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人的发展存在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能成功的调整自己的心理,以良好的状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而在人一生的各个阶段中就会有太多的心理困惑。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往往比较显著,他们常常由于环境的改变和情感的挫折产生困惑,陷入一些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不稳定问题

大学生生长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飘忽不定、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因一点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容易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调试能力较差,并由此导致心理和行为偏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

二、经济的负担

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还是比较显著的,对于一些从偏远农村考入城市的大学生们来说,经济上的负担远比其他负担更为沉重。一些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找兼职维持学业。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大,产生自卑、焦虑、狭隘心理等。


三、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问题

由于疫情等一些不可抗因素,造成现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的压力非常大,大学生们互相调侃自己''毕业即失业'',这样的情况造成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前途深感迷茫。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用人单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很多大学生在校时一心只读书,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缺乏真正的了解,再者,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就业生涯、求职需要什么样的技巧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大学生择业时出现一些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恐惧、自傲、怀疑等。


四、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高中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引起紧张焦虑。大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之外,还要考取许多证书,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教师资格证等等。大学跟高中不同,高中都是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坐在下面听,而大学呢,主要是靠自学,尤其是考取的各类证书都得靠自己自学,更何况现在社会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大学生们一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难免造成一些因为学习而带来的心理问题。

五、人际关系带来的问题

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自己,接近自己,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羞怯、自卑、敏感、冲动、不善言词等种种原因,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沟通不良。


六、异性交往引起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从而产生心理困扰、甚至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因理解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七、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主要是大一新生存在的问题。其中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高中时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原先的预期与现实的大学生活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怀念起过去的高中生活。还有一部分学生面对内容丰富的大学社团活动不知如何选择,也有的在完成进大学的目标后暂时丧失了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而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新生的适应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有可能会发展成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3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其个人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特点、性格特征、家庭环境、学校专业和社会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大学生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分为以下几种:

1.适应障碍即面对明显的生活和环境变化,产生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焦虑不安、神经过敏、轻度抑郁、自责无助、伴失眠,部分有逃学、游戏成瘾、抽烟、喝酒、斗殴等情况。



2.社交恐惧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即在社交场合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被审视,不敢演讲,回避社交,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3.焦虑障碍经常或持续出现过度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惶恐不安;坐立不安、头痛;心慌气短、腹泻、尿频等。



4.抑郁障碍无明显原因的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易疲劳,自卑、悲观厌世,常有“无用、无助、无望”感,伴有脑力下降、活动少、食欲差、失眠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5.进食障碍主要包括两类。厌食症患者总觉得自己太胖,害怕发胖,通过节食、过度运动、服用减肥药等,有意造成并维持低体重,可有明显消瘦、发育延迟和内分泌紊乱。贪食症患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冲动性暴食,之后又因怕胖而禁食、过度运动、抠吐、滥用药物等。



6.强迫症控制不住地出现一种想法、冲动,如总是怕脏、反复洗手,总担心安全、反复检查门锁门窗,反复回忆,强迫性思考无用的问题,自觉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控制,给本人造成很大的痛苦。



7.重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均可在青壮年起病。躁狂表现为过分高兴或易激惹、话多、言语夸大、想干大事、忙碌不停等,但多虎头蛇尾;睡眠少、性欲食欲亢进,部分伴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症通常在青壮年起病,表现形式多样,通常有幻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情感反应不协调等。

第2个回答  2023-01-04

1.环境适应问题,刚结束高三勤恳但辛苦非常的日子,升上大学的新生们,常常会有难以适应新环境的问题,新的环境、同学、自由的校园生活、不被限制的手机电脑,起初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烦恼。

2.学习问题,从小到大的学习目的都是“考上好大学”,许多大学生真正上了大学之后,反而对学习产生了迷茫的情绪。 学习动机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属于发育完全的青年人,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手淫困扰、婚前性行为等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心理带来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

4.就业问题,高年级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面对与自己未来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涯、求职需要什么技巧,都会带来困扰和焦虑。

第3个回答  2022-11-14


大学生心理问题很可能会伴随焦虑的现象,有时也会出现抑郁的表现,还可能会导致沉迷于网络。

1、焦虑:如果出现了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也有可能会造成时间比较多,还可能会伴随焦虑不安的症状,有时也会引起头晕和头痛等现象。

2

、抑郁表现:有一部分代理商由于精神压力比较大,通常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和中日闷闷不乐的症状,有时也会以泪洗面,对未来没有希望,自卑和自责。



3、沉迷网络:有一部分患者通常表现为沉迷网络或者是经常抽烟喝酒等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4 恋爱问题,现在是恋爱自由的时间,不像高中还有老师会管,所以要端正自己的恋爱态度

5学习问题,现在大学生学习自由没有那么多约束,老师和家长不会像以前那样督促自己所以要自觉学习

第4个回答  2022-10-08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

2.学习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态度问题以及学习成绩差等等,大学期间学习往往不再如高中阶段那样得到绝大多数人的重视,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构成了学习问题的主要方面。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