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都藏着哪些智慧

如题所述

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都藏着哪些智慧?
经过后世的渲染,在许多人心中的孔子,是一个行为规矩刻板的人。
其实不然,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孔子是一个行为旷达之人。
于此,孔子有两段名言留于《论语》之中: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里仁第四》)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第十八》)
这两段话,尤其是第一句,几乎就是孔子一生行为方式的写照。
"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就是说君子在对待天下的事情的时候,没有什么一定要去做的,也没有什么一定不能做的,关键就是看其是否符合于义。
也就是说,君子的处世之道,只要合于义,一切均可变通;同时,为了合于义,一切也都可以变通。
这可以说是孔子处世之道的核心。
掌握了这个核心,发生在孔子身上的许多看似矛盾的行为,都会迎刃而解。
比如孔子虽然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但是每每在"找工作"这个问题上,人家一"召"他就"欲往",比如: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第十七》)
等等,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他有强烈的恢复文武之道的愿望,而这种愿望是出于仁,合于义的。
所以,在孔子看来,即便是公山弗扰这样并不十分理想的人物,也是可以将就利用的。
这就让人想起了,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先生的一句名言。
当时张先生为了筹集建校,以及日后的发展资金,好听的叫四处筹集善款,不好听的几乎就是化缘乞讨。
可以说,早年的南开大学,几乎每一座楼,都是张校长化回来的。
其中不少筹款的对象都是当时名声极差的军阀、奸商,向这些人筹款的艰辛甚至屈辱,我们是可想而知的。
于是一些陪同他一块筹款的先生、学者,都感到难以忍受,也发出了不少疑问,这时候张伯苓先生说了一句名言,叫做:粪水也是可以浇花的。
因为他的行为是合于义的,他去找那些军阀奸商化缘,目的是为中国建一所优秀的大学,为中国培养优秀的人才,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
这一点,与孔子应人之召,甚至不惜去见南子的初衷,是基本一致的。
这就是所谓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后一句,则更加生动一些。
所谓"逸民",就是今天说的隐士的意思,所列举的这七个人,应当是当时知名度较高的几位高人隐士,孔子也对他们进行了分类划等。
但凡隐士,无论哪种类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苟于权变,坚持自己的原则。
所以孔子在评价了上述一干人等之后,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无可无不可"与"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相比要简单一些,但也更加生动一些。
只是,一句"无可无不可",也隐含了孔子的许多心酸。
因为"无可无不可"给人以平常随意的感觉,与那些原则坚定个性突出的遗民隐士相比,从传播学的角度上讲,明显地缺乏炒作的话题;换句话说,就是更加不容易让人关注和理解。
孔子一生常说"不患莫己知",而且《论语》开篇就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足见,其实孔子一生都在为不为人知而感到苦闷。
反过来我们看,孔子因为"无可无不可"苦闷了一生,还能坚守平常,初衷不改,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的"无可无不可"的难能可贵之处,因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用现实的方式,来实现其理想的处世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