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的作品影响

如题所述

《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中的过渡性意义明显,小说既有英雄主义的流风余韵,又开启了非宏大叙农的先河。索科洛夫既惊心动魄又寻常可见的经历,使这部小说开启了苏联战争文学新的一页。过去苏联战争文学中的主人公多是建立了奇劝伟业的英雄,他们的人格和能力似乎超出普通人许多,如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现索科洛夫这样的普通人成了小说的主人公,他的身上既有普通人的凡俗又有英雄的光辉,这就为后来苏联战争文学、乃至整个苏联的非英雄的书写提供了启示和范本。
其次,在《一个人的遭遇》中,肖洛霍夫有意识地营造了沃·伊瑟尔所说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他是在期待有经验的读者的参与,这经验就是对20世纪前半叶俄罗斯苏联历史的把握。作家通过书名和主人公的姓名提供隐喻性的文字,引导读者调动自己的知识、激发自己的想象去先成作品的象征结构。
这部小说的发表,被看成是苏联五十年代中后期解冻文学的信号;这部小说是在《真理报》上发表的,读者立刻明白,政府在支持作家。从此,苏联大面积出现反思社会黑暗的,反对官僚主义的作品。这种思潮持续到1958年,后来以苏联另外一个作家“日瓦格医生”事件为标志,苏联文坛又出现了冰封时期,但是,地下的解冻文学仍继续发展。从此出现涌现了诸如柯涅楚克的《翅膀》、佐林的剧本《客人》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特瓦尔托夫斯基的长诗《华西里·焦尔金游地府》等。作品要求文学站在“人性本位”的高度,直面和批判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解冻文学之前的苏联文学作品往往写事重于写人,力图走出当时主流文学的误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