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救有哪几种方法

如题所述

拗救有:句内拗救,对句拗救和混合拗救三种方法。

1、句内拗救

句内救是指在出现拗句的本句的适当地方,选一个字,把这个字的平仄作相应的改变,使全句读起来声调仍有高低,不会由于出现拗句,而影响声律的和谐。但必须注意这个补救的字,不能用在句末。

例如李白的五律《宿五松下荀妪家》,其颈联为“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其格律安排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完全合律,而对句第一字应平声,现在用了仄声“月”字,如果不救,就成了“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

因此第三字必须改为平声,现在用了平声字“明”,对句变成了“仄平平仄平”,就合律了。

2、对句拗救

所谓对句救,就是当句中出现拗字,而在本句中没有条件补救时,便在下一句的适当位置进行补救。

例如唐代温庭筠的五律《商山早行》中的颈联,“榭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此联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现在上联第三字应该平声处,却用了仄声字“落”,成了拗句,对句第一字本来可平可仄,现在用了仄声字“枳”。

如果不救,就犯孤平。所以必须改为平声字,一个“明”字,既救了本句也救了上句。

3、混合拗救

“仄仄平平仄”的出律,需要对句拗救,而“仄仄平平仄”的对句格式是“平平仄仄平”,那么在对“仄仄平平仄”出句拗救的同时,“平平仄仄平”也很有可能出现“孤平”的现象,需要进行自救。

而进行孤平自救的方式也是切换第三字的仄音字为平音。这和对句拗救的方式是一样的。对句第三字的平仄变化既做出了句内拗救,同时又救了出句,因此称其为混合拗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