人。”
母亲是位绝妙的观察行家。她会说:“看那个家伙,你认为他正受到什么困扰呢?”或者“你认为那边的女士要去做什么呢?”或者“看看那个人,他似乎有点迷惘。”
观察人们走路实在是一种乐趣。这比看电影便宜得多,也更有启发性。
许多心理学家将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跟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的不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但是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借着改变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完全没有自信心。
普通人有“普通人”走路的模样,作出“我并不怎么以自己为荣”的表白。
另一种人则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像跑。他们的步伐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15分钟内成功。”
使用这种“走快25%”的技术,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滋长。
(四)练习当众发言
拿破仑·希尔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
在会议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你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很涉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发言时,他就又中了一次缺少信心的毒素了,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要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他命”。
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后才发言。要做破冰船,第一个打破沉默。也不要担心你会显得很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所以不要再对自己说:“我怀疑我是否敢说出来。”用心获得会议主席的注意,好让你有机会发言。
(五)咧嘴大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自己很实际的推动力,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实在无法再对你生气。拿破仑·希尔讲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天,我的车停在十字路口的红灯前,突然‘砰’的一声,原来是后面那辆车的驾驶员的脚滑开刹车器,他的车撞了我车后的保险杠。我从后视镜看到他下来,也跟着下车,准备痛骂他一顿。“但是很幸运,我还来不及发作,他就走过来对我笑,并以最诚挚的语调对我说:‘朋友,我实在不是有意的。’他的笑容和真诚的说明把我融化了。我只有低声说:‘没关系,这种事经常发生。’转眼间,我的敌意变成了友善。”
咧嘴大笑,你会觉得美好的日子又来了。笑就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没有什么用的,要露齿大笑才能有功效。我们常听到:“是的,但是当我害怕或愤怒时,就是不想笑。”当然,这时,任何人都笑不出来。窍门就在于你强迫自己说:“我要开始笑了。”然后,笑。要控制、运用笑的能力。
(六)怯场时,不妨道出真情,即能平静下来
内观法是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这是实验心理学之祖威廉·华特所提出的观点。此法就是很冷静地观察自己内心的情况,而后毫无隐瞒地抖出观察结果。如能模仿这种方法,把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心理秘密,毫不隐瞒地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就没有产生烦恼的余力了。例如初次到某一个陌生的地方,内心难免会疑惧万分,这时候,不妨将此不安的情绪,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几乎愣住了,我的心忐忑地跳个不停,甚至两眼也发黑,舌尖凝固,喉咙干渴得不能说话。”这样一来,不但可将内心的紧张驱除殆尽,而且也能使心情得到意外的平静。不妨再举一个很实在的例子。有一个位居美国第5名的推销员,当他还不熟悉这行工作时,有一次,他竟独自会见美国的汽车大王。结果,他真是胆怯得很。在情不自禁之下,他只好老实地说出来了:“很惭愧,我刚看见你时,我害怕得连话也说不出来。”结果,这样反而驱除了恐惧感,这要归功于坦白的效果。
(七)如用肯定的语气则可以消除自卑感
有些女人面对着镜子,当她看到自己的形影或肤色时,忍不住产生某种幸福的感受。相反地,有些女人却被自卑感所困扰。虽然彼此的肤色都很黑黝,但自信的女人会以为:“我的皮肤呈小麦色,几乎可跟黑发相媲美。”而她内心一定暗喜不已。可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女人却因此痛苦不堪地呻吟起来:“怎么搞的,我的肤色这么黑。”两种人的心情完全不同。有的女人看见镜子就丧失信心,甚至在一气之下,把镜子摔破。由此可见,价值判断的标准是非常主观而又含糊的。只要认为漂亮,看起来就觉得很漂亮,如果认为讨厌,看来看去都觉得不顺眼。尤其,关于自卑感的情况,也常常会受到语言的影响,所以说,否定意味的语言,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物性论》一书的作者是古罗马大诗人卢克莱修,他奉劝天下人要多多称赞肤色黑黝的女人说:“你的肤色如同胡桃那样迷人。”只要不断如此赞赏对方,那么,这位女人即使再三对镜梳妆,或明知自己的皮肤黑黝,也会毫不在乎。这样一来,她就能专心于化妆,而且总觉得自己不失为迷人的女性。
