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有机物的发展历史

如题,我之前也在网上看了一些资料,但大多讲的是有机物的分类.命名.结构什么的,我要的是有机物的发展历史,各位复制党注意,不要随便复制一大堆东西过来让我自己找。。。
一定要是有机物的发展历史。。

“有机化学”这一名词于1806年首次由贝采利乌斯提出。当时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19世纪初,许多化学家相信,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

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氰经水解制得草酸;1828年他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又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和氰酸铵都是无机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维勒的实验结果给予“生命力”学说第一次冲击。此后,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相继由碳、氢等元素合成,“生命力”学说才逐渐被人们抛弃。

由于合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与生物体内迥然不同的条件下台成出来的。“生命力”学说渐渐被抛弃了, “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

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分离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制备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它们作了定性描述。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他的研究工作为有机化合物元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展了碳、氢分析法,1833年法国化学家杜马建立了氮的分析法。这些有机定量分析法的建立使化学家能够求得一个化合物的实验式。

当时在解决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是如何排列和结合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初,有机化学用二元说来解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二元说认为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可分为带正电荷的部分和带负电荷的部分,二者靠静电力结合在一起。早期的化学家根据某些化学反应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由在反应中保持不变的基团和在反应中起变化的基团按异性电荷的静电力结合。但这个学说本身有很大的矛盾。

类型说由法国化学家热拉尔和洛朗建立。此说否认有机化合物是由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基团组成,而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一些可以发生取代的母体化合物衍生的,因而可以按这些母体化合物来分类。类型说把众多有机化合物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

有机化合物按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

从1858年价键学说的建立,到1916年价键的电子理论的引入,是经典有机化学时期。

1858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和英国化学家库珀等提出价键的概念,并第一次用短划“-”表示“键”。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是由其组成的原子通过键结合而成的。由于在所有已知的化合物中,一个氢原子只能与一个别的元素的原子结合,氢就选作价的单位。一种元素的价数就是能够与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结合的氢原子的个数。凯库勒还提出,在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可以互相结合这一重要的概念。

1848年巴斯德分离到两种酒石酸结晶,一种半面晶向左,一种半面晶向右。前者能使平面偏振光向左旋转,后者则使之向右旋转,角度相同。在对乳酸的研究中也遇到类似现象。为此,1874年法国化学家勒贝尔和荷兰化学家范托夫分别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圆满地解释了这种异构现象。

他们认为:分子是个三维实体,碳的四个价键在空间是对称的,分别指向一个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碳原子则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当碳原子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时,就产生一对异构体,它们互为实物和镜像,或左手和右手的手性关系,这一对化合物互为旋光异构体。勒贝尔和范托夫的学说,是有机化学中立体化学的基础。

1900年第一个自由基,三苯甲基自由基被发现,这是个长寿命的自由基。不稳定自由基的存在也于1929年得到了证实。

在这个时期,有机化合物在结构测定以及反应和分类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但价键只是化学家从实践经验得出的一种概念,价键的本质尚未解决。

现代有机化学时期 在物理学家发现电子,并阐明原子结构的基础上,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等人于1916年提出价键的电子理论。

他们认为:各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是使各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原因。相互作用的外层电子如从—个原了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则形成离子键;两个原子如果共用外层电子,则形成共价键。通过电子的转移或共用,使相互作用的原子的外层电子都获得惰性气体的电子构型。这样,价键的图象表示法中用来表示价键的短划“-”,实际上是两个原子共用的一对电子。

1927年以后,海特勒和伦敦等用量子力学,处理分子结构问题,建立了价键理论,为化学键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后来马利肯用分子轨道理论处理分子结构,其结果与价键的电子理论所得的大体一致,由于计算简便,解决了许多当时不能回答的问题。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有机化学之所以成为化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因为有机化合物确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特性。

位于周期表当中的碳元素,一般是通过与别的元素的原子共用外层电子而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的。这种共价键的结合方式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氮、氧几种元素构成,少数还含有卤素和硫、磷元素。因而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具有熔点较低、可以燃烧、易溶于有机溶剂等性质,这与无机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不同。

在含多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互相结合形成分子的骨架,别的元素的原子就连接在该骨架上。在元素周期表中,没有一种别的元素能像碳那样以多种方式彼此牢固地结合。由碳原子形成的分子骨架有多种形式,有直链、支链、环状等。

在有机化学发展的初期,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是动、植物体,有机化学主要研究从动、植物体中分离有机化合物。

