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以什么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

如题所述

中国植物是以种类和植物体内外形态和结构的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
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
植物体内外形态和结构,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细胞、组织、器官在不同环境中以及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具有固定的规律。绿色种子植物得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体内外形态和结构,是植物钟的主要特征。
一、 根:植物(种子植物)体之地下部者。
1. 正常根:根源自胚根者。
2. 不定根:凡源自茎部者,不论是否位于地上部者。
3. 须根系:根成熟后大小及形状均一者。
4. 直根系:根成熟后大小不同,具有地下主轴之主根,并自主轴分生若干支根之次生根或侧根者。
二、茎:植物体之地上部主轴。
1. 有茎植物:具有地上轴者。
2. 无茎植物:无明显或缺乏地上轴者。
3. 花枝植物:无茎植物之花 序生自地下部者。
4. 直立茎:茎向上直立伸长者。
5. 斜上茎:茎先弯曲,而后向上直立者。
6. 平行茎:茎平行地表,惟不接触地面,其枝端则向上直立者。
7. 平伏茎:茎平行接触地表,枝端向上直立,但茎节未着生不定根者。
8. 匍枝茎:产生走茎,枝端生根后,生成新植物者,如草莓是。
9. 匍匐茎:茎匍富地表,节部生根。
10. 根株茎:地下茎丛状着生,如竹类是。
11. 攀绕植物或攀援植物:茎如藤状者。
12. 攀登植物:直立伸展,藉支持而攀登无限高度者。
13. 一年生植物:茎之寿命仅一年者。
14. 二年生植物:茎之寿命二年者。
15. 多年生植物:茎之寿命多年者。
16. 草本:茎不具后生木质部者。
17. 木本:茎具后生木质部。
18. 根茎:横行地下,无性繁殖力极强;顶端着生顶芽,可分节及节间,上着生退化之鳞叶。
19. 块茎:肉质地下茎,短而膨大,由根茎末端发育而成。
20. 球茎:短厚之肉质地下茎,略成扁平椭圆形,基部着生须根,上部有簇叶及花茎。
21. 小球茎:球茎之小型者,每年生自叶腋、成熟茎顶部或茎侧。
22. 鳞茎:极短、扁平而成盘状之地下茎,外被覆瓦状、肉质、非绿色网状纤维之薄膜状鳞叶。
23. 小鳞茎:由成熟鳞茎之基部鳞叶经基部无性繁殖而成。
24. 叶状茎:茎部扁平而成叶状,具有叶绿体,可行光合作用。
三、芽:末萌出之初期短枝。
1. 腋芽:位于叶腋内之芽,由其成长而为侧枝。
2. 副芽:叶腋着生于多数芽中,除大形者为腋芽外,其于均属副芽。
3. 不定芽:除顶芽及腋芽外,植物其它部位所生之芽称之,根、茎、叶可能产生此芽。
4. 侧芽:位于茎侧旁生之芽称之。
5. 裸芽:芽裸露于外,无鳞片保护者,以草本茎所生之芽居多。
6. 伪顶芽:着生于枝顶,惟位于枝离层痕之下侧,由于枝不发育而脱落。
7. 鳞芽:由鳞片保护者。
8. 柄下芽:位于叶柄基部,于叶脱落后所萌发之腋芽。
9. 顶芽:位于植物主茎先端之芽称之,由此生长为茎干。
四、叶:由叶柄、叶、托叶组成。
1. 单叶:每一叶柄上着生一片叶者。
2. 复叶:每一叶柄上着生二个以上之叶片者,每一叶片为小,小叶之柄为小叶柄,小叶柄上之托叶为小托叶。
(a)掌状复叶:小叶着生总叶柄先端而成掌状者,有时不具小叶柄。
(b)羽状复叶:小叶排列于叶轴两侧而呈羽状者。
(c)单片复叶:仅有单一叶片,叶柄与叶片间有显著之结节。