接着,卢克莱修奉劝我们不妨将“骨瘦如柴”改说为“可爱的羚羊”,把“喋喋不休”改说为“雄辩的才华”。不同的语言可将相同的事实完全改观,而且也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总之,运用肯定或否定的措词,可将同一件事实,形容成有如天壤之别的结果。可见措词这件事,诚然是任何天才都无法比拟的魔术师。在任何情况之下,只要常用有价值的措词或叙述法,则可以将同一个事实完全改观,当然驱除自卑感,而令人享受愉快的生活。
(八)自信培养自信
如果缺乏自信时,一直做些好像没有自信的举动,就会愈来愈没有自信。
缺乏自信时更应该做些充满自信的举动。缺乏自信时,与其对自己说没有自信,不如告诉自己是很有自信的。为了克服消极、否定的态度,我们应该试着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如果自认为不行,身边的事也抛下不管,情况就会渐渐变得如自己所想的一样。有某一学生团体,提倡大学生每年选出一位最合乎现代且美丽的大学生,并且举办比赛。以下是那里的工作人员说的。他(她)们到各大学、到大街上,看到美丽的人,就把小册子拿给他(她)们看,请他(她)们参加这个比赛。从地方到中央,举办一次又一次各种的比赛。然而,大家变得愈来愈美,简直让人看不出来。那里的工作人员说:“大概愈来愈有自信了吧!”这话完全正确。因为 “我要参加这个比赛”的这种积极态度,使这些人显得好美。“我要参加这个比赛”,这种肯定生活的态度产生自信,使这些人显得更美。丹麦有句格言说:“即使好运临门,傻瓜也懂得把它请进门”,如果抱着消极、否定的态度,即使好运来敲自己的门,也不会把它请入内。机会来临时,更应该抛开自己消极、否定的态度。运气不仅发自于外,也发自于内心“今天一整天都不说刻薄话”,这些事看起来容易其实不简单。但是,只要下定决心去做,就做得到。如果能在声音中表现得有笑容,那么人生就会一天天变得亮丽起来。因为,如果声音带着亲切的笑意,人们就会想和你交谈,然后因为和人接触而有精神起来。电话交谈时,如果用有笑容的声音说话,对方听了舒服,自己也觉得快意。苦着一张脸或者冷言冷语地,不仅会让对方不舒服,自己也会不痛快。用言语冲撞对方时,就是用言语在冲撞自己,自己对对方的态度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态度。我们应该像砌砖块一样一块一块砌起来,堆砌我们对人生积极、肯定的态度。即使不能喜欢所有的人,也应该努力多喜欢一个人也好,喜欢一个人,相对地,也会喜欢自己,然后,也会克服对他人不必要的恐惧。因为,自信会培养自信。一次小成就会为我们带来自信。如果一下就想做伟大、不平凡的事,就会愈来愈没有自信。
(九)做自己能做的事
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时,个性会显现出来。重要的是,与其极欲恢复自我的形象,不如找出现在可以做的事。知道应该做的事,然后加以实行,就可以从自我的形象中获得解放。总之,要试着记下马上可以做的事,然后加以实践,没有必要非是伟大、不平凡的行动只要是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就足够了。因为我们就是想一步登天,所以才找不到事做。“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可以轻松做完的工作,如果留到第二天,工作就会变得很沉重。如果心想“真烦!”而留待第二天,工作就会相对地变重。今天能动手做的事如果拖到第二天,那么那些延迟的工作就会使自己的负担加重。从没遇到有人说:“从明天起我要戒烟!”而把烟戒了的。也从没有遇到有人说:“今晚酒喝到此为止!”而把酒戒掉的。以下是一位摄影师的小故事。一次,这位摄影师出席某个聚会。前往酒会的途中,这位摄影师说道:“我戒酒了”,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回答:“刚才我决定戒掉的。”他把烟、酒都戒掉了。大部分的人都会回答:“待这次酒会过后”或者“这次酒会是最后一次”。“永远”也是一小时一小时累积起来,因为抽掉一小时,也就没有永远了。试着制作两张卡片,一张写上“Go ahead!”(做吧),另一张写上“待会儿再做”。把这两张卡片随身带着,当自己不太有自信时,抽出其中一张。这时应该抽出写着“Go ahead!”那张。我们可以在背面先写上“要有自信”。当自己不知道要不要做时,务必抽出这张卡片。因为今天关系着第二天,今天可以动手做的事如果没有动手做,明天再要动手做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跑马拉松,因为身体会疲倦,所以我们不可能每超越一根电线杆就更有动力。但是,只要不完全是肉体上的操劳,一次一次的达成目标会带给人更多的动力。所以,应该把大目标分成几个小阶段来达成。每达成一个阶段,都会产生新的动力。然后就会激发达成终极目标所需要的动力。心想:“大概很难吧!”然后陷入忧郁的人,一开始就被目标屈服了,而且,这些人会立一个自己做不到的目标,可见他们内心已经扭曲。一个健全的灵魂,会向往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心智发育未成熟的人,会不断采取非常强烈的自我中心的态度。这种表现型,以自我中心的人一旦订立目标,一定是立刻吸引众人注意的那个目标,然后,因为执着于那个目标,而迷失了此时此地自己应该做的事到了最后就是独来独去,标新立异。年轻时候喜欢标新立异的人,老了以后往往抑郁度日,就是这个缘故。年轻时无法克服自我表现、自我中心的个性,到上了年纪,就成了忧郁症。有句俗话说:“雁子飞,乌龟也跺脚”,就是说“找不到自己要作的事”的人,不做像这句话中的乌龟吗?假设乌龟看到雁子飞过天空而自己也想飞,那不是很奇怪吗?乌龟应该有乌龟能做而雁子不能做的事才对。