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有机化学工业逐渐变为以煤焦油为主要原料。合成染料的发现,使染料、制药工业蓬勃发展,推动了对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的研究。30年代以后,以乙炔为原料的有机合成兴起。40年代前后,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又逐渐转变为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发展了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和合成纤维工业。由于石油资源将日趋枯竭,以煤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必将重新发展。当然,天然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体仍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天然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合成、结构和性能。20世纪初至30年代,先后确定了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牛胆酸、胆固醇和某些萜类的结构,肽和蛋白质的组成;30~40年代,确定了一些维生素、甾族激素、多聚糖的结构,完成了一些甾族激素和维生素的结构和合成的研究;40~50年代前后,发现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完成了结构测定和合成;50年代完成了某些甾族化合物和吗啡等生物碱的全合成,催产素等生物活性小肽的合成,确定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发现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60年代完成了胰岛素的全合成和低聚核苷酸的合成;70年代至80年代初,进行了前列腺素、维生素B12、昆虫信息素激素的全合成,确定了核酸和美登木素的结构并完成了它们的全合
成等等。

有机合成方面主要研究从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元素经化学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19世纪30年代合成了尿素;40年代合成了乙酸。随后陆续合成了葡萄糖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等一系列有机酸;19世纪后半叶合成了多种染料;20世纪40年代合成了滴滴涕和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硫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20世纪初,合成了606药剂,30~40年代,合成了一千多种磺胺类化合物,其中有些可用作药物。

物理有机化学是定量地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反应性和反应机理的学科。它是在价键的电子学说的基础上,引用了现代物理学、物理化学的新进展和量子力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30年代,通过反应机理的研究,建立了有机化学的新体系;50年代的构象分析和哈米特方程开始半定量估算反应性与结构的关系;60年代出现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

有机分析即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19世纪30年代建立了碳、氢定量分析法;90年代建立了氮的定量分析法;有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常量分析法在19世纪末基本上已经齐全;20世纪20年代建立了有机微量定量分析法;70年代出现了自动化分析仪器。

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学与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形成了许多分支边缘学科。比如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量子有机化学、海洋有机化学等。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有机化学研究手段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计算机化,从常量到超微量的过程。

20世纪40年代前,用传统的蒸馏、结晶、升华等方法来纯化产品,用化学降解和衍生物制备的方法测定结构。后来,各种色谱法、电泳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高压液相色谱的应用改变了分离技术的面貌。各种光谱、能谱技术的使用,使有机化学家能够研究分子内部的运动,使结构测定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电子计算机的引入,使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方法向自动化、超微量化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带傅里叶变换技术的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又为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些仪器和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衍射光谱分析,已能测定微克级样品的化学结构。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合成路线的研究也已取得某些进展。

未来有机化学的发展首先是研究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迄今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能源和资源,如煤、天然气、石油、动植物和微生物,都是太阳能的化学贮存形式。今后一些学科的重要课题是更直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对光合作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利用,是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共同课题。有机化学可以用光化学反应生成高能有机化合物,加以贮存;必要时则利用其逆反应,释放出能量。另一个开发资源的目标是在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作用下固定二氧化碳,以产生无穷尽的有。机化合物。这几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一些初步结果。

其次是研究和开发新型有机催化剂,使它们能够模拟酶的高速高效和温和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了有机合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今后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等必将更趋系统化、逻辑化。

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些的,几乎生物化学的全部都包括在有机化学里面的,
要找齐并不容易。这种东西不能一口气全咽下去,感兴趣的话平常就应该多留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3
实在不是很记得了,我们大二的时候学过。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教出版社
第一章就是那个内容。

一,有机化学发展简史: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科学产生于19世纪,是化学最早的两个分之学科之一.
传统含义:有机物------来自有机体的化合物;
无机物------从无生命的矿物中得到的化合物 1828年,德国化学家Wohler从氰酸铵得到了尿素,打破了从无机物不能得到有机物的人为制造的神话:
NH4CNO NH2CONH2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有机化合物不再具有传统的意义.
1865年,凯库勒(德)指出有机物中碳为四价,发展了有机化合物结构学说;
1874年,范特霍夫(荷)和勒比尔(法)开创了从立体观点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stereochemistry);
1917年,Lewis(美)用电子对来说明化学键的生成;
1931年,休克尔用量子化学方法解决不饱和化合物和芳烃的结构问题;
1933年,Ingold等用化学动力学的方法研究饱和碳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第一章讲的就是发展史。

PS, 我还有个比较系统的DOC文档,
章节分别是:

