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然条件对我国粮食生产布局的影响?

如题所述

 一、实现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0709.9万吨,实现了“十一连增”。但在我国推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的宏观形势之下,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清楚认识到在水土资源、科技支撑等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耕地资源方面:优质资源总量不足且日益减少,耕地土壤污染情况堪忧
  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的研究结果,在我国耕地总面积中,土地生产率较高的优等地、高等地的面积所占比例还不足1/3,而生产率普遍偏低的中等地、低等地面积所占比例在2/3以上。在耕地资源总量不足的同时,因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我国耕地占用趋势却呈现出刚性增加的态势。《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表明,2012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8.02万公顷,而这些减少的耕地都具有较高的土地生产率;那些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所增加的所谓“耕地”,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具有土地生产率。特别是在广大的山区,整理之后的土地大面积荒芜,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在耕地面积统计中则广泛存在着。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尽管我国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但意义相差甚远,将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耕地土壤污染日益严重,使我国耕地资源雪上加霜。《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表明,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二)水资源方面: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污染现象严重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表明,2013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957.9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流域层面的水资源空间分布情况,见表1。长江以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耕地面积较少;而长江以北地区在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但水资源量少。这种水资源与耕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匹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粮食生产。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水污染日益严重。根据《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对全国20.8万公里的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全年I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8%,Ⅱ类水河长占42.5%,Ⅲ类水河长占21.3%,Ⅳ类水河长占10.8%,V类水河长占5.7%,劣V类水河长占14.9%。全国I~Ⅲ类水河长比例为68.6%。同时,依据1229眼水质监测井的资料,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上海、江苏、安徽、海南、广东10省(直辖市)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分类评价水质适用于各种用途的I~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比例仅为2.4%;适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Ⅲ类监测井占20.5% [水利部:《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众所周知,粮食生产离不开灌溉,水资源的不足,对农业生产灌溉难以提供有效的保障,影响粮食的数量安全;而水资源的污染,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食的质量安全。
  (三)科技支撑方面:服务体系缺失,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在农业生产方面,过去有完善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如每个乡镇都设有农机站、农技站、水利站、林业站、水保站等,并配有专业人员,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发挥了很大作用。乡镇机构改革之后,这些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明显弱化。凋研发现,目前乡镇根据上级的要求,没产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内部也挂上述站的牌子,但功能与过去相比却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人员都是乡镇工作人员,工资由乡镇负责,那么他们的工作势必围绕着乡镇的中心工作开展,一旦遇到维稳、计划生育等工作,他们将会全力以赴,从而使服务中心的工作成为一种附带性的工作;其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配备,是由乡镇政府根据全乡工作的需要确定的,而不是业务需要及每个人员的专业技能来确定的,这些人员业务能力难以保障工作的需要。   农业生产,特别足粮食生产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土地的粮食生产率,从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为此,需要一支素质较高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推广,并提供有效的服务。新的形势下,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基层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但现实却相反,除了上述所提及到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弱化或者缺失之外,基层(县)农业科技人才不足、而且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流失严重,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大专院校农、农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牛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另一方面即使这些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工作,但由于编制、招考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也难以到基层农业部门工作,从而导致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短缺,难以满足粮食安全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远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分布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热量是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与热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20~C一30~C,其下线温度为O~C 一5、,这对规划作物布局、安排农事活动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地区热量的累积值不仅决定该地区作物的熟制,还决走着农作物的分布和产量.
农业生产受降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现代社会,人与自然斗争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以露天作业为主的农业仍然要“靠天吃饭”,这个“天”既是阳光,也是雨露.总之,水分是农业生产必须条件之一.
俗话说“风调雨顺”.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靠夏季风输送,因而季风的强弱进退,必然会对全年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