参考资料:http://whblinux.blogchina.com/5274624.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7-08
你好
小妹妹
看了你的提问我从如下己方面回答
1不要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勇敢、自信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 你家人说你是“傻”,这些只是提醒你,不要过多难过;作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你要理解包容他们;
3 你可能比较天真,没有踏入社会圈圈;其实在你以后逐渐成长过程中,你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这是一个成长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
4 你可能比较外向活泼;这是非常好的性格;你要多交一些好朋友,多和家人、朋友聊天会对你有帮助的

我的联系方式:QQ12462113

最后希望你越来越漂亮、聪明;以下是从网上摘录的,可能会对你有用

如何变聪明?
1 玩出创造力
即使是初学者,面对需要动脑思考、判断、布局的游戏(如桥牌、西洋棋、象棋),每一步也能想出十种以上的玩法。纽约市爱因斯坦医学院一项21年的研究发现,每星期至少玩一次游戏(如西洋棋、桥牌等)的老年人,比不玩游戏的老年人减少50%罹患失智症的机会。

2 培养急速反应能力
任天堂等电动玩具、小钢珠能训练快速反应能力,并且在快速集中注意力后得到相对放松。乔治华盛顿大学神经学教授瑞司塔克建议工作空档时玩丢纸团游戏:背对垃圾桶约六呎处,手拿纸团快速转身将纸团丢进垃圾桶。

3 生活里创造新经验
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会扼杀脑力,杜克大学脑神经生物学家凯兹在《让你大脑new一下》中鼓励人们破除生活惯例,创造新经验。例如挑选全新的路线上班上学,搜寻新路上有什麼声音、哪种味道、哪种风景;每天到不同的餐馆吃饭,尝新滋味,让感官经验多元。