五、叶序:叶于茎上或枝上之排列方法。
1. 互生:每节仅生一叶,惟依次交互排列者。
2. 茎叶:叶上着生之叶,随茎之生长而向上着生者。
3. 十字对生:对生之一种,上下两对之着生方向成直角者。
4. 抱生叶:叶与地表成直角着生,每一侧叶之基部,被覆上方叶之基部。
5. 丛生:节间甚短,有二枚以上之叶密接着生,通常被叶鞘包围。
6. 覆瓦生:上下叶成覆瓦状排列者。
7. 对生:每一节上生有两叶,且相对排列者称之。
8. 莲座状叶:叶者生接近地面之茎,多方向互生而开放,状如蔷薇花。
9. 轮生:每节着生三枚以上之叶且成轮状者。
六、花序:花于花枝上之排列顺序,花有小柄者曰小花柄,小花生柄着生于花轴,未着生花之花轴下部曰花梗。
1. 葇荑花序:花单性,花瓣缺,无花柄,易脱落,由小苞片或叶状苞片相衬托。
2. 伞房花序:类似总状花序,惟花柄长不等,下部较上部尤长,各花顶端平齐。
3. 聚伞花序:花枝主轴顶生一花,其下两侧各有对生分枝,每一分枝顶端再生一花。
(a)单一聚伞花序:花枝之主轴顶端着生一花,其下有两对生之枝分枝,枝顶各生一花。
(b)复聚伞花序:自聚伞花序小花柄再分出聚伞花序。
4. 头状花序:花轴顶端显著膨大,平展如盘状,着生多数无柄或极短柄之小花,花序外围着生多数总苞片者。
5. 隐头花序:花轴膨大先端凹陷,内藏多数小花,常为单性及中性杂生,花序如卵圆球状。
6. 单出聚伞花序:花枝主轴先着生一花,其下分出一侧花枝,称为单一单出聚伞花序如同一方向侧枝重复生成低侧分枝及各单生一花者,称为复单出聚伞花序。
7. 圆锥花序:花轴分生之小花梗,愈接近下部者愈长,每一小花梗再分生多数小花。
8. 总状花序:花轴延伸,羊星多数等长小花柄之花序者。
9. 单生花:花梗仅着生一花。
10. 佛焰花序:穗状花序之花轴呈肉质膨大,着生多数无花柄之雌蕊或雄蕊,下部花常属雌蕊,上部为雄蕊,花多外侧为大型苞片,曰佛焰苞。
11. 穗状花序:花轴着生多数无柄或极短柄之花。
12. 伞形花序:
(a)单一伞形花序:花梗顶端呈放附状羊星等长花柄之花,成为平顶。
(b)复伞形花序:花梗顶端着生等长花轴,而各花轴顶端为多数等长之花柄,且着生放射状平顶花者。
七、花
1. 整齐花:花萼与花瓣大小相等,形状亦同,如蔷薇属。
2. 完全花:具有花萼、花瓣、雄蕊及雌蕊等四部份之花称之。
3.上位花:子房位于雄蕊、花瓣及花萼下方者。
4. 下位花:花萼、花瓣及雄蕊着生于雌蕊下部,互相分离者。
5. 单性花:仅具雄蕊或雌蕊者。
6. 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瓣、雄蕊中任一部份者。
7. 五数花:花之各部数为5或5之倍数者,如牵牛花。
8. 两性花:不论花萼或花瓣是否存在,具雌雄两性之花。
9. 花被:花萼与花冠的合称:一般分为两轮,外轮称为花萼,内轮称为花冠。两者如形状、大小、颜色差异大者,必须使用花萼与花冠名称加以识别;无法区别时则以花被称之。
10. 周位花:花萼、花瓣及雄蕊合生成花托向,雌蕊着生于花托筒上。
11. 花瓣:合称为花冠,位于花骂之内层,通常色泽艳丽,能招引昆虫。花萼与花冠无分者,称为花被片,合称为花被。
12. 雌蕊:位于花之中央,由子房、花柱及柱头三部份所组成。
13. 多数花:花之各部数为多数者,如木兰。
14. 四数花:花之各部数为4或4之倍数者,如茜草属植物。
15. 三数花:花萼、花冠、雄蕊数各为3或3之倍数,大多单子叶植物属之。
16. 萼片:合称为花萼,位于花之最外层,常为绿色叶状。
17. 雄蕊:合称为雄花群,位于花冠之内层,由花丝及花药组成。
18. 不整齐花:花萼与花瓣大小不等,形状互异,如豌豆。
八、花冠型 :
1. 唇形花:双唇裂片之不整齐花之花冠属之,如益母草。
2. 苏木型花冠:旗瓣位于最内侧。
3. 钟状花冠:花筒宽口阔,宽与长相等或略长,如桔梗属。
