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调整的会计报表

如题所述

要注意的是被审计单位上年度已经结账并据此编制了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是针对上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因此在对上年度业务的核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的处理时,注册会计师的调整分录和企业会计处理分录是不一样的。见下表:
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会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被审计单位除了调整会计报表之外,还应调整下期的相关会计账簿记录。这就会涉及到会计账项的调整,即常所说的会计调整。
会计调整是由被审计单位编制,由于会计调整主要是针对上年的会计问题调整,而上年账簿已结账,不可能再增加相关记录,所以只能在下年度账簿中调整,但调整时不能直接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建议调整分录(注册会计师建议调整的分录是调整上年度的会计报表的),这样做可能会影响下年度账簿的恰当反映。由于涉及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具有“到某日止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累计”的特性,如果以前年度少计(多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就可直接在下年度账中记录增加(减少)业务,不影响下年度账簿的恰当反映,因为经过调整后该项目已在账目中恰当反映了,但涉及利润表的科目具有记录某个期间的收入、费用等的特性,如果直接记录到下年度账簿中,就会影响下年度账簿的恰当反映,因此专门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调整。凡涉及调整上年度利润表项目(收入、费用等科目)就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代替。
在审计测试中一般要求掌握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所调整的对象直接针对存在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也就是错报所造成的最后结果,其调整分录如同对会计错账的调整,审计调整分录不受会计规范的约束(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一般通过分析的方法确定分录的供货双方,多计什么就相应的减少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如果你分析的分录借贷不平衡,那肯定有该错弊对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影响没有分析出。最机械的办法:
①首先将被审计单位对该业务的错误会计处理的分录列出;
②根据准则制度列出正确处理该业务的会计分录;
③比较①②这两个分录,对相同科目相同方向的就不考虑了,剩下的就可看到哪些科目是多计了还是少计了,就可分析出调整分录了。
调表的科目一般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作为审计调整分录的科目,在实务中,因为一个会计报表项目通常有多笔错报,为了清晰辨别,在工作底稿中一般都需要列明明细科目。比如“存货” ,在工作底稿中就需要区分原材料、生产成本等存货项目。对于各种准备金的错报可以利用报表项目作为科目;也可以直接用该科目(比如“坏账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在过入会计报表时应该填入对应的报表项目;也可用报表项目作一级科目,相应账户作明细(如“管理费用——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等)。
对于以前年度发生的损益调整事项,注册会计师直接将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记入“年初未分配利润”。(也可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未分配利润”科目)。
重分类误差是指会计核算没有错报,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如未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归入流动负债类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下列示。对于此类误差,因为不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账簿,而是直接调整会计报表,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建议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