4 体验自助旅行的乐趣
旅行的意义在於开拓视野、感受新环境的刺激,所以出国旅行应避免参加大型旅行团或通华语的市区导览团,尽量选择自由行或自助旅行,最好能租车或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到当地的市集逛逛,多花一点时间在调味料或香草区,闻闻看你未曾接触的味道,和当地人聊天,使大脑保持能随时面对新问题的最佳状态。意想不到的挑战将使大脑神经细胞有机会发展新连结。

5 用音乐放松心情
据说听莫札特的音乐可以改善空间感、促进大脑逻辑发展,然而领有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TA证照的专业音疗师徐绮苹说,所谓「莫札特效应」是媒体断章取义和市场炒作的结果,当初主持莫札特效应研究的学者后来表示,该项研究样本过少、研究时间太短,不能证明莫札特音乐对於大脑发展有长期助益。

徐绮苹认为,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主观的,目前音乐治疗领域并没有直接给予处方签,音乐对一般人的主要作用在於纾解压力、放松心情,每个人都有专属於自己的音乐风格;对於特殊族群如自闭儿、唐氏症则有更进一步改善肢体动作、语言能力或过动的成效。

6 吃对食物让大脑维持健康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脑细胞保持柔软有弹性、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风的风险,例如酪梨、油菜籽油、亚麻仁油、橄榄油、绿色叶菜类、鲑鱼、鲔鱼、鳟鱼等。

而蔬果中所含的天然抗氧化剂能保护脑细胞不受自由基侵害并增强记忆力,例如梅子、葡萄乾、蓝莓、草莓、蔓越莓、菠菜、李子、青花菜、柳橙等。

7 阅读是全脑活动
洪兰说,阅读时带动视觉皮质,手要翻书眼睛要动,书本上的字转成音、音储存到前脑变成意,阅读提升智慧,每读一个字就会激发相关的字,因此也可以提升创造力和想像力。

8 启动全感官经验
观察小婴儿认识新事物的步骤,一定是动手摸、看看它,然后闻一闻、咬咬看。

专家建议,启动多种感官做同一件事,加入平常少用的感官如嗅觉、触觉,避开大脑预期的模式,能建立新的神经连结地图。例如回家时闭起眼睛找电灯开关,回忆脱鞋放哪、桌椅在哪、房间的方位。

洪兰带儿子去买菜时,先教他念购买清单,训练阅读语言能力;和他一起比价,训练计算数学功力;再教他辨识商品摆设的空间方位能力。

9 运动让大脑年轻
运动会刺激天然抗忧郁荷尔蒙脑内啡的释放,减轻压力;而打球或做家事等制式工作能压抑掌管情绪的杏仁核无故发射,不让坏情绪来捣蛋。有氧运动则会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把氧气带上脑袋。伊利诺大学脑神经科学家克空比建议,每天15分钟的快走就能保持良好体能状态,并减缓脑神经细胞流失速度。

10 留白思考
头脑体操不是让大脑累到不行。史丹福大学研究发现实验室动物长期暴露在压力荷尔蒙下,会使海马回记忆学习中枢有萎缩现象。

麻州的威廉斯学院心理学教授索罗门说,压力将使你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记忆能力也降低。专家建议,工作再忙每天都记得留白半小时到一小时时间,整理思绪,静坐、冥想都是纾压的好方

· 起床后可先搓手,揉揉眼睛及耳朵,眼睛周围的穴道对肝脏有帮助;耳朵的穴道则几乎包含全身系统的健康。

· 口念六字诀:可以常念庄子的六字养生诀「嘘呵呼四吹嘻」。以共鸣的方式,让五脏得到能量。

· 工作疲累时,可以利用5分钟的打坐,调整呼吸,让神经达到平衡放松效果。

· 回家后,可以试试在软垫或床垫上前滚翻、后滚翻。这些动作可以刺激到肝胆经,强化肝胆功能,对於用眼过多的上班族帮助。

· 睡前可以赤脚站在空的竹筒(高15公分)上,站约5~15分钟。老人家可以坐下,用脚踩在竹筒上较不易摔倒。竹筒的中空处形成气场,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也较容易入睡。

