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华《活着》富贵人物形象的参考书目

如题所述

福贵性格中存在忍耐的成分,并能够独处
小说《活着》之所以能够称得上悲剧,福贵之所以能称得上悲剧人物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所谓的乐观与豁达在作品中的结尾里彻底地消解了,甚至到了最后,老福贵很难在苦难面前高贵地展现作为人的尊严。在他所生活的世界里,充斥着的更多的就是他跟动物的对话和交流,如“二喜,在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的好;苦根也行啊。”他甚至还将自己的名字给相依为命的病残老牛,在苦难的压榨之下,他没有了追求,剩下的只是麻木和寂然。这是、里正如评论家谢有顺曾在他的一篇评论中关于阅读《活着》的体会,“从中,我不仅没有讲到高尚,反而读到了一种存在的悲哀,因为放弃存在的价值和光辉,比存在的消失本身还要可怕得多。”
《活着》以福贵的一生为行程指导着读者的阅读与接受,为我们展示了他由靠祖传的遗产吃饭、赌钱、嫖妓的少爷,而沦落为佃户,后又为壮丁为农民后所经历的苦难,所面对的亲人的一个个的死亡,直至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人的一幅个体生命盛衰图。这是一个屡屡被生活打击的生命,每一个亲人的离开,都是锥心刺骨的痛;每一份温情的流失,便湮灭了一点心灵的烛光。更何况在他的一生中,所有的亲人都不在了,神经早已痛的麻木。但是还是要活着,为了肩负的职责,默默的承受一切风云变幻。命运的打击铸就了他坚韧的性格,让他勇于去扛起一切,面对着苍天,活。这里面的惨烈本来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的,但余华成功地为福贵找到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忍耐,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都因着这种宽阔的忍耐,变得浓郁、悲痛而坚定,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所有这一切,都指向“忍耐”二字,它是一种柔韧的品质,时刻保卫着内心免遭苦难这种生活暴力的破坏。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福贵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他的生存,甚至不像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结局所说的那样是“在苦熬”,对福贵而言,苦难已经消失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是道禅思想中那种面对生活时的超然和平静。
福贵惟一计较的只有“活着”,正如福贵所说的,“看看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关来连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说起来是越活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某种意义上,《活着》可以看作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荀活者的哲学,但它也有着独特的深刻性,它的的确确显示了中国人精神深处对生命的本源性的留恋的执着。
福贵从小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没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私熟先生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更谈不上伟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整日以赌博为乐,后来输光了所有的家产,亲人又先后死去,他就真的称得上一无所有了。
如果将其地主之子、家产等视作他的物质财富;再将人生理想、追求等他一生都没有的形而上的精神和亲人朋友的相依相伴作他的精神财富的话,那么,他的一生显然是个消耗的过程:由拥有到失去再到一无所有;由天堂到人间再到地狱,而作者也正是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将我们一步步引入另一片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天地。
人的一生所追求的无外乎是精神、物质财富。当福贵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近乎惊讶地发现他仍然活着,并且不知从何而来的力量居然让我们感到敬畏,这正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也就是他报说的“活着本身的力量”。在剥开覆盖于生命之上的层层包裹之后,我们赫然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忽视的生命本身是拥有巨大力量的。也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生命、生存、生活以及一切意义和财富。然而,我们却总是舍本逐末,宁愿去放弃生命而不顾一切去追逐生命以久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被生命所抛弃。
希望能帮助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