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几岁可以戴助听器?

如题所述

新生儿时期的听力障碍可直接影响听觉神经系统的发育。由于缺乏语言刺激,患儿不能在11个月前进入学语期,在语言发育最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可能导致迟说话、说不清甚至聋哑。

听损儿童往往有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学习困难等问题,导致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不全面、社会技能和社会适应力低下,造成长大后工作表现不佳、就业机会少等情况。

沟通困难、不被他人接纳等问题可能会令患儿感到自卑、烦躁、压抑、孤独和焦虑,产生持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创伤,形成敏感、攻击性强、退缩、自我封闭等性格,逃避社交甚至影响婚育,造成一生的不良影响。

总而言之,儿童出现听力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会为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负担。

研究表明,不管听力障碍的程度如何,新生儿只要在6个月内发现并得到有效干预,其语言发育能力基本不受影响,即使聋也不会哑。做到早诊早治,配合助听器、人工耳蜗,加上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绝大多数耳聋的儿童都能够重返有声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3
儿童一般最早6个月左右就能确诊是否存在听力损失,一旦确诊就要及时干预,佩戴助听器或者配合语言康复训练
第2个回答  2020-10-13
宝宝出生后检查出来听力不好,心急的家长肯定忙着四处打听如何配戴助听器,以让孩子尽早能听见声音,早点学说话。北京同仁医院临床听力学中心副教授张华每天都会接待这样的患儿家长。事实上,配助听器虽然要趁早,但不能“一刀切”。

原因是孩子“失聪”往往分为可治愈性和不可治愈性两种情况。可治愈性耳聋,如中耳炎、耳耵聍栓塞等,只需打消炎针或清洗耳道即可转好,如果硬配助听器,助听器放大的声音,反而会对孩子听力造成损伤。

特别是中耳炎,因妈妈喂奶时姿势不当,奶水流进咽鼓管而导致患儿听不见,但宝宝不会说话,没法表达,容易被误认为是耳聋。

即使是不可治愈耳聋,佩戴助听器前也一定要明确诊断。因为儿童表达能力较弱,检查起来不容易配合,加上儿童听力有时有一定波动性,一次检查不能轻易下结论。张华说,家长要带孩子多做几次检查,在正规医院至少做两次相关检查后,才能决定是否为孩子配助听器。

佩戴助听器时,也不要只考虑美观,觉得孩子戴大一些的助听器不好看。其实,选配不适合的助听器才会影响孩子听力和发音。佩戴助听器1—2个月后,一定要去医院或验配中心再进行听力测试,以便及时调整。

戴上助听器后孩子从无声世界到能听见声音,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家长应坚持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但不要急于求成,经过训练,孩子一般在佩戴3—4个月后开始学说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18
如果已经确定儿童已经有听力损失了,要尽早干预,三岁以前第孩子发声的关键时期,佩戴上助听器之后也要专门的抽出时间教导孩子说话或者送去专门的语训机构培训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