· 睡前做倒立。倒立可以达到阴阳平衡,刺激脑内啡分泌,重组身体消耗的能量。

最近,英国一项研究证实,只要略微改变一下生活方式,进行积极的“大脑锻炼”,例如换只手刷牙、闭着眼洗澡、做字谜游戏等,7天之内可使人的智力提高10%-40%。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播出的《一周使你更聪明》电视节目中,制作组对15名志愿者进行了“大脑锻炼”的测试。一周后,被测试者的智商最少提高了一成,最多提高了四成。制片人菲利普·莫罗说:“节目播出后,一些人给我们打来电话说,大脑锻炼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有人甚至说,5年来他第一次晚上睡得这么香。”

以下便是《一周使你更聪明》栏目教大家锻炼大脑的具体方法:
星期一:正餐吃海鱼;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而不要坐公交车。
星期二:从字典里挑出陌生的字词,在与别人交谈时使用。
星期三:练瑜伽、普拉提或参加一堂冥想课;跟不认识的人聊天。
星期四:上班时走不同的路线;做做“脑筋急转弯”。
星期五:不喝咖啡或酒;背诵购物清单。
星期六:用平时不常用的那只手刷牙;闭着眼睛冲热水澡。
星期日:做纵横字谜游戏;到户外快步走。
研究最后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训练记忆力、增加空间感、做些反常态的事情以及合理安排饮食等,都可改善大脑功能,令人变得更加聪明。” (羊城晚报)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8b817820100048f

第2个回答  2006-06-24
看了你写的东西后,我非但不觉得你傻,
相反,我反道觉得你是一个内秀的人,
如果你真傻的话
你就不会有像你问题里面的反省
不会有诚心要改变这种状态的想法
也不会高分提这个问题
不是吗?
所以你非但不傻, 你还有非常令人欣赏的精神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的
包括看起来似乎是非常优秀的人,
他们也不一定就具有这种每个优秀者应当具备时时自我反省的精神
相反他们有的是自以为是。
好的,没多少意义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我们进入正题吧!

(一)
就你提到的 “我长得不难看” ,
其实很显然,你已经认识到了你的情况,但你就为什么就不能非常肯定的说,大声的对自己说:我不丑,相反,我比很多的人都还漂亮。
在生活中我们见得多了:
漂亮的女孩子,由于时时得到别人的称赞
总是那么的神采奕奕,因为神采奕奕,
她显得更加的可爱妩媚;
有的人虽然并不是非常的漂亮,由于自信得体
也不乏魅力。
这些都是为什么?
——自信!

把自己亮出去,首先要的就是自信。
(由于你在生活中常常得到的是消极的评价,
所以更进一步导致了你的不自信,
所以你得先找回你已经久违的自信,
才能重树好你的个人形象)。

(在末尾我会给出如何叫人自信的方法
非常值得你借鉴的噢!)

(二)
你又提到“可能是我接触过的事物太少的原因,
让人看得我很傻”,
其实我真的没什么要说的,
因为你都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子,
你缺些什么东西。
你说“老出糗,和我妈妈出来见人不是说错话就是做错事”,
是的,
如你所说的
你是要多多走出去煅炼的
你多注意一下你周围的人,
尤其是那些善于人际交际的人
有谁不是在外面煅炼出来的
我的大学朋友们
凡是那些在学校有知名度的
又在社团、又在团委、又在学生会
或者又是在学院报社当记者的
听听他们的建议:
大胆的去做
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从来就不说话
一说话
当然就不那么完美了
你常常主动的去说
(不要怕被人家笑话,你现在被人家笑话,就是为了将来不再被别人笑话噢!)
并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
不断总结
总有一天
你会发现你也很能侃的

大胆的去说话
去做事
你会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如此的富有魅力!

