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如何看待保护传承上海话

如题所述

愿校园为沪语留一片天空 上海的校园对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要求相当高,一方面,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需要我们的校园有统一方便的交流语言,另一方面,随处可见的“请讲普通话”的提示语,各级“推普办”的检查以及社会对教师普通话能力的硬性等级要求,使得普通话成为上海校园的法定语言,我认为,这些都是必须做到的。 可是近年来不断有家长和老师产生了困惑——今天的孩子怎么都不会讲上海话了?那亲切的吴侬软语几乎从校园消失,许多学生习惯了讲普通话,连在家里都不说上海话了。浦东五三中学的教导主任沈老师说:“自己的孩子习惯用普通话和我交流,偶尔讲起本地乡音,都感觉有点变味了。” 面对孩子讲不准上海话的现状,有些老师尝试通过初中的拓展型课程——也就是课外活动来传播沪语,但囿于缺少教材、师资以及统一的标准,争议颇多,有位老教师幽默地点出了其中的尴尬:“让年轻的老师来执教沪语活动,他自己讲的沪语也不标准啊!” 作为南方方言之一,上海话等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遗存,如拼音声母“j、q、x”在沪语中保留了古汉语“g、k、h”的发音,尤其是沪语保留了普通话中没有的“入声韵”,许多学生用普通话读来不押韵的古诗文,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李清照的《声声慢》,用上海方言来念才能找准韵脚所在。上海方言还是许多地方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以此建立的沪剧、滑稽戏、浦东说书等戏曲形式,时常成为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关注的对象,需要我们的学生在良好的沪语基础上去领会和赏析。 城市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城市语言要为方言留一片天空,沪语在校园、在本地青少年中的缺失,是都市文化的遗憾。我们提倡在正规的场合比如课堂上要用普通话,但是在课外、在休息娱乐时,不宜限制学生使用方言,也希望沪语能够成为上海地方性教材或校本课程的一部分,让专家来为这一课程编定标准、规范发音、培训教师,使支撑大都市百年人文底蕴的吴方言之一的沪语,能保持其轻灵的特色和不息的生命力。洋泾中学语文组教师 陆晨虹方言是当地文化最直观体现 我觉得“学沪语热”是有一定根据的,首先,任何一种方言,都是当地文化最直观的体现,方言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和特殊的文化价值,它蕴含着最丰富的地方文化,显示的是这个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同步发展,而沪语又属于吴语系,它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次,从我个人的从业经验来看,我是外地来沪工作的,工作性质要求我每天接触各式各样的人,有时也难免碰到只会讲上海话而不会讲普通话的人。开始碰到这种情况时,我只能硬着头皮似懂非懂听下去,但到头来往往还是一知半解。慢慢地我就主动要求身边的朋友同事教我讲上海话,我还利用双休日花钱参加了一个沪语培训班,一段时间下来,我就能比较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人了。 我觉得在上海这个地方工作或学习,学一点上海话是很有益处的,常言道“入乡随俗”,学些当地方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更好地融入既有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如今,上海的领导提出“推广普及普通话,保护传承上海话”的理念,对此我是很赞成的。读者 李如燕由孩子在家不讲沪语想到 我女儿今年读初三,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由于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她一直是讲普通话的,对这点我们做家长 我将这个情况与同事交流,发现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家的孩子都多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基本上在家中都习惯讲普通话,沪语用得很少,比较生疏。 由此我感到,方言承载了文化的传承,上海海派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沪语这个土壤,我们千万不能让上海话消失在无意之中。当然,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大都市,推广普及普通话首先应当做到,对于这一点我毫无异议,问题是我们的下一代长年生活在这里却不会讲当地方言,确实应当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我的观点是,不会讲普通话的人应当学会普通话,对青少年来说要求应该更高,既要能讲标准的普通话,也应说好流利的上海话,而且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还需把外语掌握到能说会写的熟练程度。读者 卓行君学习方言服务好本地顾客 我十年前来到上海时,上海方言让我感到既陌生又好奇,问路时遇到年纪大的上海人根本无法进行交流。随着在上海时间的增加,我不仅能够听懂而且也能开口说带有“洋泾浜”腔调的上海话了。为了能及早适应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也为了方便与上海人交流,我下决心学上海方言,在上海朋友的指点下,经过几年的磨练,我说的上海话基本不带“洋泾浜”味道了,自己感觉与上海朋友交流能融为一体了。 前不久,家乐福超市招聘我报了名,在接受面试时,主管问我会讲上海话吗,我就用上海话回答了她,并顺势介绍了自己的一些情况,主管听后很爽快地说:“侬上海闲话讲得蛮好嘛!”大卖场要求员工在提供服务时尽量要讲普通话,但也必须学好本地方言,它对服务好上海一些老年顾客很有好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