4. 十字花式花冠型:十字花科植物之花冠,花瓣4片,呈十字型或交错形状之整齐花。
5. 漏斗状花冠:花筒愈上愈宽,犹如漏斗,如牵牛花属。
6. 舌状花冠:花冠裂片成舌状,如莴苣属。
7. 旗瓣型花冠:豆科植物之不整齐花型,花瓣数为5,最大最外之花瓣为旗瓣,两侧为翼瓣,底部合生者为龙骨瓣。
8. 辐状花冠:花筒极短,裂片宽阔而与花筒垂直,如茄属。
9. 盆状花冠:花筒略长,花冠裂片短而与花筒垂直,如福禄考属。
10. 同状花冠:花筒多少成圆筒状,如烟草属。
11. 壶状花冠:花筒大壶形,筒上部常狭窄,花冠裂片小,如越橘属。
九、胎座:子房内胚珠着生之处。
1. 顶生胎座:仅一胚珠,位于子房顶上而下垂者。
2. 中轴胎座:多心皮于子房中央相连合,胚珠着生于中央接缝之中轴,而各心皮之子房室之间有隔膜者。
3. 底生胎座:仅一胚珠,位于子房室底部者。
4. 中央胎座:各心皮于子房中央相连,胚珠生自中轴,但各子房室间之隔膜消失者。
5. 边缘胎座:单心皮之胚珠呈两列沿内腹着生于子房壁。
6. 侧膜胎座:多心皮于子房四周相连,胚珠着生于各接缝处,中央留有空腔。
7. 层迭胎座:单心皮之胚珠着生于子房接触壁上之层迭。
十、子房位置:子房与花被及雄蕊之相对位置。
1. 子房半下位:子房位置呈中间型者。
2. 子房下位:子房位于花被及雄蕊连接处之下方者。
3. 子房上位:子房位于花被及雄蕊连接处之上方者。
十一、果实:被子植物之花受精后,子房、雌蕊等史雌器官经成熟、膨大而成果实。
1. 瘦果:心皮单一,种子1粒,果皮与种皮不分离,如毛茛属。
2. 聚生果:由一花内之多数离生心皮与花托共同发育而成,每一心皮形成一小果,每一小果可区别为瘦果、核果等,如草莓属。
3. 浆果:多心皮合生,子房多室,外果皮极薄,中果皮及内果皮多肉多浆,种子多数,如蕃茄属。
4. 蒴果:多数心皮合生,子房多室,成熟时开裂。
5. 颖果:心皮单一,种子1粒,种皮与果皮完全愈合,致无法分辨,如水稻。
6. 核果:单心皮,子房1室,通常种于1粒,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系属石细胞组成之坚硬核,如桃。
7. 蓇葖果:单皮,子房1室,成熟时,仅自心皮相接合处之腹缝线开裂,如木兰属。
8. 柑果:多心皮合生,子房多室,外果皮革质,与中果皮合生,具油腺,内果皮呈瓣状,内侧之表皮细胞突出,形成楔状汁囊,如柑橘属。
9. 荚果:单心皮,子房1室,成熟时,沿背腹两缝线处开裂,自腹缝线生出种子,背缝线相当心皮之中肋,外果皮称豆荚,如豆科。
10. 节荚果:单心皮,子房1室,形似荚果,成熟时,分节横裂为数段,如绿豆。
11. 多花果:由多数花或整个花序密集发育而成,每花长成一小果,如菠萝属。
12. 坚果:常由多心皮发育而成,种子1粒,果皮坚硬而木质化,壳斗植物之坚果常被坚硬总苞,形如杯状,称曰壳斗,如石栎属。
13. 瓜果:多心皮合生,花托与外果皮密接形成瓜皮,果实之肉质部份由中果皮及内果皮发育而成,如西瓜属。
14. 仁果:多心皮合生,子房2-5室,种子每室1粒,内果皮纸状,质地稍硬,呈角质状 ,中果皮及中果皮为肉质果肉部份,如苹果。
15. 盖果:为蒴果之一种,成熟时,横裂为2,上部状如盖,下部壶状,如车前草属。
16. 翅果:心皮数1-2,种子1或2粒,果皮伸展如薄翅,如槭树属。
17. 分生果:心皮2,子房2室,果皮干燥后,不分离,成熟时则2室分裂,悬于中轴或果柄之先端,如伞形科植物。
18. 长角果:合生2心皮,子房2室,上位花,纵裂成瓣,遗留胎座及中间隔膜,种子生于隔膜两侧,果形长,多属圆柱形,变态之蒴果属之,如白菜属。
19. 短角果:同上述,惟果形短,多属扁三角形,如荠菜属。
20. 胞果:形似瘦果,果皮与种皮分离,果皮外侧有膜质而膨松之花被,颇似囊状,如苋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