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如题所述

[摘要]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该文把对历史知识的理 解表现行为界定为能够解释、转换和推论历史知识。并通过史料引用、问题探讨和多角度认 识问题等途径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知识;理解;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感觉不够准确、完整,把握不住 问题的实质,进而不能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把问题表述出来,这实际上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没 有完全理解。那么,怎样才算对历史知识真正的理解,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知识呢?笔者试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对历史学科知识理解的认识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每个教师实施教学所追求的目 标。虽然每个教师对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标准,但它们有相通之处,即理解需要学生对 所学内容的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在全新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各种实 际问题。 历史学科的理解,是要求在历史学习中,不单单记住所学的历史知识,而且要在记忆的 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和考察历史的理论方法的基本内容的概括性、本质性和 特征性的认识,将对历史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已有的结论性的理性认识转化 为自己的理性认识,并能掌握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的联系性,达到能够运用理解 的知识观点分析解决历史实际问题的目的。简而言之,理解是指能抓住历史事物的实质,从 本质上把握历史知识,其主要表现行为是解释、转换和推论。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能够解释、 转换和推断有关历史知识,就达到理解的要求了。 1.解释,即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历史知识的含义,包括概述一个历史事件,说明一个历 史概念,解释一个历史现象,举出一个历史实例等等。对历史知识的解释要注意内涵的准确 和外延的完整。如说明“自然经济”的含义,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 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又如 如何解释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这一历史现象。因为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家庭农业和 手工业的结合和自给自足。外国的经济侵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造成农业和手工 业的分离;同时由于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农民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自给自足的程度日 益减弱。如果学生能抓住自然经济的特征来说明自然经济的解体原因和表现,这就表明学生 理解了自然经济解体这一历史现象。 2.转换或转化,指学生能将历史知识准确完整地从一种特定术语,或一般叙述的语言 文字,或形式,转换成为另一种特定术语,或一般叙述的语言文字,或形式。转换不是双向 的,而是多向的,实际上,转换是另一种解释的形式。例如,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 端,对“近代化”这一概念如何理解呢?“近代化”我们可以转换为“资本主义化”, 因为 近代化指的是16 世纪以来主要是在西方世界出现的社会变革浪潮,其核心内容就是资本主 义化,也就是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生产方式,用资本主义的新文化代替传统的 旧文化,用资本主义的新制度代替落后的旧制度。尽管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近代政治体制,更 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洋务派兴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打下了基础。又如,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如何准确理解这一现象 呢?由于受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 地,在这个世界市场中,中国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所以,中国沦为世界市场也可表述为中国 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这样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把握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了。 3.推论或推断,由已知的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如根据给定的有关历史事物的材料,估 计或预测其发展趋势;根据特定历史事件的条件,对其后果、影响等进行多角度的有逻辑性 推断。当然,推论出的发展趋势或后果等,必须与给定材料或条件相一致。同时要准确把握 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所处的时代特征。例如对洋务运动结果的推论:从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看, 洋务派官僚都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士,他们也就不可能学习资本主 义的政治经济制度而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洋务运动中积极倡办洋务者,表面上大力引进西方 的机器和技术,但本质上他们的骨子里却对西学特别是政治、经济体制相当的抵制,坚决捍 卫中国传统秩序和伦理;再从洋务运动的目的看,他们大办洋务的目的是“自强”、“求富”, 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发展军事、民用工业,为的是对付外来威胁和镇压人民革命,并 没有意识到要改造中国的传统社会,相反的是为了维护业已腐朽的封建统治。所以洋务派是 想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方式来维护落后腐朽的上层建筑,其结果必然是失败。“自强”“求富” 的梦想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甲午海战的结局证明了这一推论是正确的。 历史学习中,理解的能力最为重要,如果说记忆是基础,那么,理解就是核心。且“理 解”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承前“记忆”,理解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之上的,同时它对记忆又 有反作用,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效记忆。后启“应用”,历史知识的应用是建立在理解基础 之上的,没有理解的知识是无法应用的。况且,转换、推断本身就已涉及到应用层次了。对 历史知识的把握如果能达到理解的层次,即对历史知识能够解释、转换和推断,对历史知识 的掌握就基本到位了。 “理解”,既是“学会”的基础,也是“思想”的根据。在历史教育中,它是全部历史 学习的核心部分。我们必须从较高的层面上来理解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历史学科的理解能 力。若从学习的认知过程来看,“知道”不等于理解,如知道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 身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已逐步解 体;“记忆”不等于理解,如能回答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照本解释”不等于理解,哪怕是可以原封不动的背下教科书的内容,如中国自 然经济解体的表现是家庭棉纺织业“纺”与“织”的分离,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照本运 用”不等于理解,如我们仅知道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评价洋务运动。因为真正的“理 解”需要具有以下特点:一、能够解释,而不仅仅是照本解释,这包括:口头或书面解释; 并找到佐证或范例。二、能够归纳、概括事物特征、规律,综合得出结论。三、能够表达清 楚一个丰富的具体内容彼此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四、能够把一个概念、原则、结论、规律、 主题思想运用到新的事物、事件、场合中去,并产生新的思想和概念。五、能够通过运用使 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修改和扩展。 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方法 “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在于理解,而不在于认知与回忆,知识教育 中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行为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的 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推行教学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除此之外,理 解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在高中历 史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呢? 1.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历史学科有其特殊的学科 性质,即没有所谓的终极真理。