-------------
有机化学的发展
一、有机化学产生的时代和背景
早在古代,人类就已经利用了一些有机物,以供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除了吃的植物和动物等自然的有机物外,经过化学加工的有机物也不少。我国古代的制糖、酿造、染色、医药、造纸等方面都作出了许多成就。外国的古印度、巴比伦 、埃及、希腊和罗马,在染色、酿造、制造有机药剂等方面也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是有关这些有机物质的化学知识却知道得很少,比较起来远远落后于无机化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从科学研究的本身来说,有机物质很复杂,研究它们要困难些;从思想意识来说,由于人们对有机物的来源有一些神秘观念,以至长期未能形成一门科学。
19世纪初,英国首先发动了产业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中叶,法、德、美等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推动了大工业的发展。由于冶金、钢铁、纺织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各种化工原料。例如,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染料的需要量就大大增加。天然染料无论从数量和品种上都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促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制造染料的方法。又如炼焦工业的发展,煤焦油越来越多,最初作为废料处理,由于污染环境,影响生产,因此对这些废料的有效利用问题就被提出来了。近代有机化学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需要的推动下产生和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有机物提纯的研究
人们在利用、制造和生产有机物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开始是天然产物进行加工,然后逐渐制出了一些比较纯的有机化合物。早期研究有机化合物,是从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和分离有机物。人们掌握了酿酒方法之后,逐渐掌握了蒸馏酒的技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并指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酸坏之酒含有少量醋酸,进行蒸馏时,酒先蒸出,醋酸因沸点高而被留下,这就使酒精和醋酸得以分离。至于将烧酒复蒸两次,就应该得到含量约为95%的酒精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述了用五倍子制取没食子酸的方法。此外,在我国早期提制出的比较纯的有机化合物,还有纤维素、乌头碱、蔗糖、麦芽糖、樟脑等。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也制出了一些比较纯的有机化合物,如土酒石、醋酸铅、琥珀酸、安息香酸等。
18世纪后半期,化学家舍勒在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面的工作是很突出的。他13岁就开始在药房当学徒,后来当了药剂师,一直搞药物的提纯和配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从酿酒的副产物酒石中析离出酒石酸;从柠檬中析离出柠檬酸;从苹果中析离出苹果酸;从酸牛奶中析离出乳酸;从尿中析离出尿酸;从五倍子中析离出没食子酸。他不仅析离出草酸,而且还用硝酸氧化蔗糖制得了草酸。他析离有机酸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这些酸的钙盐和铅盐难溶于水的特性,把它们沉淀出来,再用无机酸酸化,便得到比较纯的有机酸了。其他还有许多化学家也析离出不少的有机化合物。例如,1773年从尿中析离出尿素,1805年从鸦片中析离出吗啡,1815年从动物脂肪中析离出胆因醇,1820年从金鸡纳树中析离出金鸡纳等。
三、有机物成分的分析研究
在研究有机物提纯的同时,还有一些化学家从理论上予以论证,为有机化学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1781年,化学家拉瓦锡把他的燃烧理论应用于有机物的分析上。他将许多有机物先完全燃烧,发现都产生碳酸气和水。这显然表明这是有机物中所含的碳和氢经燃烧后生成的。测定所产生的碳酸气和水的量,就可以算出其中所含碳和氢的量。1789年拉瓦锡通过对葡萄酒酿造过程的分析,证明质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有机物。他还对腊、酒精橄榄油等进行了分析,发现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和氢,有的还有氧,少数含有氮。据此他认为:一般的植物物质都含有碳、氢、氧,而动物物质除碳、氢、氧外往往含有氮。这个结论虽不够准确,但在当时却是非常可贵的。1810年化学家盖•吕萨克和泰纳,对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分析所得的结果是很成功的。他们将有机物与氯酸钾混合,做成小丸,干燥后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强烈地加热使其燃烧,把生成的气体经过侧管收集在倒置于汞内的玻璃瓶中,进行体积测量。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蔗糖、乳糖、淀粉、蜡等15种不含氮的有机物,以及蛋白、纤维蛋白、酷蛋白和明胶等含氮的有机物,分析结果比较精确。例如,蔗糖的分析结果为,碳41.36%、氢6.39%、氧51.14%,与理论计算值相当接近。

盖•吕萨克和泰纳的方法不适用于挥发性的有机物,而且有机物与氯酸钾共热容易爆炸。1814年,贝采里乌斯改进了有机物的成分分析法,采用苛性钾吸收碳酸气,用盛氯化钙的管吸收水。这样燃烧后生成的碳酸气和水的量就可以直接称量了。他还在氯酸钾中掺杂了食盐,降低有机物燃烧的速度,以避免发生爆炸。贝采里乌斯在1815年对一系有机酸进行了分析,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例如:
柠檬酸 H+C+O, 酒石酸5H+4C+5O,
琥珀酸 4H+4C+3O, 醋酸6H+4C+30,
没食子酸 6H+6C+3O, 粘液酸10H+6C+8O。
1830年他分析葡萄酒,发现与酒石酸的组成相同。以上这些研究对有机化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