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的主要用途

如题所述

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身份识别。由于视频监控正在快速普及,众多的视频监控应用迫切需要一种远距离、用户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技术,以求远距离快速确认人员身份,实现智能预警。人脸识别技术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采用快速人脸检测技术可以从监控视频图象中实时查找人脸,并与人脸数据库进行实时比对,从而实现快速身份识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19
人脸识别的用途现在越来越广,各行各业都在尝试用人脸识别提升客户体验、优化服务水平,不过归根结底主要有两大类:人脸身份识别和人脸身份认证。二者表明看起来比较接近,但其技术原理并不相同:人脸身份识别是从一堆人里识别出你是谁,人脸身份认证是确认你是不是你自己本人,比较典型的应用如下:
1、人脸身份识别
1)VIP人脸识别 顾名思义,可以自动在人群中捕捉VIP客户,并识别出其身份,同时可以语音欢迎并通过后台通知工作人员;
2)人脸黑名单 可以在重点通道设置人脸黑名单,自动识别重点嫌疑人等,一旦发现即可自动报警;
2、人脸身份认证
1)金融行业 应用比较多,包括刷脸登录、远程人脸开户、自助人脸开卡等等,最早大规模应用人脸的应该是民生银行,他们在2014年初就开始和天诚盛业联手布局人脸识别平台,将人脸识别应用于营业厅、自助设备、柜台系统以及移动营销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做身份认证的辅助手段,以往无论是在何种应用场景,身份认证只有两种模式:人工比对身份证和本人,只认证身份证;前者容易出现比对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后者容易出现冒用、盗用他人身份证的问题。而人脸识别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2)社保行业 比较典型的就是远程资格认证,以往为了证明参保人员的生存状态,需要参保人员实地进行资格认证,这样年龄大出行不便、距离远的异地参保人员都特别不方便,而人脸识别则可以通过远程进行人脸身份认证,不过为了防止照片作假天诚盛业一般都会加入活体检测的环节;
3)教育行业 主要是高考、成人考试、人事考试等,2016年高考教育部已经正式发布公告需要借助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确认高考考生身份,这样可以确保人证合一,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4)娱乐化应用 比较多也比较常见,比如人脸相似度、明星脸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8-14
开为科技再人脸识别方面的探索比较深入,我们总结出以下这些方面的应用:

1. 门禁/闸机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安防等级、加快排队速度、收集数据用于分析人群行为等。比如火车站机场进站时候,通过实时对比身份证照片和人脸来迅速判断是否是本人,以及是否是在逃嫌犯;另外还有小区、学校、办公楼门禁。
2. 工地考勤:工地上的考勤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工人不方便随身携带手机和证件,工地不得不多派人力来手动记录考勤,耗时耗力,人脸识别再工地上的考勤很方便,只需要工人花很少的时间露脸打卡就行。
3. 金融保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普及,对传统金融业造成的冲击极大,对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影响颇深,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比如认证问题,现在的金融APP对人脸认证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人脸认证加上指纹认证和证件信息的匹配才能验证是本人。

4. 新零售: 新零售是2017年才兴起的概念,因为亚马逊的AmazonGO,阿里也开始了无人零售店的尝试,但是从概念到具体落地还需要一个过程,其中的门槛之一就是人脸识别的应用,因为现实中的环境比较复杂,如何在人多的情况下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仍然不可否认新零售的价值。

5. 机器人: 自动机器人其实很早就出现了,替代了部分人力,比如在餐厅里还有零售店里机器人充当迎宾人的角色,但是机器人的潜力可不止这些,如果机器人的摄像头里加入人脸识别功能,那么它就变成一个数据记录员,可以记录下客人的基本信息,比如性别年龄心情、停留时间、购买的商品等。
第3个回答  2021-02-22

人脸识别的应用很广泛,最主要的用途还是他的身份确认,通过身份确认这一信息绑定在其他的软件或者设备从而实现更大的用途。主要行业领域如下:

    金融行业:银行等,主要用于身份验证;

    安全行业:警局等,主要用于稽查排查;

    企事业单位:主要用于人员识别,以及信息加密;

    交通运输行业:身份信息确认;

    在线考试领域:考生的身份确认以及考场监管。

第4个回答  2016-09-22
人脸识别一般分为人脸检测,人脸五官定位,1:1人脸识别,1:N人脸识别。
人脸检测的应用方向:客流量统计,视频检索;
人脸五官定位应用方向:智能贴图,智能美妆美颜,变脸特效;
1:1人脸识别应用方向:身份证人脸识别系统,社保人脸识别
1:N人脸识别应用方向:动态监控,黑名单监控,VIP客户管理系统,校园人脸识别系统,智能楼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