总之,当你自信自己能行,勇于亮出你自己,
并且付诸实施的时候,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下面我要告诉你的是如何找回自信:

建立自信的具体方法
(一)挑前面的位子坐
你是否注意到,无论在教学或教室的各种聚会中,后排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分占据后排座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二)练习正视别人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某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直觉地问自己:“你想要隐藏什么呢?他怕什么呢?他会对我不利吗?”
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躲避别人的眼神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或想到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这都是一些不好的信息。
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你: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诉你的话是真的,毫不心虚。
(三)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当大卫·史华兹还是少年时,到镇中心去是很大的乐趣。在办完所有的差事坐进汽车后,母亲常常会说:“大卫,我们坐一会儿,看看过路行人。”
母亲是位绝妙的观察行家。她会说:“看那个家伙,你认为他正受到什么困扰呢?”或者“你认为那边的女士要去做什么呢?”或者“看看那个人,他似乎有点迷惘。”
观察人们走路实在是一种乐趣。这比看电影便宜得多,也更有启发性。
许多心理学家将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跟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的不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但是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借着改变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完全没有自信心。
普通人有“普通人”走路的模样,作出“我并不怎么以自己为荣”的表白。
另一种人则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像跑。他们的步伐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15分钟内成功。”
使用这种“走快25%”的技术,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滋长。
(四)练习当众发言
拿破仑·希尔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
在会议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你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很涉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发言时,他就又中了一次缺少信心的毒素了,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要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他命”。
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后才发言。要做破冰船,第一个打破沉默。也不要担心你会显得很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所以不要再对自己说:“我怀疑我是否敢说出来。”用心获得会议主席的注意,好让你有机会发言。
(五)咧嘴大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自己很实际的推动力,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实在无法再对你生气。拿破仑·希尔讲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天,我的车停在十字路口的红灯前,突然‘砰’的一声,原来是后面那辆车的驾驶员的脚滑开刹车器,他的车撞了我车后的保险杠。我从后视镜看到他下来,也跟着下车,准备痛骂他一顿。“但是很幸运,我还来不及发作,他就走过来对我笑,并以最诚挚的语调对我说:‘朋友,我实在不是有意的。’他的笑容和真诚的说明把我融化了。我只有低声说:‘没关系,这种事经常发生。’转眼间,我的敌意变成了友善。”
