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边几层楼受噪声污染最大?

如题所述

一般是11层。

这要看周围环境,一般地,在城市中,高层建筑往往楼层越高,噪声会越大,1-5层噪声最小,11层中等水平,24层最大。

这是因为,越高,俯瞰的范围越大,很远处马路的噪声都能传过来,相对的有效噪声源多;楼层低,很多可能直达的噪声源被其他建筑遮盖了,噪声小,往往一层最小。

如果噪声主要来源只有一条马路,情况会有所不同,往往1层最小,11层最大,再高层又逐渐小了。这是因为地面反射的缘故或有对面建筑反射,往往造成高层建筑中部噪声最大,再高时由于声音的距离衰减声音会变小。

高层建筑的交通噪声随高度的变化与道路、周围建筑群有很大关系,以上只是一般规律,具体问题可能还要具体分析。

扩展资料:

噪音的控制方法

为减低噪声对四周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主要噪声控制方式对噪声源、噪声的传播路径及接收者三者进行隔离或防护,将噪声的能量作阻绝或吸收。

例如噪声源(马达)加装防震的弹簧或橡胶,吸收振动,或者包覆整个马达。传播的路径一般都是使用隔音墙阻绝噪声的传播。而针对接收者的防护,一般是隔音窗,耳塞等。

而世界各国的政府通常也有相应的法律或规定以管制过量的噪声。

噪音的特性

噪声既是一种公害,它就具有公害的特性,同时它作为声音的一种,也具有声学特性。

(1)噪声的公害特性

由于噪声属于感觉公害,所以它与其它有害有毒物质引起的公害不同。首先,它没有污染物,即噪声在空中传播时并未给周围环境留下什么毒害性的物质。

其次,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不持久,传播的距离也有限;噪声声源分散,而且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也就消失。因此,噪声不能集中处理,需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控制。

(2)噪声的声学特性

简单地说,噪声就是声音,它具有一切声学的特性和规律。但是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它的强弱有关,噪声愈强,影响愈大。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噪声级。

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噪声危害主要包括:

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离开噪声环境到安静的场所休息一段时间,听力就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又称听觉疲劳。

但是,如果人们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且内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形成永久性听阈偏移,又称噪声性耳聋

若人突然暴露于极其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迷路出血,螺旋器从基底膜急性剥离,可能使人耳完全失去听力,即出现暴震性耳聋。

如果长年无防护地在较强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敏感性的恢复就会延长,经数小时或十几小时,听力可以恢复。

这种可以恢复听力的损失称为听觉疲劳。随着听觉疲劳的加重会造成听觉机能恢复不全。因此,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疲劳的发生。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统计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噪音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住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7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1

这要看周围环境,一般地,在城市中,高层建筑往往楼层越高,噪声会越大,1-5层噪声最小,11层中等水平,24层最大。这是因为,越高,俯瞰的范围越大,很远处马路的噪声都能传过来,相对的有效噪声源多;楼层低,很多可能直达的噪声源被其他建筑遮盖了,噪声小,往往一层最小。如果噪声主要来源只有一条马路,情况会有所不同,往往1层最小,11层最大,再高层又逐渐小了。这是因为地面反射的缘故或有对面建筑反射,往往造成高层建筑中部噪声最大,再高时由于声音的距离衰减声音会变小。高层建筑的交通噪声随高度的变化与道路、周围建筑群有很大关系,以上只是一般规律,具体问题可能还要具体分析。

很多人喜欢住在高层,不仅是因为站得高看得远,而且离马路较远,受车流等交通噪音影响小。事实上,想图清静也并非那么简单,高层的噪音污染同样也很大。

环保部门专家发现,高层建筑噪音分贝“两头小中间大”,5到24层噪音最大,30层以上又变得较为安静。

??楼上噪音之诊断

患者:高层建筑住户

症状:以为住得高看得远够安静,但有时却感觉很吵

30到70米 高层建筑噪音最大

很多人喜欢住在高层,不仅是因为站得高看得远,而且离马路较远,受车流等交通噪音影响小。事实上,想图清静也并非那么简单,高层的噪音污染同样也很大。

据介绍,高层和低层受到的噪音污染形式不太相同。对于低层而言,它的噪声源表现为震动和声音两部分。对于高层的住户而言,震动的影响会被不断减弱,但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递,当某层的高度正好达到噪声声波波长的整数倍时,噪声就会表现得十分明显。

