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上一辈怎么称呼?

如题所述

高祖之上是天祖,玄孙之下是来孙。

一、上九代

1、鼻祖(始祖):九世祖

2、远祖:八世祖

3、太祖:七世祖

4、烈祖:六世祖

5、天祖:五世祖

6、高祖:四世祖

7、曾祖:三世祖

8、祖父(爷爷):简称“祖”,二世祖

9、父亲(爸爸):简称“父”,一世祖

二、下九代

1、儿子:简称“子”,一世孙

2、孙子:简称“孙”,二世孙

3、曾孙(重孙):三世孙

4、玄孙(元孙):四世孙

5、来孙:五世孙

6、晜孙:六世孙

7、仍孙:七世孙

8、云孙:八世孙

9、耳孙:九世孙

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5

天祖。

在中国民俗中,祖制称呼一般写至上九代: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 父亲。

上按次序称谓:

生己者为父母,

父之父为祖,

祖父之父为曾祖,

曾祖之父为高祖,

高祖之父为天祖,

天祖之父为烈祖,

烈祖之父为太祖,

太祖之父为远祖,

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书中说: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往下九代及称呼

自己之子~儿子

儿子之子~孙子

孙子之子~曾孙

曾孙之子~玄孙

玄孙之子~来孙

来孙之子~晜孙

晜孙之子~仍孙

仍孙之子~云孙

云孙之子~耳孙

即: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书中说:耳孙者,谓鼻祖甚远,只能耳目闻之也。

当然,严格地说,如果包括自己这一代,应该是十九代了。更严格的说,既然称祖宗十八代,应该是只往上数,不往下数。只不过,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概念遵循的就是一种约定俗成,根本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去仔细推敲,否则,也就失去了意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05

天祖。

上按次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字谱

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辈分的字谱又称昭穆、字派、行派,用以表明同宗亲属、家族世系、血系秩序的命名字辈排列。辈分序昭穆古已有之,昭穆为我国宗法制度,即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

昭穆制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二辈制族外婚,每个氏族内男女各有两个辈分,两个氏族的同辈异性才可以通婚,子女的世系按母亲的世系决定,父子属于不同氏族。

后来昭穆制逐渐得以演化,上古时代宗庙或墓地排列,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以周代天子七庙为例,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排列时,大祖居中,三昭位于大祖的左方,三穆位于大祖的右方,以此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次序和亲疏远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