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骑兵天下无敌,为何被明军迅速灭掉?

如题所述

 个人感觉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也是所有外来民族,非躬耕民族的通病。

  要知道,在我们国家从古至今,汉人为正统的思想是不可动摇的,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取全国行政能力的朝代都是不被世人所称颂的,即使是黑暗腐朽的明朝,跟当时的魏晋南北朝比起,也有相当大数量的粉丝,之前一部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掀起了整个历史爱好者的明朝拥戴活动,明粉一度喧嚣尘上,要知道,这距离当时可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经过清朝长达几百年的统治,“反清复明”的情绪依旧高涨!这是多么可怕的民族共识,也证明了汉文化的强大和扎根之深。

   蒙古骑兵之所以衰败,第一原因就是盛世之后的颓废,历经成吉思汗,忽必烈等等伟大先帝的统治,后代的无能已经撑不起整个元朝的兴盛,整个国家陷入瘫痪,国家系统无法运转,自然国力就会和盛世形成异常明显的对比。领导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原因,就是元朝的根基不稳。作为草原部族,即使已经扎根中原多年,他们还是缺少基础的农耕和教化,地是汉人在种,他们只负责征税。官是汉人在做,他们只负责决断。这就导致一旦皇权不够强大,反抗的火种就会马上掀起,并且皇权也面临随时被架空的危险,君臣不能同心,这是天大的禁忌。很简单的道理,我们汉人种的地,凭什么要给你们蒙古人?怎么没见你们让我们汉人吃到牛羊肉?这是极大的不公平!

    第三原因,蒙古军队的构成,多是少数民族部落,甚至相当一部分是汉人,加上元朝地域的辽阔,根本无法全部顾及过来,兵散,人心散,怎么能够长久成为强盛的军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0

蒙古人素来威猛,且骑术精湛,是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也曾进居中原,创建大元,一统山河,但最终还是消失在历史进程里,被明朝灭掉。在我看来,蒙古人虽然武力值恐怖,但心智却不十分成熟。游牧民族毕竟没有中原人的生活环境舒适,每天只是为了温饱奔走,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训练,认识字的也很少,在智谋上自然比不过中原人。而且,蒙古人有明显的排汉倾向,这种现象在他们统治天下后尤其明显,不推行汉学,也把汉人看做下等人,对学习汉学的人也没有多少好感。这分明还是教化未开蒙的情况,还想沿袭以前的生活方式,那这种领导😊局面自然不会长久。

要知道武力并不能解决一切,妙计安天下一直是最高明的领导方式,只懂得打打杀杀,那只是鲁莽的部下,而不能成为有统管全局的领导者。蒙古人即使建立了元朝,可是他们根基尚浅,也没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又如何能使民众安心归顺?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没有文化传承,那必会摇摇欲坠。而且在他们心中,并未将众多的汉人当做自己的臣民,一直羞辱苛待他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元这只小舟顷刻间荡然无存。

聪明人都是用脑子解决问题,而莽夫呢,只会动用拳头来威慑他人,哪种方式更高明自是不用多说,大元人成也在于他们的骁勇,败也败在只知骁勇。

第2个回答  2017-09-20

我对元朝和明朝的那段历史其实并没有很了解,毕竟高中学历史也不会专门的去学哪个朝代,但是最近在听广播,听的就是《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还是非常出名的,但是我对于这种历史型的书很难看下去,又挺想了解以前的历史的,所以就选择了听广播的方式,也了解了一点那时候的历史。

政权的更替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造成一个王朝轰然倒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统治的腐朽,很多时候都是一代不如一代,先祖辛辛苦苦打下这一片江山,但是最后却毁在了自己子孙的手里,元朝也是如此。蒙古骑兵确实非常的厉害,成吉思汗也是一代枭雄。但是经过那么多年的安逸,他们已经磨灭了自己的战斗的意志,没有了战斗的精神。而且统治集团也是特别的腐朽,只知道享受,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也是非常的深刻,这就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迟早会爆发的。

我记得听那个主讲人讲的一句话印象特别的深刻,他说蒙古人占领了中原之后就完全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客人,而不是主人,感觉就完全没把汉人当做自己人一样,如果汉人冲撞了蒙古人的话那势必会受到惩罚的。这样的话肯定矛盾会特别的深,全国的汉人都会特别的不满。一个政权如果失去了民心,所有的人都想反你的话那灭亡不是迟早的事情吗,无论你之前是有多么的强大,都是改变不了这个结果的。

第3个回答  2017-11-23
元朝将西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移民云贵,云南真正成为中国领土。修建京杭大运河,促进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南北统一,元以后中国南北再无分裂。京杭大运河也让北京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元朝修大运河,修黄河大堤动用大量民力,成为元朝灭亡的导火索。元朝海洋贸易非常发达,扬州,泉州成为世界性港口。元灭亡后,朱元璋禁海,闭关锁国,泉州扬州随之没落。元朝的一半财政源于海洋贸易的关税收入,明朝断绝了对外贸易,没有关税收入,老百姓税收负担变成元朝的四倍,江南达到十倍!元朝民间文化繁荣,杂剧说唱踢球摔跤杂技茶道花道非常流行,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杂剧说唱艺人画家诗人杀光,收藏剧本的全家杀了,摔跤踢球杂技的砍手砍脚,养花草鱼虫的饿死于楼上,中国文明从此断流………朱元璋的红巾军,南方人谓之淮西盗贼,北方人谓之红虫。红虫将扬州吃的仅剩十几户口,屠城苏州,一岁小儿斫为三断,苏州百年内再无繁华。湖南湖北百分之九十百姓被杀,四川山杀了一半,云贵杀了三分之一,每攻下一城,将城中百姓驱赶到城外大田之中,露出脚踝者杀之,幸存者廖廖无几…的朱元璋参加红巾军,淮右的红巾军和汉末黄巾军,唐末黄巢,清末捻军都对淮河流域流民乞丐军团的称呼。流民淮右军和其他地方的流民区别就是食人,最喜欢吃女人和小孩子。朱元璋的红巾军,当时的南方人称之为淮西盗贼,北方人蔑视的称他们是红虫,因为红巾军喜欢穿红衣服,红虫喜欢食人和屠城,扬州城被红虫吃的仅剩十几户,红虫水淹泰州,屠城苏州平江府,湖北湖南被红虫几乎杀光,四川山东人被杀一半以上,云贵被杀三分之一。朱红虫建立明朝后,杀光了全国的富人,商人,诗人,画家,杂剧作家。收藏剧本的全家被杀,养鸟鱼虫的饿死于楼上,踢球杂技摔跤者,砍了腿和胳膊。明初的老百姓其实都是怀念元朝。中国文明被红虫杀光吃光。
第4个回答  2018-02-28
首先并没有灭掉蒙古骑兵,只是推翻了蒙古在中原建立的政权元朝。终元一朝包括蒙古时期,权力交接都是大问题,也就是没有稳定的继承机制,这也是几乎所有草原民族的大问题。蒙古的幼子守灶和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始终矛盾着,使得权力每交接一次就发生一次内耗一次分裂,统治集团很不稳定。然后就是军户制度,有点像府兵制度,军人世袭,这还不是问题,问题是兵器马匹需要自备,很多蒙古人因此破产,进入守业期,这种制度极容易被破坏,最终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兵无战心;其次大规模纸币的发行最终引起经济崩溃,加上天灾,民族矛盾,导致元朝遍地战火,直至崩盘。
相似回答