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作品版本的选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7

关于鲁迅作品版本的选择

  读书要注意选择版本,否则“开卷”就并不一定“有益”了。

  读书讲版本,也没什么高深的学问。其实就想告诉你们读书还是要看看作者、译者、编者和出版社。现在出版界是很繁荣的,市场上也到处都是花红柳绿的图书。可是一本连译者署名都没有的外国文学名著你敢买敢看吗?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古籍你都能信任吗?喜欢读书,身边少不了准备几本词典。可是词典大王王同亿主编的东东你敢置于案头吗?除非你喜欢看笑话集锦的魔鬼词典:二流子——穿牛仔服但无牛仔经历的人;色狼——有进取性格,直接而且热烈地追逐女性的人;谈恋爱——尤指散步中向人求婚……这可不是我的创作,而是王同亿主编《语言大典》里的“作品”。晕吧?

  这些日子我们在读鲁迅的书——按单行本一本本去读。

  鲁迅的作品不是畅销书,但是常销书,所以很多出版社都出版鲁迅的书,但我希望你们看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全集或单行本,而且是1981年或者2005版。

  书的生产可不是一件小事,涉及校勘、注释、编辑等诸多方面。如果编辑混乱、校勘不精、错误百出,再经典的书都会倒人胃口。1950年许广平将鲁迅作品的版权上交国家,国家随即成立鲁迅著作编刊社,后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称鲁迅著作编辑室。也就是说,人文社鲁迅著作的出版,非是简单的商业出版行为,而是国家工程。像81年版的《鲁迅全集》,启动于1975年,经 *** 批准,成立鲁迅研究室,制定了鲁迅著作编辑出版计划。随后,中央又派胡乔木主持成立“《鲁迅全集》领导小组”。而且,人文社每出版一次鲁迅全集,都会调集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量学者参与其事,81年版正式出版前还曾出版过一套红色封面的“征求意见本”,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鲁迅全集》出版还有专门的校勘小组,书名题字是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封面浮雕作者张松鹤,所以无论从校勘、编辑、注释和装帧,可以说,国内没有一家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作品能和人文社版本媲美。

  迄今为止,人文社共大规模出版过四次《鲁迅全集》:56年版、73年版、81年版和05年版,每次出版全集都会同时印行单行本。56年版是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出版《鲁迅全集》,共计10卷,收创作、评论和文学史著作,并且开创了为鲁迅作品加注释的体例。

  有同学会说,直面作品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那么看重注释?鲁迅是作家,也是“公共知识分子”,其作品是文艺,也是对社会现象和事件发言。对那段历史不熟悉,会影响大家对它的的理解,这也是总有人说对鲁迅作品隔膜的原因之一;第二,鲁迅一直强调,做杂文也不易,因为杂文创作者首先得是杂家,而且要有丰富的生命经验。生命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大家都会有的,但鲁迅的作品涉及历史、文艺、民俗、宗教等太多领域的内容,看看注释,不但会使阅读鲁迅作品容易一点,也能增加许多方面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我是希望大家慢慢喜欢带注释的书。把看注释当做在大路上走累了,去路旁采点野花就是了。

  注释当然附属于原文,但好的注释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世界。比如潘光旦译注霭里士的《性心理学》,注释有十万字。这十万字的注释,潘先生征引大量古籍文献,直可看做是与霭里士的对话,甚至中国与西方在性学方面的对话。阅读原文并注释,其实可以说,读一本书大于读一本书。西方最权威的《聊斋志异》译本是翟理斯的Strange Stories From Chinese Studio,这个译本流传最广,除了翟理斯是作家,译笔漂亮生动以外,他的那些解说中国文化的注释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很多同学喜欢沈从文,但你们如果阅读美国学者金介甫的《沈从文传》,我希望你们也看看他那些“繁琐”的注释,有时繁琐等于丰富。

  当然,注释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做好也不易。刚才提到沈从文,北岳文艺出版社为《沈从文全集》加的注释就实在太烂:该注的不注,老子孔子这些文化常识倒加了一大堆,浪费纸张,浪费读者时间,不看也罢。

  扯远了,再回到人文社鲁迅作品出版的问题上。1973年版《鲁迅全集》乃依据1938年复社版全集重排印行。那个时代人们做事认真,所以校勘没问题;装帧也简洁大方:白色封面上只有一个鲁迅的侧面浮雕,所以被称为白皮书。白皮书的单行本市面上很常见,价格也便宜,大概也就是两三块钱一本,但没有注释,所以我不推荐大家读这套。56年版虽然加了注释,但那些注释意识形态色彩太浓,以阶级论为准则注释人与事,所以那套书恐怕只有历史意义了,也不太适宜阅读。

  81版启动于75年,注释也难免有点阶级论的色彩,但已淡多了,总体说还是公允的,并不影响这套书的经典性。所以现在虽然出了新版全集,学界不愿意“升级”的人还大有人在。完美永远是一种追求,其实是做不到的。05版全集的注释倒是完全没有阶级论了,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错误,不必苛求,因为这不能影响它权威版本的地位。

 

  现在这个世界其实挺适宜买书读书的。人文社的书大多出版不久,流传到市面时就变成半价了。单行本算是普及本,定价本来就不高,半价就更花不了几个大洋了,所以本着“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格言,能借就借,但借不到,买来也无妨。上大学念文科,鲁迅的书还是应该念念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