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节的习俗

如题所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一个节日。中国人过春节的这个传统习俗,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周代开始,过春节被称为“年”。

如今,中国年俗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每年春节将至,不管是海内海外的中国人,总是不辞万里回家,和家人们一起团聚。值此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的讲究和禁忌,让家里的年味更浓。

1、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辞旧迎新,增添了喜庆气氛,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字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2、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3、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守岁也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4、放鞭炮

过年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哔哔叭叭的鞭炮声除旧迎新,驱赶年兽。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那么,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5、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春节习俗之一。压岁钱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其中有很多风俗习惯都是有着几千年的传承,并且还将传承下去,上面我列举了一些春节的习俗,如果您还有什么补充的或者是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8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有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但是我最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