这是因为,高层周围没有什么建筑物遮挡,高层完全暴露在声波的立体传播下,所以噪音就大了。然而,由于噪音到一定高度开始衰减,因此更高楼层住户受到的影响就较小。

那么噪音与楼层分布是什么关系呢?南京环保局的专家研究发现,噪声向上传播,高层住宅在30到70米间噪声最大。楼层矮反而噪声小,除了因为绿化带、行道树可以降低噪声,还因为矮楼层只接收近距离的噪声,而楼层越高接收噪声的范围越广,远距离的交通噪声都可以传送到高层。

监测人员测试发现,一般5楼以上,噪音分贝会随着楼层增高而变大,当楼层更高时,噪音又出现下降。一般来说高层建筑中,5到24层噪声最大,其中噪声在11层到22层上升最多,30层以上又较为安静。如果是1幢26层高的楼房,20—22层噪声最大。

1到3层 这几层空气最“脏”

说起高楼,除了噪音外,很多民间关于“9至11层是PM2.5最爱,是扬灰层,不能买”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对此,专家予以辟谣,他们认为无论是更“轻”的PM2.5还是更大的PM10“灰”粒,在越接近地面的楼层,才浓度越高。

南京环保专家曾监测发现:一到三层为浓度最高的区域,即10米以下才是最脏的。数据显示,PM2.5和PM10,浓度是1到3楼最高,后面就开始下降,并呈现分布均匀的状态。即使扬尘颗粒在特定条件下短暂盘旋到9-11层的高度,那也是偶然现象,必须具备很多气象条件。

同时专家强调PM2.5分布比PM10更均匀。此外,PM10相对PM2.5,虽然颗粒会大一些,但是其重力沉降作用依然非常小,只有一点点,所以只会在底层地面浓度相对高一些,其他更高层的分布,依然均匀。

路上噪音之诊断

患者:路人、低层建筑住户等

症状:路上车太多,吵得心慌慌

交通噪音是投诉最多的污染源

专家告诉记者,交通噪音是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重要来源,其“能量”通常占环境噪音总能量的70%至80%。近年来,南京交通噪音也已经取代施工噪音,成为投诉最多的污染源。

昨天,南京市环保局发布今年的声环境状况,数据显示:2015年,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55.2分贝,同比上升1.4分贝。控制在55分贝标准以下较安静的覆盖面积比为68.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南京城区交通噪声均值为67.8分贝,同比上升0.6分贝,其中达标路段(低于70分贝)占总监测路段的74.8%,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

“机动车快速增长是交通噪音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专家介绍说,“南京交通噪音污染加重的第一要素就是车辆的激增,大量汽车挤在公路上通行,发声功率提高是必然情况。”

专家还表示,近几年来,南京的多条道路处于‘禁止通行’的施工状态,大量车辆需要绕行,这造成车流量的不均衡发展态势:车拥挤在同一干道,在堵塞的时候,原本禁止的鸣笛状态也时有发生。

有路段噪音100分贝,怎么办?

许多建筑环评时要求装隔音屏,但缺硬性规定

交通道路上的噪音是如何监测出来的?去年南京环保部门曾经选择了位于河西、城东干道以及江东路的3个检测点进行测试,采用的是仪器手动监测,测试中发现最高噪音值接近100分贝。据介绍,根据相关规定,城市交通噪音白天不得高于70分贝,晚间10点以后不得高于55分贝。

日益上升的交通噪音给周围居民带来严重污染,有没有解决之道?专家认为,安装隔音屏以及使用降噪路面材料是现阶段最好的方法。前年江苏省环境监测站对南京市区一高架桥的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这一路段已经安装了隔音屏,结果显示,不论声屏障的高低,对于较低楼层的中频段噪声有比较好的隔声效果;而对于高楼层的噪声,加高声屏障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际上,许多建筑在做环评时确实有安装隔音屏的要求,但是因缺乏硬性的规定,实施起来也存在困难。往往一些开发商把房子建好卖完后就走了,居民入住后发现噪音问题再去找开发商掏钱建隔音屏,这非常困难。所以,一些路段的隔音屏最后只好由政府掏钱建设。

名词解释:分贝。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

1分贝 人耳刚能听到

20分贝以下 安静

40—60分贝 正常交谈声音

60分贝以上 属于吵闹范围

大于90分贝 会使听力受损

100—120分贝 待1分钟可暂时失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13

第4个回答  2021-01-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