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姿态放得太低,是不是“不平等教育”呢?

如题所述

孩子成绩好的前提是有积极快乐的学习情绪,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健康人格?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培养出全面进步的孩子,学校能够传授知识,但是从人格健康的角度来说,家庭的影响还是最大的。不懂感恩的孩子很难有爱心,家庭教育就是人格教育

在现代社会,网络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淡薄了起来,在教育问题上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的课业知识都抓的很紧,但是对于人格的教育可能逐渐轻视了起来。

最近两年来,有一份研究报告值得我们反思,上海心理一援助中心每天都要接到40-50个有自杀倾向的心理求助电话,将近两个月的记录跟踪表示20-40岁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女性与男性求助者的比例占2:1。

尤其是现在的自杀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之下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

除了大学生外,中小学生的人格健康也需要重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健康的人格。只有拥有了健康人格,才能够在将来遇到困难和压力的时候更有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挑战,而不是畏惧和退缩。

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人格,即使表面获得再辉煌的成就,也可能随时崩溃。人才是由人和才两个字组成的,人与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才而不配做人的就不能称之为人才,这样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如果两者非要选其一的话,要先做好人才能谈才。

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和成绩乐此不疲的为他们找各种方法提高,乐此不疲的操劳,但是也不能忽视孩子现在的状态,是否开心,如果他们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化解不良情绪,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更加重要。

积极的心态来源于感恩之心,一个随时知道自己需要感谢别人的人,才能够更有看待生活美好之处的眼光,他们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积极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可以从培养孝心开始,只有从小懂得要孝敬父母,将来长大了才能将心中的爱分给别人。

1. 在大家劳动的周围不要独自闲呆,长辈人在干活自己不要休息,如果长辈在干活自己在沉迷娱乐和休息,这是可耻的。

2. 不要嘲笑老人,这是对人最大的不尊重。

3. 不要同老年人进行争吵。

4. 不要因为自己没有什么而不满,如果同龄人有一样东西,自己因为父母没有注意到而没有,也没有权利去向父母发脾气讨要。

5. 不要强迫父母给自己他们都不舍得买的东西。

9.不要在长辈还没有坐下的情况下,自己就坐下。

这样的教育其实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依然有必要,很多祖辈带孩子的结果,是将自己和孩子的位置颠倒过来,结果导致孩子自大自私,更加不尊重老人。

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孩子关心和呵护是必须要做的,为了培养感恩之心,也要对孩子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3-4岁的孩子其实已经具备在家长说话的时候就要认真听的素质,在生活中就要开始培养这样的习惯。

4-5岁的孩子要明确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等等。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家长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不要在他们面前经常说老人的不好。引导幼儿尊重和关心长辈的身体健康,逢年过节要让孩子自己准备礼物送给老人。

孝亲教育和感恩教育除了能够培养孩子的爱心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心存感激,他们会更容易听得进去父母的教导,很多家长之所以和孩子之间有交流的隔阂,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孩子自认为自己比家长懂得多,而不尊重家长,所以听不进去任何意见。

现在很多父母也将自己放在了比较低的位置上,觉得孩子学习辛苦不容易,做什么事都是以孩子的利益为先,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不能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总是不知餍足的讨要不懂得给予。

我们说教育要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就是说家长不能用权威压迫孩子,但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的家庭父母会很重视孩子的生日,但是自己从来都不过生日。

父母对孩子的爱无可挑剔,而孩子对父母的爱却仿佛人间蒸发,这也是父母教育的失误。如今的孩子缺少的并不是来自家庭的关爱,而是关爱太多了,心中没有别人的位置只有自己。

但是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过程,所谓社会化就是要心有大爱,事事都要考虑到别人,如果孩子能够正确的处理你我他三者的关系,他的社会化才能算是达到了基本的要求。

一旦养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将来想要改变是很难的,当发现孩子有了娇纵任性的习惯时,父母就要及时纠正,有的时候他们的自私是家长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培养出来的。

孩子懂得孝顺和感恩是从家庭生活中的很多小事中培养出来的,比如从小告诉孩子,吃零食的第一口要送给身边的大人,吃饭的时候要把爱吃的菜放到长辈的面前,平时喜欢的食物可以给老人留一份。

每个月用自己攒的一部分零用钱给老人买一份小礼物,出去买东西看到喜欢的,多买两三个回来给父母,逢年过节可以自己做一张贺卡送给家人等等。

孩子的感恩之心就是在一点一滴中被培养起来,等到长大之后自然就会将尊重老人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越小养成的习惯,长大之后就越容易成为人格的一部分,会像天性一样自然。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因为父母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的。

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对传统的孝心文化要批判性继承,今日倡导的孝敬首先是要有感恩之心,感恩是

现代人的美德之一,只有孩子从小对父母有感恩的态度,将来长大了才能由近及远学会感恩生活,感恩身边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我觉得家长的姿态放得很低确实是不平等教育,这样教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很骄纵无理
第2个回答  2020-11-25
家长的姿态放得太低,也是“不平等教育”,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学不会感恩,因为如果家长一直以低姿态来教育孩子的话,孩子在无形当中就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就会让小孩子养成一种比较傲慢的性格,这样就会学不会感恩,不会感恩的孩子是很难有爱心的,所以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第3个回答  2020-11-25
我认为是,我觉得最好的相处模式是没有委曲求全的。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分宠溺而让孩子更难走出那种以他为中心的舒适圈。父母要有一定威慑,才能让孩子适应更多环境。
第4个回答  2020-11-25
不是的,因为家长不想跟自己的孩子太强硬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这样会使孩子更加的焦虑和烦躁,所以只有放低姿态,才会跟孩子像朋友一样沟通和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