随着新史料的出现或新史观的提出,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与评价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就如克罗齐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就提醒我们要不 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如本课中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就是不断发展的。 建国以后,著名学者胡绳等人运用阶级的分析方法,把洋务运动放在不同阶级对立和斗争中 来考察,他们认为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以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妥协 投降,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为目的的,洋务运动的路线是反动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近代 化史观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重要标准,对洋务运动的研究和评价虽然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但都基本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具有进步性的运动,它催生了中国资本主义主 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此新的史学观点和对洋务运动的新评价有利 于我们进一步去理解洋务运动。我们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不断更 新知识去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因为我们只有实现教师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才会有学生对知 识的深入理解。 2.注重史料引用,向学生真实展现历史原貌。就历史本身而言,要实现对知识的理解 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不可复制的。那么在历史教学 中又如何帮助学生达成对历史的理解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抛 却那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即以论带史的行为,尽可能地还原历史记录,恢复历史原貌,从而 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认识历史。那么如何向学生再现历史原貌呢?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 堂上呈现真实、丰富、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将占有的材料置于特定的历史场景之中,重建 史料与“历史原貌”之间的联系。如为了说明自然经济的特点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片 《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生动写照》,学生通过分析图片的内容而理解自然经济的特点 是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又如为了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这一历史现 象,我向学生提供如下材料:“今自夷人来厦开市,�6�7�6�7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6�7�6�7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1844 年,茶的出口量达 到53 万担,超过战前最高出口量13 万担,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析 材料内容,可以认识到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是“洋布、洋纱、洋袜、洋巾”等外国的商品输 入和对中国茶叶等农产品的掠夺,解体的表现是传统手工业的被破坏和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通过对直观的原始材料的解读,学生就能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历史现象, 有利于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并透过现象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3.强化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认识:学生没有 “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问题”是否解决是衡量学生对知识理 解程度的重要表现。从教学论上讲,“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对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多元 智能理论关于知识理解也是以如何思考和如何解决问题作为重要标志的。那么,如何以“问 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呢?学生发现和生成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他们主动探求知识、构 建知识并运用已知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首先要指导学生在置身历史情境,通过对历史 材料的阅读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教师依据材料进行设问,以明确要探究的对象。其次, 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通过相互交流,使学生们的探究结果得到汇总 与碰撞。最后经过教师的点拨与总结使问题得以解决,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使学生 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自然经济的瓦解原因和表现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难点问 题。我从复习自然经济的特征入手,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男耕女织是中国自然经济的 生动写照》和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相关史料后,学生生成如下问题:图片反映了自然经济的 什么特征?“吾村�6�7�6�7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的原因是什么?茶叶大量出口 又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此时农民的地位发生什么变化?在学生讨论发言后再经过教师点 拨逐一解决问题。“无纱可纺”说明外国商品的输入造成“纺”与“织”的分离;“布市,消 减”又说明“织”与“耕”发生分离,这就使得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被破坏了,农民、 手工业者走向破产,这是自然经济解体的第一步。而材料中茶叶的大量出口说明农业生产的 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减弱了,这是其解体的第二步,即个体农业由自 给自足走向商品化。通过对问题进行讨论和梳理就能使学生理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表 4.运用多元史观,鼓励学生多角度评价历史。有历史学家把追寻历史的真相比喻为找寻庐山的真面目,并认为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过程。 这里揭示了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奥秘,即同一个历史史实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就可 能会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 角度对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探讨。以求实现对历史的多元理解,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例如 我在评价近代“通商口岸”的设置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影响时,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角度 加以认识:从社会史观看,资本主义列强通过通商口岸把廉价的工业品输入中国,掠夺原材 料,建立工厂企业,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而从现代化史观看,通商 口岸的设立有利于瓦解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产生中 国最早的工人阶级,使中国开始了步履维艰的近代化历程。再以洋务运动的影响为例,从文 明史的角度看,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首先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可见洋务运动是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节点; 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改变了近代国人的生活面 貌。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顺应了工业文明的世界潮流,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就能加 深对洋务运动的理解和认识19 世纪后半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善 于引导学生结合多元史观多角度地分析、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从而达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度 理解。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是一个单独的方法就能实现的,它是渗透在我们教学的全过程 中,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因此,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 的条件,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并进行准确的讲解和精巧的引导,以促进、深化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