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软件互联网行业的地位,连老美都撼动不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世界互联网的牌桌上只有两个大玩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阿里巴巴、Facebook、微软等企业,服务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

然而被称为互联网中心的美国硅谷,头部公司的掌舵人竟然不是自命不凡的美国人,而是画风与之差异很大的印度人,谷歌CEO桑德皮查伊已经成为印度人之光

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国,GDP却不争气的排在世界第七,位列人口只有6000多万的法国之后,但是即便如此,没有一家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且国内市场被中美瓜分的印度,头上却一直顶着一顶闪闪发光的高帽子,"IT强国"

在硅谷碾压以勤奋号称的华裔精英,大多数中国的工程师止步中层,而印度裔却很多进入高层,甚至是打工皇帝CEO,掌舵硅谷,让人不免有些看不懂

印度在中国的名声并不好,总是招嘲,大致形象是吃着五颜六色糊糊饭,出行乘坐挂票火车、基础教育普及率极低,出了孟买都是村儿,连阅兵都像杂技表演的二哈形象

但不得不说,咖喱味儿的英语也是英语,印度人擅长交际,思辨活跃,这是公认的事实,受英国长期殖民的影响,他们似乎完全没有亚洲人的含蓄,语言表达时丰富的手势动作,抑扬顿挫的表情配合,性格上更加靠近欧美

通过一些印度电影也可以印证这一点,宝莱坞突如其来的歌舞风格有时候让欧美人都拍案惊奇,"我擦,这也太TM欧美了吧"

低障碍的语言优势,欧美范儿的性格,使得相比于中国人,印度人在美国有更好的种族认同感,可以更好的融入硅谷的氛围中

关心大学排行榜的同学们应该了解,全球TOP100的大学大部分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占据,亚洲名校则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印度在教育上的成果乏善可陈

但有一个学校脱离于评价标准之外,就是印度最高学府印度理工学院,这所学校被称为印度工程师的摇篮(在中国荣获这个称号的是蓝翔技校)

印度理工学院在亚洲大学排行榜上也并不卓越,但其在印度国内的地位远比清华在中国的地位高,毕竟清华身后有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复旦等一众高水平大学紧随,清华并非独步江湖,

而印度理工学院可以说是全国唯一的985,其他全是普通高校,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在等级划分明显的印度 社会 ,进入印度理工学院不只是进修知识,更是 社会 阶层的跃层,是一个正真意义上高考决定命运的学校

印度理工学院在工科类专业上很强,特别是IT信息工程是世界互联网的外包基地,美国主流的IT企业中都有印度裔的身影,在世界分工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上面这句话是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戏言,吐槽程序员们写代码的不规范问题,缺少注释和结构,5个程序员一起写代码,最后合在一起运行不了,且无法精准定位问题,5个人只能各自重新撸一遍,效率低下

而印度作为世界的IT外包工厂,体现了优秀的专业素养,整齐高效,配合顺畅,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都是高水平的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人不会配合,看奥运会凡是个人赛的羽毛球,乒乓球等,单兵作战中国都能问鼎,但是像足球,篮球等强配合的项目上,成绩就没有那么耀眼了,正因为如此,女排精神才如此难能可贵,因为它体现的不仅是个人竞技能力,个人拼搏精神,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能力

印度的协作是渗透到日常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下印度飞饼的非工业化制作方法,街边破旧的门面里面几个大汉分工明确

和面的将面和好后压成面饼,甩饼的将面饼在空中翻腾甩成又薄又大的面皮,烤饼的接过面皮替换掉已经烤熟的成品,接力给负责售饼的打包收款,整条简单的供应协作链平稳又高效

IT产业的开发要比飞饼的制作难度大得多,在这种信息密集的产业中,团队协作能力是一定要比单兵作战能力重要的多的能力,我们要追求的不只是极客文化,而是一群极客协作的文化

印度人更团结吗?我想不是的,印度国内的种姓制度,多官方语言,宗教背景复杂,使得印度从来没有形成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特别是思想上的统一

但是,在硅谷不一样,硅谷的印度工程师多是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而后又去美国名校进修的高材生,同属印度精英阶层,有类似的成长经历

印度人在硅谷非常注重前辈对后辈的提携,对新人工作机会的介绍等,硅谷有印度派的说法,2012年硅谷的人口数量中印度以只占到了6%,但是印度裔人才领导的公司占到了33.2%

印度裔在办公室的扩张非常快,很多人反馈印度领导在人才招聘方面偏袒印度裔,甚至是明显的放水,一个印度裔升为中层领导,很快他管辖的部门就会是一片咖喱色

在印度裔掌管的硅谷中,印度新人会比较自信,因为在IT工程师在印度是类似医生,律师一样,有 社会 地位提升作用的,国家也非常重视IT外包产业的发展,站稳高级劳动力市场老大的地位,即便在美国IT工程师也是高知高收入的圈层

而在我国,IT工程师一般称之为程序员,甚至码农,写代码的,是强压力 社会 下"社畜"的代表,是996毒文化的践行者,圈层画像被描绘为格子衫+地中海+人字拖,被定义为高收入低情趣的人群,对整个从业人群的自信是一种打击

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全世界看来是成功的,在TIMES,USNEWS等世界著名的排行榜上中国大学连年走高,清华大学已经超过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东京大学等亚洲名校成为亚洲第一的大学

中国的教育将专业分为工学、理学、经济学等13个一级学科门类,人才教育高度专业化,使得在各行各业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但人才能力的隔离使得跨界创新的能力被削弱,并且加重了对协作能力的要求,缺少专业管理人才的建设

所以国家开放双学位,辅修专业等,为的就是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印度的大学教育,大多数专业都有MBA课程,不仅培养专业工程师,更是培养技术型管理人才

所以硅谷的印度裔工程师,除了在技术人员角度思考问题外,还会在管理者角度思考问题,有良好的晋升路线,在竞争中的优势明显

在全世界范围内,IT工程师在纯技术领域的职业生涯都是很短暂的,如果在35岁之前没有转变到管理岗,基本上难逃辞退的宿命,印度的大学教育,在教育阶段就为学生准备好了后路,这也是印度裔在硅谷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印度人在硅谷混的风生水起,但印度本土的互联网环境非常恶劣,微软、惠普、3M等著名企业都在这里设有分公司,大多数IT从业者都是外包服务,即便微软谷歌的CEO全部是印度裔,但也只是高级白领

本土的市场基本上被美国和中国瓜分,缺乏自己的互联网企业,很多专家的解读是印度基础建设差,识字率低等限制了互联网的发展,但是从小米、三星、Facebook等外企在印度的成功来看,其网民基础是能够撑得起一个巨大市场的

从网民基础到人才输出两个方面,印度都满足成为互联网强国的必要条件,眼下阻止IT人才外流,不要让优秀的人才都跑去美国打工,从内需出发发展本国互联网和软件产业

相信未来印度这个大蛋糕除了是中美巨头的必争之地,更有可能滋生本土的互联网巨头,潜力无限不容小觑

感谢大家与大官人一起复盘印度裔在硅谷的神话,如果喜欢本文不妨关注一下,或者分享给你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