咧嘴大笑,你会觉得美好的日子又来了。笑就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没有什么用的,要露齿大笑才能有功效。我们常听到:“是的,但是当我害怕或愤怒时,就是不想笑。”当然,这时,任何人都笑不出来。窍门就在于你强迫自己说:“我要开始笑了。”然后,笑。要控制、运用笑的能力。
(六)怯场时,不妨道出真情,即能平静下来
内观法是研究心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这是实验心理学之祖威廉·华特所提出的观点。此法就是很冷静地观察自己内心的情况,而后毫无隐瞒地抖出观察结果。如能模仿这种方法,把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心理秘密,毫不隐瞒地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就没有产生烦恼的余力了。例如初次到某一个陌生的地方,内心难免会疑惧万分,这时候,不妨将此不安的情绪,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几乎愣住了,我的心忐忑地跳个不停,甚至两眼也发黑,舌尖凝固,喉咙干渴得不能说话。”这样一来,不但可将内心的紧张驱除殆尽,而且也能使心情得到意外的平静。不妨再举一个很实在的例子。有一个位居美国第5名的推销员,当他还不熟悉这行工作时,有一次,他竟独自会见美国的汽车大王。结果,他真是胆怯得很。在情不自禁之下,他只好老实地说出来了:“很惭愧,我刚看见你时,我害怕得连话也说不出来。”结果,这样反而驱除了恐惧感,这要归功于坦白的效果。
(七)如用肯定的语气则可以消除自卑感
有些女人面对着镜子,当她看到自己的形影或肤色时,忍不住产生某种幸福的感受。相反地,有些女人却被自卑感所困扰。虽然彼此的肤色都很黑黝,但自信的女人会以为:“我的皮肤呈小麦色,几乎可跟黑发相媲美。”而她内心一定暗喜不已。可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女人却因此痛苦不堪地呻吟起来:“怎么搞的,我的肤色这么黑。”两种人的心情完全不同。有的女人看见镜子就丧失信心,甚至在一气之下,把镜子摔破。由此可见,价值判断的标准是非常主观而又含糊的。只要认为漂亮,看起来就觉得很漂亮,如果认为讨厌,看来看去都觉得不顺眼。尤其,关于自卑感的情况,也常常会受到语言的影响,所以说,否定意味的语言,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物性论》一书的作者是古罗马大诗人卢克莱修,他奉劝天下人要多多称赞肤色黑黝的女人说:“你的肤色如同胡桃那样迷人。”只要不断如此赞赏对方,那么,这位女人即使再三对镜梳妆,或明知自己的皮肤黑黝,也会毫不在乎。这样一来,她就能专心于化妆,而且总觉得自己不失为迷人的女性。
接着,卢克莱修奉劝我们不妨将“骨瘦如柴”改说为“可爱的羚羊”,把“喋喋不休”改说为“雄辩的才华”。不同的语言可将相同的事实完全改观,而且也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总之,运用肯定或否定的措词,可将同一件事实,形容成有如天壤之别的结果。可见措词这件事,诚然是任何天才都无法比拟的魔术师。在任何情况之下,只要常用有价值的措词或叙述法,则可以将同一个事实完全改观,当然驱除自卑感,而令人享受愉快的生活。
(八)自信培养自信
如果缺乏自信时,一直做些好像没有自信的举动,就会愈来愈没有自信。
缺乏自信时更应该做些充满自信的举动。缺乏自信时,与其对自己说没有自信,不如告诉自己是很有自信的。为了克服消极、否定的态度,我们应该试着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如果自认为不行,身边的事也抛下不管,情况就会渐渐变得如自己所想的一样。有某一学生团体,提倡大学生每年选出一位最合乎现代且美丽的大学生,并且举办比赛。以下是那里的工作人员说的。他(她)们到各大学、到大街上,看到美丽的人,就把小册子拿给他(她)们看,请他(她)们参加这个比赛。从地方到中央,举办一次又一次各种的比赛。然而,大家变得愈来愈美,简直让人看不出来。那里的工作人员说:“大概愈来愈有自信了吧!”这话完全正确。因为 “我要参加这个比赛”的这种积极态度,使这些人显得好美。“我要参加这个比赛”,这种肯定生活的态度产生自信,使这些人显得更美。丹麦有句格言说:“即使好运临门,傻瓜也懂得把它请进门”,如果抱着消极、否定的态度,即使好运来敲自己的门,也不会把它请入内。机会来临时,更应该抛开自己消极、否定的态度。运气不仅发自于外,也发自于内心“今天一整天都不说刻薄话”,这些事看起来容易其实不简单。但是,只要下定决心去做,就做得到。如果能在声音中表现得有笑容,那么人生就会一天天变得亮丽起来。因为,如果声音带着亲切的笑意,人们就会想和你交谈,然后因为和人接触而有精神起来。电话交谈时,如果用有笑容的声音说话,对方听了舒服,自己也觉得快意。苦着一张脸或者冷言冷语地,不仅会让对方不舒服,自己也会不痛快。用言语冲撞对方时,就是用言语在冲撞自己,自己对对方的态度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态度。我们应该像砌砖块一样一块一块砌起来,堆砌我们对人生积极、肯定的态度。即使不能喜欢所有的人,也应该努力多喜欢一个人也好,喜欢一个人,相对地,也会喜欢自己,然后,也会克服对他人不必要的恐惧。因为,自信会培养自信。一次小成就会为我们带来自信。如果一下就想做伟大、不平凡的事,就会愈来愈没有自信。
