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左江岩画是什么?

如题所述

左江岩画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左江流域,其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布满大量岩画,目前已发现79个岩画点,共178处,形成一条长达200km的画廊。左江岩画是用赭红色染料,采用剪影式的色块平涂法在灰黄色、灰白色的峭壁上绘制的,染料是用动物的血或皮胶与当地出产的赤铁矿粉末调和而成。图像主要有正、侧身舞者,其中正身人像基本形态为两手向两侧屈肘上举,双脚平蹲,屈膝向下。侧身人像手脚向一侧伸展,双手多屈肘上举,也有平直斜伸向上的。器物形象有铜鼓、钟、剑、环首刀等。动物形象大都是侧面,包括犬、鸟等。岩画中还有一种圆形图像,有单环形、双环形、三环形、实心形、空心芒线形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7
花山岩画是左江流域岩画群的代表,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位于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明江西岸,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骆越人巫术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国内外著名的古代涂绘类岩画点,至今己有1800—2500年的历史,以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成为广西左江流域岩画的典型代表而闻名于世。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据专家考证,花山岩画的绘制年代早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了战国、西汉、东汉等多个历史时期的不断完善,才形成这震撼人心的宏篇巨著。动物图像主要是狗,皆侧向,作小跑状。器物图像主要有刀、剑、铜鼓、铜羊角钮钟。刀、剑一般佩带在正身人腰部。铜鼓数量多, 只画出鼓面, 有的鼓面中心有芒,个别鼓面侧边有耳。这些图像在画面上交错并存,组合成一个个单元,排满整幅画面。典型的组合是:以一个高大魁伟、身佩刀剑的正身人为中心,脚下有一狗,胯下或身旁置一面或数面铜鼓,四周或左右两侧有众多的形体矮小的侧身人。这些画面可能是一场祭祀活动仪式的记录,是巫术文化的遗迹。 岩画由于长期暴露,许多画像颜色逐渐减褪,模糊不清,有的画壁已崩落,现正在研究保护措施。花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温暖亚热带季风型气候,高温多雨,多年平均气温19℃~22℃,平均降雨量1242.2毫米,且多集中于6月~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3.3%。
发源于十万大山的明江自南而北流经本区,花山以上流域面积约418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83.9立方米/秒。据历史记录花山地区最大洪水位为116.407米。
花山地区处于弄岗自然保护区西南端,属峰丛洼地地貌区。区内由基座相连的山峰簇拥。山峰主要由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组成。山峰之间大小不等的封闭性溶蚀洼地十分发育。洼地规模一般直径为几十至数百米不等,最大者可达千米以上,洼地内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并发育有一至数个溶斗、落水洞或消溢洪洞。虽然画面上只有一种颜色,人物也仅仅是用线条勾勒出大致的轮廓,但浩大的场面形成奔放、豪迈的气氛,令观者产生热烈、宏大、庄严的观感。在画面之中,人物或手执刀剑,皆蹲身曲臂,作蛙形起舞,铜鼓、钟、太阳、船、狗等形象穿插其间。仰视岩画,一幅壮丽的画卷展现眼前:铜鼓声声,人欢马跳,群情激奋,欢声雷动。一个个赭红色人像组成的画面,既像庄严隆重的祭祀场面,还像钢筋铁骨的兵马阵,又像先民们狩猎归来的丰收欢乐图……
第2个回答  2020-05-27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