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答题技巧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公务员备考,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备考之初,一定要明晰方向,知道该科目的重难点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备考效率和针对性,接下来就对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谈谈它的一些“潜规则”。
一、题目相对固定,你得合理高效利用时间;
四川省申论考试题目数量往往三道,这点与很多联考省份的申论题目数量很相似,对于初学者乍一看,好像申论考试难度系数不高,但是此时众多考生往往忽略一个很关键的点:题量少了,每道题所对应的分值会急剧上升,那就意味着每道题都称为成败的关键。
申论命题往往按照由易到难的规律进行,那么150分钟的作答时间,你就不能草草了事,在备考时你需通过练习“设定”好属于你自己的各题作答时间,实现“易题多得分,难题少丢分”的目标,时间多了,不以为着可以纵享考场,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把“多余”的考试时间转化成分数。
二、案例型材料频出,你得洞悉题目设置方向;
申论给定材料往往集中两种:案例型材料和理论型材料,如果侧重前者,那就意味着试题命制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为案例型材料的命题点繁多而灵活,从概括题到作文题都会涉及,这就需要考生在备考时着重对热点材料的获取和分析,经过对比,四川申论考试的材料往往集中在近一年的热点事件中,难么建议考生根据此事件范围去获取,尤其要注意的是,案例型材料出现往往伴随着部分评论性观点,这也是不可缺少的备考知识点,他们往往就是命题点。
三、概括题基本锁定,你得拿下这个“开胃菜”;
概括题几乎是所有申论考试的第一道门槛,它不仅仅出现在第一道题中,而且归纳概括这种能力是每一种题型最后呈现在答题纸上的核心要义,因此归纳概括能力的提升也是参见四川公务员考试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在此建议考生先从模块练习着手,感知、熟悉这个模块,继而通过真题练习去强化这个模块,毕竟这个模块是第一关,顺利吃掉这个开胃菜,对于剩余题目的处理,亦可呈“一鼓作气”之效。
四、公文题不容忽视,你得掌握处理技能;
从2012年到现在,四川申论考试公文题目已考过5次,虽然不是每次考试的必考题目,但是出现概率也相对较大,“公文处理”这个模块所涉及到的小模块又鳞次栉比,种类繁多,确实给备考考生带来很多不便和压力,在此建议考生按照如下备考方向:首先通过比较掌握不同公文的形式区别,这点是最重要的也是需要花费精力去做到的;其次,仔细研究公文题目的题干要求,此间基本涵盖公文内容部分处理的大致思路;最后,划归属于自己的公文分类,针对性练习,即可掌握这个模块,最后说一句:这个模块的掌握,不仅是考试所需,上岸后的公职工作,你也会发现扎实的公文处理能力,会是你行走仕途的一把利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5
一、确定要点大致范围
不少初考者第一次看材料时都会有思绪乱飞的情况。看到一大堆材料,根本不知道从哪儿入手;不明白到底去材料中看什么、从哪儿看起。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一般申论题干中都会给出作答规范或者作答范围的引导。只要我们能够判断出这道题的作答范围,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直接到给定材料中找到这一段。这样,相应的材料阅读针对性就强多了。所以,想要找出具体要点的第一步必须要确定具体要点所在大致范围。
二、用心研究作答要求
确定大致范围后,你就会发现这几个段落的意思和我们题干中所要求的内容相关性是很大的。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需要去材料中找什么才能更符合题干的要求?其实这个也不难,如果我们能够稍微用心去研究一下作答要求就不难发现,除了作答范围,题干一般还会给出相对比较具体的作答对象。这样,我们就可以基本确定出我们要到材料中找什么了。这样,我们在既定范围内寻找题干要求的要点就又近了一步。
三、要善于运用关键词
在确定要找什么的情况下,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可能又会面临另一个问题:怎么看着好多信息都像要点呢?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考生就会出现迷茫的感觉。明明要点已经找出来了,可就是写不上去。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因为一般要点和关键词的联系度都会比较紧密。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关键词去解决问题。这样简练的阅读更有利于精确地找出我们所要寻找的要点。
第2个回答  2018-07-05
国考申论分级分类不用怕,找准本质是关键
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申论试卷命制首次采取了分级分类的考查方式,将申论试卷,依据岗位的不同,分为了“副省级”和“市地级”两套试卷。申论分级分卷考察,旨在招聘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人岗匹配,通过不一样的岗位属性,设置不同类型的试卷,体现出公务员考试的科学性。如:国考副省级考试,更加侧重于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近几年国考真题中,副省级真题几乎比较综合分析的解释分析能力:如2016年副省卷出现了,“中国教育在技术层面走太快,而灵魂却跟不上了”,谈谈对句子的理解。2017年、2018年均出现了这样的考察方式。而市地级考试更侧重有贯彻执行能力考察,旨在考察考生的执行力,基本工作的能力。如:2016年国考市地第一题:“将与会人员关于好政策的见解汇总整理成为一份简报。”通过这样的命题方式,考察考生的工作能力。但归根结底考察的本质是不变的。同时在部分省考的考察中,在难易程度和题量设置上也有所侧重,如:陕西省考,省垂直系统题量为6道;而行政系统岗位为5道题。
那么究竟如何应对这种分级分类考察的趋势呢?
申论测查万变不离其宗,把握申论命题的本质是关键。分级考察的同时,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第一、大纲不变。申论大纲明确指出,申论是对机关基本工作能力的测查;分别考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能力不变,方法则不便;第二、题型不变。核心还是测查从大纲衍生出来的归纳概括题目、提出对策题目、综合分析题目、贯彻执行题目、申发论述题目。题目在侧重点上有所侧重而已。第三、作答方法不变。大纲能力不变。题目不变,进而方法也是不变的,依然已经审题、找点、加工、书写的步骤进行作答。第四、最重要的是本质不变。即申论考察的载体仍然是材料,即材料为王,通过近年来的考试来看,所有的东西变,围绕材料寻找要点永远是不变的。
因此,分级分类考察对于各位考生而言,在备考中,仍然要讲基本的五类题型融会贯通,掌握核心作答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核心方法,和写作的技巧、写作的思路。严格把握材料为王的思想,依据题干寻找题目所需要点,在结合具体题目要求进行要点加工罗列即可。由此可见,申论分级分类考察,就不那么可怕了。
第3个回答  2019-11-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