(九)做自己能做的事
做自己做得到的事时,个性会显现出来。重要的是,与其极欲恢复自我的形象,不如找出现在可以做的事。知道应该做的事,然后加以实行,就可以从自我的形象中获得解放。总之,要试着记下马上可以做的事,然后加以实践,没有必要非是伟大、不平凡的行动只要是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就足够了。因为我们就是想一步登天,所以才找不到事做。“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可以轻松做完的工作,如果留到第二天,工作就会变得很沉重。如果心想“真烦!”而留待第二天,工作就会相对地变重。今天能动手做的事如果拖到第二天,那么那些延迟的工作就会使自己的负担加重。从没遇到有人说:“从明天起我要戒烟!”而把烟戒了的。也从没有遇到有人说:“今晚酒喝到此为止!”而把酒戒掉的。以下是一位摄影师的小故事。一次,这位摄影师出席某个聚会。前往酒会的途中,这位摄影师说道:“我戒酒了”,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回答:“刚才我决定戒掉的。”他把烟、酒都戒掉了。大部分的人都会回答:“待这次酒会过后”或者“这次酒会是最后一次”。“永远”也是一小时一小时累积起来,因为抽掉一小时,也就没有永远了。试着制作两张卡片,一张写上“Go ahead!”(做吧),另一张写上“待会儿再做”。把这两张卡片随身带着,当自己不太有自信时,抽出其中一张。这时应该抽出写着“Go ahead!”那张。我们可以在背面先写上“要有自信”。当自己不知道要不要做时,务必抽出这张卡片。因为今天关系着第二天,今天可以动手做的事如果没有动手做,明天再要动手做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跑马拉松,因为身体会疲倦,所以我们不可能每超越一根电线杆就更有动力。但是,只要不完全是肉体上的操劳,一次一次的达成目标会带给人更多的动力。所以,应该把大目标分成几个小阶段来达成。每达成一个阶段,都会产生新的动力。然后就会激发达成终极目标所需要的动力。心想:“大概很难吧!”然后陷入忧郁的人,一开始就被目标屈服了,而且,这些人会立一个自己做不到的目标,可见他们内心已经扭曲。一个健全的灵魂,会向往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心智发育未成熟的人,会不断采取非常强烈的自我中心的态度。这种表现型,以自我中心的人一旦订立目标,一定是立刻吸引众人注意的那个目标,然后,因为执着于那个目标,而迷失了此时此地自己应该做的事到了最后就是独来独去,标新立异。年轻时候喜欢标新立异的人,老了以后往往抑郁度日,就是这个缘故。年轻时无法克服自我表现、自我中心的个性,到上了年纪,就成了忧郁症。有句俗话说:“雁子飞,乌龟也跺脚”,就是说“找不到自己要作的事”的人,不做像这句话中的乌龟吗?假设乌龟看到雁子飞过天空而自己也想飞,那不是很奇怪吗?乌龟应该有乌龟能做而雁子不能做的事才对。
第3个回答  2006-06-24
知道自己的缺点,你已经在成长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据你所说的来看,你的所谓的傻,也不过是缺乏社交能力而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很多高中毕业生都是这样,尤其是一些学习好的学生。
你可以注意的看看同龄人,相信他们与你也差不了多少。
要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重在实践。多与人接触,多总结自己的失误,下次注意就可以了,慢慢的就好了。
什么年龄段的人是什么样的就行了,也不要太成熟了。
第4个回答  2006-06-24
也许这只是你自己的一种错觉,别老是想着别人怎么看你,其实别人心理到底怎么想的你自己也不知道,只是猜测而已,所以不要有心理压力,18岁正是青春光彩的时期,你应该活泼一点,多运动,增加自己的活力,经常找自己较好的朋友谈天,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说话的时候,想清楚再说,不要等说出来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要考虑好在说,经常这样锻炼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是个好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