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我们办手抄报,主题是:民俗风情
要资料,谁能跟我提供详细的资料!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它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中国北方的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在元代(公元1271–1368年)就已出现了。不过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是清代(公元1644–1911年)到20世纪30年代所建的。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四合院是个统称,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日子,与世无争。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北房最高,建在四层台阶的基础之上,东西厢房要低一层台阶,房前有回廊环绕。北房是四合院的中心,共有3大间,正中的一间称为堂屋,是不住人的。屋内北墙上挂有字画和对联,靠墙置一张硬木做的长条案,上面摆放着花瓶、香烛等,正中央是一块木制的祖宗牌位。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桌,两边各置两把太师椅。逢年过节时,桌上摆有酒菜点心,以祭祀祖先。长辈坐在太师椅上,小辈门依次上前给老人磕头请安祝福。后来这些旧的礼俗都免除了,但是家中的大事还是在堂屋里举办。
中国的民俗风情
苗族、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侗族:芦笙会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彝族:跳虎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

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撒尼族:食汤圆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

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1
中国的民俗风情
苗族、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护佑。团年时,要先给果树和犁铧、牛栏、猪圈、鸡舍喂饭,给碓、磨、锄等贴"压岁钱",以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果丰硕、财源兴隆。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侗族:芦笙会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彝族:跳虎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

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撒尼族:食汤圆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

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节初二日午后,农民要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几圈,在它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贡献的敬意。还喂它米饭和肥猪肉,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慰劳。

撒尼人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东西。
第2个回答  2009-03-01
元旦

“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字面上看,“旦”生动地反映了旭日东升的形象,它下边的一横,代表着波涛澎湃的海面,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喷薄而出,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把“元”和“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的朝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迎接崭新的开始。
我国历代元旦月日并不一致。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
辛亥革命后,我国又将春、夏、秋、冬定为四节,即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把阳历1月1日称为新年,而不称元旦。1949年9 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所有采用公历(阳历)的国家,都是以每年1月1日为元旦。但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民族由于使用的历法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等不同,新年元旦的日期也就各不相同。

重阳节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农历九月九日。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现时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农历
农历是我国的一种历法,又称夏历、中历、旧历,俗称阴历。
定月的方法是用朔望月周期给出,朔所在日为初一。朔望月长约29天半,所以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月名而定,如前月为三月,则是闰三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设置闰月的方法是,农历月份中无“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各月中气是:一月雨水,二月春分,三月谷雨,四月小满,五月夏至,六月大暑,七月处暑,八月秋分,九月霜降,十月小雪,十一月冬至,十二月大寒。
农历历法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太阳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反映寒冷暑热的气候变化,以便农事活动。所以,农历实为阴阳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