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出现黄白色稀便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如题所述

消化道疾病的直观症状就是下痢,引起下痢的病因可以是营养性的,也可以是疾病性的。营养性原因:饲料发霉变质,饲料原料品质较差,饲料配方不合理,蛋白质含量过高等;疾病性原因可能有: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寄生虫病、药物中毒、食盐中毒、霉菌中毒等等。

(1)鉴别诊断要点

①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

a.多发生于3~4周龄以下的雏鸡,白色下痢;1周以内雏鸡常表现肛门为白色粪便污染,严重的可见雏鸡腹部鼓胀,肛门堵塞不能排便,死亡率极高。

b.感染较轻的鸡只表现症状较轻,剖检可见心肌上有隆起的白色肿瘤结节。

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鸡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a.多发生于35日龄以下雏鸡,发病率高、呈尖峰或死亡曲线;发病快、症状消失也快。

b.鸡群中可见大量的鸡啄肛,并且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病鸡下痢,排出白色水样稀粪或稍黏稠的白色粪便。

c.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出血,严重的呈紫黑色;囊内水肿、出血、坏死,奶油样或干酪样渗出物。

d.病鸡大腿外侧肌肉、胸肌有条状出血。

(2)防治措施

①加强生产管理,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注意鸡舍保温,有条件的鸡场尽可能避免给鸡只直接饮用温度很低的自来水。

②保证饲料品质,绝对禁止饲用变质饲料,发现后应立即停用。

③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加强用具、鸡舍的消毒。

④对于细菌性疾病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下痢,许多常见药物均有治疗效果,但只有近期效益,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单纯靠药物不能消灭这种疾病,也不能靠药物的治疗和预防来代替消灭疫病的防制措施。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有条件的话最好先进行细菌分离,做药敏试验,选择最有效的抗菌药物。

a.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嘧啶两种药混饲,浓度为0.2%~0.4%,连用3天,再减半用1周。

b.呋喃唑酮,混料0.02%~0.04%,使用1周,再减量至0.01%~0.015%,连用1~2周。

c.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0.02%~0.06%混料,可连续使用数周。

d.百病消、普康素,500毫克/千克,连续饮水3天。

e.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乳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对治疗白痢的效果十分显著。具体用量可参见药品说明。

药物预防:1日龄雏鸡用0.01%高锰酸钾饮水1~2天,然后再0.02%痢特灵拌料或饮水2周,再改用0.5%磺胺类药物拌料可有助于防止鸡白痢的发生。

对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综合控制和预防,除加强日常的卫生管理外,使用药物预防程序已成为养鸡场的一项重要工作。通常选择的药物为百病消和普康素,在1~5日龄和17~21日龄按预防量连续饮水,对整个饲养周期的细菌病控制效果十分显著。

⑤如果排除了饲料、营养原因,使用抗菌素后疾病未见好转,可怀疑为病毒性疾病,最好请兽医进行确诊后再行治疗。

⑥对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目前尚无特殊药物治疗。应搞好免疫接种和日常卫生防疫工作。鸡场可根据当地流行的毒株及雏鸡母源抗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通常在18~21日龄和28~35日龄作2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接种,接种方式为滴口或饮水。

对发病鸡群的治疗措施:

a.改善饲养管理,冬春季应提高育雏舍的温度,夏季应降低温度并减少饲养密度;饮水中加5%的糖、0.1%的盐,供应充足的饮水。

b.进行严格的环境消毒和带鸡消毒。

c.对早期发病的鸡只可肌注0.1毫升高免血清或0.5~1毫升高免卵黄液,效果显著。

d.确诊的发病群立即用双倍量的毒力活苗进行紧急接种,可控制疾病。

e.如果有细菌病、球虫病感染,可投服对症药物,但不应使用对肾脏有害的磺胺类药物。

f.如果有新城疫混合感染,应立即用Ⅰ系苗紧急接种。

g.治疗期间应降低饲料中蛋白含量(降至15%),同时维生素量加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