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这句话有道理吗?

如题所述

听说过农村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也听说过农村俗语:“棒下出孝子,慈母多败儿”。还真没有听说过题主所说的俗语,不过大致意思相同。就是说传统的棍棒教育,要比娇生惯养的教育要好!这句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不过孩子的教育,应跟着时代的变迁,调整适合当下孩子的教育模式,才比较稳妥。


古代乃至封建社会孩子的教育,跟随父母时间比较长,读书也比较晚,父母与孩子感情深厚。有些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辈子都没有读书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自然分工下,母亲长时间给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如果说小孩子淘气不听话了,母亲严厉教育孩子,一般孩子长大后能够明白父母的苦心,进而更加孝敬老人。所以才有棒下出孝子一说!如果母亲娇生惯养孩子,不舍得打骂,不舍得修理调皮的孩子,就容易养成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种种恶习,等于害了孩子。才有慈母多败儿一说。


现在孩子的教育,和以前的家庭教育有很大不同。如今孩子上学比较早,出去闯荡早,一生中与父母接触的时间比较短,可以说一位30岁人,从出生开始算起,几乎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其余的时间,不是读书,就是工作,几乎是和家人分开的状态存在。好比说小孩送去上学,一天除了睡觉吃饭,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几乎没有多少。这种短时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培养,说实话没有古代社会父母与孩子的感情深厚。就从古代人给父母守孝期就能明白,抛开封建迷信,古代人对父母感情深厚的程度,不是现代人能够比拟的。那么,在现代家庭教育上,父母通常由于亏欠孩子的陪伴,不会去“修理”孩子,娇生惯养孩子成风,使得孩子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和感恩。看看近几年,出来多少熊孩子事件,就明白,她/他们家庭教育缺位的严重程度。


事实上,以前的家庭型棍棒教育,和现在孩子的教育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教育孩子相同理念的是: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放任性教育,由着孩子的天性来,不成;只进行家庭棍棒教育,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也不成,毕竟现在的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时间真的不多。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棍棒教育和慈母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仅仅靠一方面,教育的缺位,不易教育出来德、智、美全面的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3

农村俗语:“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这句话有道理吗?

第2个回答  2021-03-11
有道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让孩子对父母过于依赖,日后在社会上也终将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